□禾刀
近来,一段名为《XX特别报道》的视频,内容仿照《新闻联播》形式,由邢质斌播报了某企业的内部新闻。看完这段视频,没办法不让人感到“震惊”。邢质斌之所以有一定的商业广告价值,主要基于她以前的特殊身份,即央视《新闻联播》前主持人。央视的《新闻联播》自播出之日起就成为国内的权威喉舌,模拟《新闻联播》形式播出的广告是会误导消费者的。
以现有条件看,很难说退休后的邢质斌到底是否可以投身广告,特别是像这样的类似《新闻联播》模式。从利害关键角度看,这种类似 《新闻联播》的广告模式,很难说不会削弱节目本身的权威性。如果《新闻联播》属于纯粹的商业电视公司,还有可能影响其收视率和商业收益。
由此不禁令人想起美国电视新闻标杆人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曾经的金牌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此人从事新闻四十余年,主持报道过越战、水门事件、阿波罗登月、民权运动、肯尼迪遇刺等事件,被誉为美国的良心。在多次民意调查中,获评“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美国最受信任的公众人物”,其公信力一度排在总统与副总统的前面。1995年,他退休14年后,一个电视民调评选结果显示,在衡量电视新闻记者的8项素质中,克朗凯特在其中7项中名列首位 (南方周末2009年7月22日)。克朗凯特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有电视台提供优质平台的客观外因,更有其个人对职业伦理高度尊重,甚至可称之为膜拜的深刻内因。
另一种现实是,在以收视率为生存要诀的电视媒体环境里,即便退休,也应对个人的职业伦理保持坚守的内在动力。应当知道,个人的不当言行会导致电视台的权威受损,影响媒体的公信力,甚至导致收视率的下降。
就邢质斌的类《新闻联播》广告看来,公众的“震惊”应转化为《新闻联播》节目乃至央视对退休人员的严肃约束机制,一则避免广告盗用节目的权威资源,误导消费者;二则捍卫《新闻联播》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