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伟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实践证明,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极具针对性。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在新闻报道中模范遵守,尤其要体现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精神。近几年,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反思和探讨。
近几年来,广播电视以案说法的节目常胜不衰,收视率居高不下。无独有偶,报刊上以案说法的故事也是一大卖点。其中媒体也注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注意在案例报道中保护未成年人的稳私,如不报道姓名等信息。但是,为了增加对受众眼球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媒体进行案例报道时情节越描越细。这些报道虽然有提醒未成年人注意防范坏人保护自己的积极作用,但间接泄漏未成年受害人隐私的消极影响也伴随出现。
某报曾以 《父母外出打工,13岁留守女孩遭堂伯诱奸》为题报道了一初中女生遭堂伯父诱奸而产下男婴的“故事”,顿时成为当地街谈巷议的谈资。该报道虽然采取匿名报道的方式,并未报道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但因详细报道了案发的时间、原因、过程、后果等情形,对犯罪行为实施的地点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当地人不难推断出案发地点,也不难打听到此女孩为何人。有关未成年人资料细节的披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匿名的作用。如果没有细节的报道,即使普通群众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获悉案件的概况,也不容易获悉当事人的私密信息。大众传播对流言还起到“证实”的作用,把人际传播对当事人隐私权侵害程度放大。
记者和媒体拥有信息采集的特权,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受害人的私密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媒体传播后,情况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媒体的报道会起到证实谣言、加快私秘信息传播速度和扩大私秘信息传播范围的作用。另外,受媒体不良报道影响的青少年更容易犯罪。对犯罪报道细节的模仿,也是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动因。
报道先进,敦促后进,是媒体报道司空见惯的工作,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未成年人这样报道却未必妥当,考虑不到位效果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弱点:他们身心未成熟,缺少磨练,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在挫折面前易产生不良的想法,如想不开,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或产生丢脸、自卑等心理,甚至有意外的举动。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维护未成年人的尊严,应避免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新闻报道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时,要特别谨言慎行。
在应试教育影响尚未根除的今天,变相的排名次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每年高考分数公布之际,媒体竞相采访高考 “状元”,把高考“状元”树为青少年的楷模。媒体这种“分数至上”“学而优则名”的选择标准不仅与我国倡导的学生要全面发展的精神相悖,而且可能使平时成绩很好但本次发挥欠佳的学生感到羞辱和难堪,伤了自尊,做出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令人痛心的事情。据报道某县一所农村中学公布了学生的期中考试分数表,成绩很差的一名男生因感到羞辱而自杀,该生家长怒上法庭状告学校侵犯了孩子的分数隐私权,请求法庭追究学校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虽然这位家长的观点有偏颇之处,但学校公布、媒体报道排名会给部分学生造成思想负担却是不争的事实。
就人格而言,每个人地位不分高低,年龄不拘长幼,尊严也没有贵贱之分。即使对幼儿,报道时都要慎重,处事要缜密,以免披露隐私可能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
1998年抗洪救灾的报道中,某电视台报道了一个只有6岁的小女孩,困在洪水包围的树上,被乘冲锋舟赶来的解放军战士解救下来,通过接力传递到安全之处。但女孩当时赤身露体,被抱来抱去,笔者看了电视画面感觉很别扭,这也会严重地影响当事人。解放军冒险抢救女童是值得报道的英雄行为,记者在困难中能很完整地纪录下抢救过程值得肯定,但新闻节目播出时女孩脸部和身体的一些部位毫无遮挡却不尽如人意。如果首播是为了时效没有来得及还情有可原,那么后来这个镜头被重播了很多次,进行技术处理的时间相当充裕,但有关人员还是无动于衷就太不应该了。
由此观之,我们新闻工作者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和行动上远未到位。应当牢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仅仅应保护他们的生命,也应保护他们的隐私;媒体不光要对他们的现在负责,还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天网》栏目,2011年11月2日播出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安干警成功处理一起吸毒者劫持人质案,2岁的男童被解救后,干警从车内抱出交给其母亲,镜头中的男童面部全部打着马赛克,就比较得体。
尊严,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受到他人的善待。新闻媒体要通过宣传报道去营造全社会都来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风气,自己也要身体力行,善待他人,包括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因此,记者要熟悉保护未成年人法规,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策略意识,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公众兴趣,努力寻找公众兴趣、新闻价值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点。如果一时找不到这样的平衡点,那么,新闻工作者就应放弃对此类案件的报道。新闻单位的编辑和负责人对此类报道要严格把关,慎重处理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细节以及未成年人的受害情节,尽量少报或不报这些内容。即便需要报道,也应该使用 “对少年儿童严重侵害”之类的模糊词语来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