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野生猕猴暴发细菌性痢疾治疗与探讨

2012-11-20 05:48胡品昌杨启鸿陆琳阮素华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脓血猕猴

胡品昌 杨启鸿 陆琳 阮素华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24)



新进野生猕猴暴发细菌性痢疾治疗与探讨

胡品昌 杨启鸿 陆琳 阮素华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24)

猕猴()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细菌性痢疾是猕猴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任何季节均可发生,特别在新买来的猴群中常见本病流行。2009年3~4月,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下属的昆明金杰康灵长类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经云南省林业厅批准分4次从野外猎捕猕猴100只,2周后陆续发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1 发病情况

3月15日发现6只猕猴腹泻,其中2只排水样粪便,此后腹泻的猴逐日增多,经在饲料中先后投喂助消化药乳酸菌素片、乳酶生以及抗生素诺氟沙星、磺胺甲基异恶唑,严重的输液,肌注庆大霉素。治疗后大部分病猴1周内好转。但到4月初发现有拉黏液脓血便、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脱水的,高峰期最多的1d发病18只,不同年龄段的猴均有发病,而且很多猴是临床症状痊愈后3~7d或半月又反复发病。至6月上旬,历时3个月疫病才被控制。此次发病猴共98只,发病率26.92%,死亡13只(见表1),死亡率13.27%,治愈率86.73%。发病猴全部为新猎捕来的,该饲养场原有的264只猴经严格控制未被感染。在这次疫病中,育成猴的死亡率最高,成年猴次之,1岁以内的婴猴最低(见表2)。

表1 细菌性痢疾猕猴死亡时间分布

注:婴猴(1岁以内);育成猴(1~5岁);成年猴(5岁以上)。本列表按死亡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2 临床症状

猕猴腹泻急性发作者,表现为水样粪便喷射排出,粘污臀部和后腿。部分病猴粪便带有未消化的食物,1日排便10多次,不爱活动,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严重的排脓血便,部分出现呕吐症状,此时体温多在38.5~40.5℃,有明显的里急后重现象,精神萎糜,身体卷缩,头垂于两膝之间,被毛粗乱,眼窝下陷,严重脱水。后期体温下降至35℃,剧烈腹痛,食欲废绝。此时若不紧急治疗,病猴很快死亡。急性病例未彻底治愈的转为慢性,症见反复下痢,粪便中带黏液及坏死组织碎片,进行性消瘦,病程长达2个多月。

3 剖检变化

先后剖检13只患菌痢死亡的猕猴,可见黏液性和出血性肠炎症状,大肠黏膜肿胀、充血和出血。有的肠黏膜糜烂、脱落,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黏液和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性水肿。有2只十二指肠、盲肠见出血点和溃疡灶,尤其盲肠较严重。有3只出现肺炎变化,肺充血,病变部位呈紫黑色、暗红色或灰白色。有4例还并发肠套叠。部分死亡猴的胃及小肠黏膜也有散在性的出血点。有的肾、肝肿胀。

表2 细菌性痢疾患病猕猴各年龄段分布 (只、%)

4 实验室检查

4.1 镜检 取病猴的新鲜脓血便直接涂片检查,镜下看到大量红细胞、白细胞。

4.2 细菌培养 在本次发病的第8天,共取3只病猴粪便进行细菌检测,结果为阴性。在饲料中停止加抗生素诺氟沙星、磺胺甲基异恶唑5d后,于4月10日选猴号分别为N2、N12、N63用肛试子采取猴直肠粪便标本,将标本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中37℃培养24h,取可疑菌落转双糖铁培养基培养,经纯培养后,取典型菌落做生化反应试验和血清学鉴定为福氏志贺氏菌。

4.3 药敏试验 分离培养出的福氏志贺氏菌对头孢哌酮、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中度敏感;而对青霉素、氯霉素、诺氟沙星、磺胺甲基异恶唑则不敏感(抑菌圈直径,>15mm为高度敏感、11~15mm为中度敏感、<11mm为不敏感)。

5 防治措施

5.1 改善卫生及强化环境消毒 发病期间每天上、下午用0.5%~1%高锰酸钾水冲洗猴舍1次,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粪便统一集中进入化粪池,排水沟及化粪池表面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中午对笼舍、场地用1:100优氯净、1:3000百毒杀或0.5%过氧乙酸彻底消毒1次。食盆、饮水盆每天用优氯净消毒水浸泡,水果、蔬菜洗净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5 min后再用清水洗净。病尸及污染物彻底消毒,做无害化处理。整个饲养场的用水每天用漂白粉消毒(每1000 kg水中加漂白粉12g)。要及时灭蝇。

5.2 预防用药和治疗病猴 (1)猕猴刚从野外引入前2周投喂一些预防药物:诺氟沙星0.1g/只(2岁以下)或0.2g/只(2岁以上),拌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2次/d,连用7d;粪便稀薄、消化不良的猴口服乳酸菌素片和乳酶生,根据体重大小喂3~6片/只·次,2次/d,连用7d。(2)对排水样粪便、脓血便、脱水严重或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废绝的病猴,采取以下几种治疗方案(按体重大小每只每次用量):5%葡萄糖50~100ml+头孢哌酮0.5~2g、0.9%氯化钠注射液50~100ml+维生素C注射液0.5~1g+地塞米松1~2mg、甲硝唑100ml(0.2g),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脓血便的肌注止血敏0.25g,2次/d,连用5~10d。左氧氟沙星100ml(0.2g)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100ml+维生素C2ml(0.5g)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20ml静脉缓慢推注。以上药物1次/d,连用5d。肌注大黄藤素注射液2ml,皮下注射复合维生素B100mg,2次/d,连用5d。阿米卡星0.1~0.2g+0.9%氯化钠注射液50~100ml;氨苄西林1~3g+5%葡萄糖50~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肌注大黄藤素注射液2ml,皮下注射复合维生素B100mg,2次/d,连用5d。(3)对精神活跃、有食欲、每天排便次数少于5次的病猴,肌注氨苄西林1~2g或庆大霉素4~8万IU;肌注大黄藤素注射液2ml。2次/d,连用5d。(4)对反复发作或转成慢性的病猴,要坚持补充体液,适量补充氨基酸、三磷酸腺苷,口服妈咪爱、乳酸菌素片、乳酶生。为防止肠套叠的发生,对病猴肌注山莨菪碱1ml/只,2次/d。(5)中药治疗:脓血便的病猴部分口服云南白药0.5g/只·次,2次/d,连用5~10d;部分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组方为:白头翁15g、黄连6g、黄柏12g、秦皮12g、芍药12g、金银花10g、地榆10g、牡丹皮10g、木香6g、槟榔6g、甘草6g。水煎至400ml,20~40ml/只,2次/d,连服3~5d。疾病后期全群投喂驱虫药肠虫清100~200mg/只,1次/d,连喂2d。由于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共治愈病猴87只,治愈率为86.73%,至6月上旬疫情得到了控制。

6 讨论

(1)细菌性痢疾是人工饲养猕猴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其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类疾病中占首位,而志贺菌又是猕猴肠道中的主要致病菌。野生猕猴进入人工饲养场后,因先前长途运输应激反应严重,加之饲养环境、食物种类发生改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一段时间后机体抵抗力下降,肠道内原有的细菌滋生,继而暴发细菌性痢疾。猕猴在过分拥挤和不卫生的情况下,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达60%以上。本场新进入猕猴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使该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为26.92%,死亡率13.27%。(2)由表1可看出除N76是3月12日进场的外,其余的都是3月1日进场的,3月1日进场的猴(共34只)感染比较严重,死亡数最多,疑似此病的传染源。病程最短的5d,最长的达37d,给预防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因饲养场面临搬迁,隔离检疫笼舍严重不足,虽然是单笼饲养,但几批次的猕猴饲养在同1间检疫房内,密度大,一旦发病就会很快传染开来,所以此次发病来势凶猛。今后进入的猕猴应分批次隔离检疫,饲养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疾病传播机会。(4)本次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病猴临床治愈后又反复发病,病情顽固,这与志贺菌易产生耐药变异株有关。菌痢复发、并发肠套叠和肺炎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采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和剂量要足,例如氨苄西林的量每只育成猴和成年猴用2~3g/次,是平常用药剂量的1~2倍,疗效比较理想。(5)要尽早控制疫情,降低病猴死亡率,早做药敏试验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次发病初期作第1次药敏实验未检出致病菌,可能是消化不良病猴居多,也可能是在料中添加了氟哌酸等抗生素有关。第2次检出致病菌,药敏试验表明大多数抗生素如头孢哌酮、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对此菌敏感。有报道,此菌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敏感,而且是本病后期主要的治疗药物。这可能跟新进猕猴刚从野外捕获,进笼和发病之前从未使用过这两种抗生素有关。(6)部分病猴分别试用云南白药和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治疗。云南白药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功能,用于便血、溃疡出血,止血效果显著。白头翁汤合芍药汤有清热凉血解毒、调气和血导滞作用,对疫毒深重,腹痛,里急后重,下痢鲜紫脓血者有良效。中药还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取材方便,在以后的菌痢防治中可推广使用。(7)通过本次疫情总结:只有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检疫管理,抓好综合性卫生防疫工作,及时有效的灭蝇、驱虫,准确的疾病诊断,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才是降低新进猕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2012–04–25)

S858.9

C

1007-1733(2012)08-0067-03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痢疾脓血猕猴
小猕猴征集令
小猕猴学习画刊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尿脓血症早期干预4例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天津市红桥区2012 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