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花 (青海省海南州少数民族科普和信息中心 813000)
青海高寒地区荷斯坦奶牛高效饲养技术
马向花 (青海省海南州少数民族科普和信息中心 813000)
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青海省共和县自2003年陆续引进荷斯坦奶牛千余头,散养在恰卜恰镇各农户中。每户饲养1~10头,户均3头。奶牛个体产奶量夏季(6~9月)平均8~12kg,冬季4~6kg,一个泌乳期产奶量1700~2100kg。去除饲养成本,饲养一头奶牛年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
由于缺乏饲养高产奶牛经验和科学技术,饲养理念滞后,饲养管理方式落后,致使奶牛的高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不明显。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成为制约奶牛产业发展的瓶颈。落后的饲养管理方法,不仅使农户饲养奶牛效益差,而且公司因收购原料乳品质差、数量少,严重影响公司经营效益。
据调查,海南州奶牛饲养户普遍存在饲养管理条件差,饲料单一,饲草料配方不科学,奶牛普遍缺乏营养。牛舍设计不合理,卫生条件差,潮湿、通风不良等制约因素。奶牛疾病多,尤其是乳房炎、产后瘫痪、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奶牛饲养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严重滞后,夏季生产的牛奶品质达不到企业原料奶标准,酸度严重超标,企业和奶农损失惨重。
青贮窖采用半地下式方形青贮窖,长、宽各3m,深5m。一个青贮窖可青贮30000kg,可供4头牛1年青贮料需要量。
2.1.1 青贮玉米 (1)玉米蜡熟至黄熟期收割后,原料切碎,长约1~2cm,边切边加入DZMJ添加剂装窖,用力压实,尽量排尽空气,青贮窖装满后,用塑料密封,以提高发酵质量和青贮料品质,40~60d开始饲喂。(2)青贮料品质鉴定:pH值为3.5~4,呈酸性,有青新而芳香略带酸性的气味,不发霉,不腐败,水分及色泽均匀,一般黄色表示良好,适口性好,质地柔软,湿润。
2.1.2 秸杆氨化技术 (1)农作物秸秆收割后,切碎至6~8cm,处理时100kg干秸秆加入3kg尿素,50~60kg水。氨化时先将尿素溶于水,喷洒在切短的桔杆上,边喷边压,一层层喷匀压实,直至窑顶,再用塑料薄膜压紧密封。氨化时间为夏季15~20d,春秋季20~40d,冬季60d以上。(2)氨化期间要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有无破损漏气,尤其要防止老鼠咬破薄膜,发现破损要及时进行粘补。品质感观检查:品质较好的秸秆没有霉变,色泽黄褐,气味芳香,质地松散柔软,有刺鼻的氨气味。氨化秸秆放置时间达到规定时间后,即可打开取出,摊凉在通风干净的水泥地面上,释放氨气1d,待无刺鼻氨气时,方可饲喂。每次取用后,仍需密封窖口,切忌进水。也可把氨化秸秆一次全部取出,摊开晾干后,重新堆积在空闲房或栏舍一角,用薄膜覆盖,防止日晒雨淋。饲喂时,用多少取多少。
2.1.3 燕麦+苜蓿青贮技术 90%燕麦+10%苜蓿+DZMJ发酵剂用塑料袋装填青贮试验取得成功,饲喂效果更佳。
根据奶牛不同体重、产奶量分别计算出每头奶牛维持生命需要和产奶需要的饲料量,设计多种精粗饲料合理搭配方案。
2.2.1 粗饲料组合模式 奶牛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满足奶牛的维持生命需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先按粗饲料干物质中青贮占50%、干草占50%的原则,再根据青贮、干草品种的干物质含量确定粗饲料中青贮和干草所占的比例;(2)根据所选青贮、干草DM、NND、CP的含量,计算1kg按以上比例组合粗饲料DM、NND、CP的含量。(3)根据1kg粗饲料DM、NND、CP维持需要量计算出同时满足DM、NND、CP维持需要量的粗饲料补饲量,再按青贮、干草在粗饲料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出青贮和干草的饲喂量。
2.2.2 精饲料组合模式 (1)根据产1kg奶NND、CP的需要量计算出1kg混合精料NND含量和CP含量。(2)根据混合精料NND和CP的含量及计划选用精饲料品种的NND和CP含量,确定各种精饲料品种在混合精料中所占的比例,最后用矿物质等饲料调整混合精料中的CP含量。
根据奶牛营养需要,购入矿物质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玉米等,利用当地饲料资源,配制出奶牛全价混合饲料。(1)饲料配方:玉米46%、熟菜籽饼11%、豌豆15%、麸皮9%、青稞12%、饲用酵母粉3%、矿物质及维生素添加剂3%、食盐1%。精饲料中,粗蛋白≥19%,粗纤维≤10%,粗灰粉≤10%,钙0.7~1.8%,磷≥0.5%,食盐1%,水分≤10%。(2)日粮组成:体重600kg,日产奶20~25kg,奶牛日饲喂精饲料9kg、麦秸2kg、鲜草3kg、青贮玉米25kg、微生物蛋白饲料2kg。
利用小麦秸秆、麸皮、玉米粉等,添加微生物菌种经发酵制成微生物蛋白饲料。
进行牛床改造,牛床宽1.2m,长1.7m,栏高1.1m,铺垫0.5cm橡胶垫,粪尿沟宽40cm,深23cm,使牛床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安装通风窗,完善牛舍通风设施。
改造排粪沟,使粪尿直接排入苜蓿温棚,改善了牛舍环境卫生,在温棚内粪尿经发酵后浇地,实现微循环生态养殖。
为奶牛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运动场需铺垫20cm厚沙子,奶牛活动即干净卫生,又舒适,更利于健康。
示范牛群全部采用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繁殖技术。
(1)分群管理,定位饲养 母牛标明牛号、胎次、产犊日期、产奶量及精粗饲料饲喂量。(2)固定饲喂时间、程序,稳定饲料品种,不能随意变更。饲料品种要保持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一周的适应期。(3)按营养需要配制日粮,保证干物质进食量,保持能量和粗蛋白营养平衡。冬季日粮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夏季日粮应适当增加蛋白饲料。(4)奶牛每日必须自由运动4h以上。夏季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冬季不喂冰冻饲料,不饮冰凉水。(5)稳定饲养人员,不频繁变动。饲养人员要熟悉每头牛的基本情况,要经常观察牛的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与技术人员取得联系。(6)严冬注意保暖。气温低于-15℃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气温高于26℃,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7)保持牛舍内外及运动场清洁卫生。运动场粪便应及时清理,地面要平整无石子、砖块,要做到夏季不积水,冬季不结冰。饲喂和挤奶用具要及时清洗干净,牛体应每天刷拭,经常保持牛体清洁。
牛奶变酸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各种细菌在牛奶中繁殖的结果。刚挤出的牛奶,温度在37~38℃之间,因含有丰富的营养和87%的水分,是细菌繁殖的最好培养基。因此,为了防止牛奶变酸腐败,应做到以下几点:(1)对牛床进行必要改造,牛床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完善牛舍通风设施;及时清理粪尿沟;牛舍饲槽改造,安装自动饮水装置;设奶牛运动场,场内设饮水设施。(2)牛体要经常刷洗,冬季干刷,夏季用水刷洗,尤其是体躯后部要经常保持清洁。(3)挤奶前清洁牛后躯及乳房,乳房清洗后,用0.5%碘伏浸泡乳头,擦干后再挤奶。挤奶员双手要洗干净。每个乳头的第一、二把奶一定要废弃。挤奶后要坚持对乳头进行药浴,用0.5%碘伏浸泡乳头。(4)挤奶用具要保持清洁卫生,挤奶桶、贮存罐使用后先用凉水冲洗,然后用4%碳酸钠溶液清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内部干燥后方可使用。(5)凡患有乳房炎或其他疾病奶牛产的奶,避免与正常健康牛奶混合,挤出后的牛奶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6)在挤奶过程中,必须保证不落入杂质。(7)挤出的牛奶必须马上冷却,保存温度在0~4℃,抑制细菌繁殖。
(1)pH值为3.5~4;芳香略带酸味;色泽黄色。(2)乳脂率3.5%、乳蛋白3.0%以上,微生物10万个/ml以下。(3)奶料比达到3:1。
奶牛高效饲养项目示范户每头奶牛每天饲养成本30.6元,比传统饲养户每头奶牛饲养成本24.2元增加饲养成本6.4元,日饲养成本提高26.45%;平均产奶量16.9kg,比传统饲养户每头奶牛日产奶量9.5kg增加7.4kg,平均日产奶量提高77.89%;鲜奶销售价格达到5元/kg,比传统饲养法价格3.4元提高1.6元;鲜奶销售收入84.5元,比传统饲养法32.3元增加52.2元,提高了161.6%;日均纯收入53.88元,比传统饲养法8.1元增加了45.78元,提高了565.19%。
表1 高效饲养法投入及产出分析表
表2 传统饲养法投入及产出分析表
表3 高效饲养法与传统饲养法效益分析表
(1)虽然奶牛高效饲养技术投入高于传统饲养法,但产奶量和纯收入明显高于传统饲养法,在我国高寒地区小块农区极具推广价值。(2)秸秆微生物蛋白质饲料的研发,填补了我国高寒牧区蛋白饲料开发空白,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业的科技含量。(3)玉米青贮、燕麦青贮、秸秆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技术取得成功并得到应用,在全州乃至全省具有较好示范推广效应。
(2012–04–20)
S823.9+1
B
1007-1733(2012)08-0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