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对脑死亡时肺组织形态和NF-κB表达的影响

2012-11-20 08:30:02苗丽君高增艳蒋军广孙振涛韩雪萍张水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4期
关键词:脑死亡肺脏半胱氨酸

苗丽君 高增艳 王 静 蒋军广 孙振涛 韩雪萍 张水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52)

脑死亡供体可有效缓解器官来源缺乏和提高移植效果, 但脑死亡后供体器官损伤可能会对移植后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何进行脑死亡供体器官保护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核因子(NF)-κB调控着机体几乎所有炎症介质的转录,与肺损伤密切相关〔1〕。目前,有关脑死亡状态对肺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尚不完全明确。本实验拟观察脑死亡状态对肺组织形态和肺组织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乙酰半胱氨酸 (NAC)干预处理对肺脏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巴马小型猪15只,6月龄,雌雄不限,体重(25±4)kg,术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麻醉后行开颅术,颅内放置Foley气囊导管。随机分为对照组、脑死亡组与NAC组,每组5只。对照组持续麻醉维持24 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24 h后撤除麻醉,动物苏醒后处死。参照文献〔1〕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动物脑死亡状态24 h;24 h后撤除呼吸、循环支持,动物心肺死亡。NAC组于脑死亡模型建立成功后开始经静脉给予NAC 150 mg/kg混合在10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1 h,随后150 mg/kg混合在25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23 h。

1.2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脑死亡后24 h取出肺脏,切取右肺下叶组织块。(1)常规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脏组织变化。(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TRIzol法提取肺组织总RNA,逆转录后行PCR,NF-κB及内参照 β-actin引物根据 GenBank中相应基因序列设计,由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合成。NF-κB引物序列:上游5'-CAT CTC CCT GGT CAC CAA GGA-3',下游 5'-CGC ACA GCA TTC AGG TCG TAG-3',片段长度约为254 bp;β-actin引物序列:上游 5'-CAT CCT GCG TCT GGA CCT-3',下游5'-TCA GGA GGA GCA ATG ATC TTG-3',片段长度约480 bp。产物置于20 g/L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凝胶图像分析仪测目的基因及内参照吸光度值并摄像,以NF-κB/β-actin的吸光度比值代表NF-κ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3)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S-P免疫组化试剂盒、显色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F-κB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免疫组化结果判定:细胞染色棕黄色者为阳性,着色定位于胞核和(或)胞质,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高倍镜视野,记数阳性细胞,阳性率=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

2 结果

2.1 肺脏组织形态学变化 光镜结果显示:对照组肺脏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脑死亡组存在肺间质弥漫性水肿,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有渗出液,局灶性肺不张,肺泡萎陷,肺毛细血管充血,肺微血管中有嗜中性粒细胞积聚附壁,肺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NAC组有轻微病理改变,肺泡腔纤维蛋白少许渗出,肺泡间隔轻度增宽,偶见管腔内上皮细胞脱落,罕见肺泡腔及间隔中性粒细胞渗出,淋巴细胞浸润较C组增多。见图1。

2.2 各组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脑死亡组、NAC组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NAC组升高幅度较脑死亡组低(P<0.05)。见图2,图3,表1。

图1 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HE染色×400)

图2 各组肺组织NF-κB表达(×400)

表1 各组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s ,n=5)

表1 各组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s ,n=5)

与对照组组间比较:1)P<0.05;与脑死亡组比较:2)P<0.05

组别 NF-κB mRNA(吸光度比值)NF-κB蛋白(阳性细胞率)0.648±0.171 0.091 0±0.021 3脑死亡组 2.036±0.1021) 0.718 9±0.061 61)NAC组 0.958±0.0891)2) 0.310 9±0.023 21)2)对照组

图3 NF-κB mRNA RT-PCR产物电泳图

3 讨论

目前对有关脑死亡后肺脏改变的机制所知较少且不统一,研究发现,脑外伤、脑出血、脑卒中等均可并发神经原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等〔2,3〕。近年来,随着脑死亡的研究进展,炎症介质在外周器官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4〕。本实验系列研究已经证实,脑死亡状态下巴马猪血清中TNF-α、IL-1β、IL-6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增高,提示脑死亡与炎症介质关系密切〔5,6〕。

NF-κB是广泛存在于多数细胞中的一种基因转录因子,目前被认为是调控机体炎症反应的总源头,调控着机体几乎所有炎症介质的转录,与机体免疫应答、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炎症等关系密切〔7〕。机体受到创伤、氧化、应激等刺激后可刺激靶细胞,使NF-κB的诱导激酶活化,激活IKK,I-κB快速磷酸化降解,从而使 NF-κB 活化,发生核移位〔8,9〕,与靶基因结合,调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炎症相关的酶及蛋白质的表达,上调多种炎症介质如:TNF-α、IL-1β、IL-6、IL-8、氧自由基等,直接参与脏器的损伤。细胞因子与NF-κB以及细胞因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失控引起肺损伤。在小鼠模型的研究已经证实NF-κB参与了许多肺部炎症性疾病,如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且认为“遏制”而不是“废除”NF-κB活化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10〕。本实验表明,脑死亡组肺组织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肺组织较对照组有明显损伤性改变:肺间质弥漫性水肿、肺泡腔渗出、局限性肺不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提示NF-κB可能参与了脑死亡状态下的肺损伤。

NAC是一种经典的化痰药物,近年来发现NAC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促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作用。NAC是体内游离巯基的重要组织成部分,也是谷胱甘肽(GSH)的前体物质,可促进GSH的合成,从而增加GSH氧化还原这一循环作用,增加自由基清除〔11〕。许多临床证据表明,NAC对多种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间质纤维化、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均具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12~14〕。另外 NAC是 NF-κB的抑制剂,可有效抑制NF-κB的活化,调控细胞凋亡,相应地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起到细胞保护作用。本实验表明,应用NAC后脑死亡状态下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B组也明显下降,提示NAC对NF-κB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对脑死亡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脑死亡后肺组织出现损伤性改变,肺组织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提示NF-κB参与了脑死亡肺损伤的过程。当应用NAC后,肺组织NF-κB表达降低,肺脏损伤性改变减轻,提示NAC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有可能为临床器官移植肺保护提供指导意义。

1 孙振涛,韩雪萍,张 卫,等.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建立的麻醉管理〔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5):471-2.

2 曾 松,梁子聪,陈 进.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18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27-8.

3 孙 颖,徐岫岚,何 力,等.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3):272.

4 孙子瑞,方 华,高 峰,等.激素替代疗法对脑死亡后猪供体肺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14-5.

5 李 捷,张水军,史冀华,等.巴马小型猪脑死亡状态下血清炎症介质的改变及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9):1837-8.

6 孙振涛,韩雪萍,苗丽君,等.琥珀酰明胶容量治疗对脑死亡后血清TNF-α、IL-1β、IL-6 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0(11):62-6.

7 O'Dea E,Hoffmann A.The regulatory logic of the NF-kappaB signaling system〔J〕.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2010;2(1):a000216.

8 Wan F,Lenardo MJ.The nuclear signaling of NF-kappaB:current knowledge,new insights,and future perspectives〔J〕.Cell Res,2010;20(1):24-33.

9 Israel A.The IKK complex,a central regulator of NF-kappaB activation〔J〕.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2010;2(3):a000158.

10 Rahman A,Fazal F.Blocking NF-kappaB:an inflammatory issue〔J〕.Proc Am Thorac Soc,2011;8(6):497-503.

11 左孟华,王 斌,于振香.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09-10.

12 刘庆辉,俞森洋,刘 岩,等.N-乙酰半胱氨酸对高浓度氧和通气机联合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9):830-2.

13 虞希冲,陈醒言,周红宇,等.神经保护剂联用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138-41.

14 王 飞,朱庆三,苗旭漫.地尔硫卓、N-乙酰半胱氨酸和过氧化氢酶联合应用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803-5.

猜你喜欢
脑死亡肺脏半胱氨酸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脑死亡”真的“死”了吗?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