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明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然而据报道,非小细胞约占原发肺癌的80%~85%,是当下肿瘤死亡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目前,在原有用药基础上增加新的用药来提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成为了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热点,此次我们便在吉西他滨的基础上增加了顺铂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现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肺鳞癌48例,肺腺癌32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9.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治疗前对患者心、肝、肾功能进行检测,发现均无异常。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吉西他滨1250mg/m2在第1、8天分2次静脉注射,以3周为一个周期,如此反复4个周期;治疗组的40例患者则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全程化疗治疗,吉西他滨1250mg/m2,第1、8天分2次静脉注射,顺铂在第1、2天以75 mg/m2静脉滴注。顺铂治疗时要进行水化,并辅以抑酸,保肝药等进行对症处理,以3周为1个周期,反复4个周期。
每个周期末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心、肝、肾功能的检测。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及不良反应评价指标(0-Ⅳ度)进行评价[2],治疗结果分为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基本全部消失。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30%以上。疾病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与进展之间。进展(PD):病灶增加超过20%。疾病控制率(RR)为CR+PR+SD。并根据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将毒副反应分为0~Ⅳ级。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每个周期末测量病灶的大小并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心功能的检测对比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疗效差异和毒副反应。
患者进行4个周期后的治疗后,对病灶大小进行测量。对照组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19例;40例治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7例,疾病稳定15例,疾病进展6例。具体见表1。
每个周期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情况并结合肝,肾功能的检测从而进行不良反应比较。具体见表2。
肺癌是当下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3]。肺癌是肿瘤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与发现,治疗不及时有着较大的关系。目前,临床上对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主要采用化疗。有研究显示,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单药化疗配合支持治疗可以较大的提高生存率和患者的生存时间,而联合用药化疗配合对症治疗可以使疗效更加明显提高[4]。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所以,此次实验我们选取了来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2组,着重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的应用价值。吉西他滨是一种阿糖胞苷类似物,可以干扰DNA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治疗癌症的效果。而顺铂是一种铂类金属化合物,可以通过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其复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且铂类药物对肺部症状的改善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此两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干扰机制不同,从理论上说明了此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本次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我们在理论基础上的设想,治疗组40例患者在4个治疗周期后疾病控制率达到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的疾病控制率。此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骨髓抑制,轻微的蛋白尿及转氨酶升高。虽然治疗组患者在这些不良反应方面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较小,而且患者对这些毒副反应有较好的耐受,只要加以药物支持治疗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所以,从此次实验可以看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只要加以正确的药物支持治疗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认为:此种联合药物化疗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
[1]胡广原,李瑞超,胡国清.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9,26(7):456-459.
[2]孙宇萍,王季颖,吕梅君,等.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6):442-445.
[3]苏卫,曹辉,王彦.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2008,:35(5):355-357.
[4]郭仁宏,康佳棣,潘良熹.多西他赛联合低剂量顺铂治疗晚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8,35(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