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研究

2012-11-20 09:20邓彩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人际心理咨询团体

邓彩艳 段 永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1],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内容[2]。目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人际健康问题已经摆在了大批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面前。民办高校强调培养实用性、应用型的人才,赋予学生较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与人交往的频率较高,人际健康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尤为重要。笔者在咨询工作中,接待了大量因人际关系不良前来咨询的来访者。普通的个体咨询很难创造一个人际沟通的自然环境,在停止咨询之后,复发几率很大,有的来访者反映还是不敢甚至不会与他人进行交往,故尝试在民办高校采用团体心理咨询中的一种形式—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来弥补这种不足。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把人际交往不良的成员组织起来,在团体指导者的带领下,通过各种心理练习等活动,引导成员在团体互动的情境下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问题,在互动中培养积极的交往理念和心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新的建设性的人际交往模式,并将其迁移到自己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重塑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改善其人际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海报、学院广播招募、辅导员推荐和心理咨询老师推荐这4种方式招募,在50名大学生中采用团体心理咨询报名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面谈的方式,确定了16名大学生为团体心理咨询的对象,组成了实验组。其中大一5人,大二4人,大三4人,大四3人。男生7人,女生9人。同时,在200人的非心理健康教育的公选课班级中实施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挑选出在该量表得分和16名咨询对象得分一样的1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成员。其中年级比例与实验组一样,但男女比例是1:1。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3]: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本量表。共28个条目,评分采用“是-非”方式,选择“是”记1分,选择“非”记0分,按照总分评定被试的人际关系状况;②症状自评量表[4](SCL-90):L.R.Derogatis1975年编制,用于测量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共10个因子,1~5分5级计分。目前该量表在精神卫生领域已经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 研究方法

1.2.2.1 团体设置 团体名称与团体性质:校园你我他,属于结构式、发展式的团体。团体心理咨询的总目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接纳别人,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调整、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帮助其建立新型的、适应性的人际交往模式;团体心理咨询的周期、频率和时间:团体心理咨询共进行7次,每周1次,每周三下午进行,每次时间2小时,持续7周;团体心理咨询的指导者:实验组平均分为2个小组进行团体心理咨询,1名指导者,1名协助者,共同带领。对照组成员按照常规学习。

1.2.2.2 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 团体心理咨询按照7个单元来实施,实施过程中,注重成员的思考、分享。练习时间和分享时间比例为1:1,在每个练习之后,由指导者引导成员围绕主题进行分享,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整个过程中,指导者和协助者对成员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团体成员之间不允许相互嘲笑和指责,尽量让每个成员在团体中感到安全、温暖、包容和被支持,让每个成员都能在这种氛围下表露自己的内心。指导者在每次团体心理咨询之后认真填写团体过程记录表并详细做好记录,每个成员在每次团体心理咨询之后都要认真写咨询感受,见表1。

表1 具体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每周1个单元,共7个单元)

1.2.3 评估过程 心理测试:团体心理咨询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成员实施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SCL-90问卷测试;咨询结束后一星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成员再次施测两套相同的问卷。自我评估:咨询结束后一星期,指导者对实验组成员进行访谈,让其做主观评估。他人评估:结束后一星期,与团体成员的辅导员老师或同学取得联系,了解团体成员的情况;指导者观察团体成员在整个咨询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1.3 统计处理 将咨询前后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对2份量表各自的前后测数据进行差异分析。

2 结 果

2.1 团体咨询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际差异比较 主要考察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和SCL-90中能够反映人际关系状况的人际关系量表总分、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4个指标的差异,见表2。

由表2可知,团体心理咨询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得分无差异(t=0.000,P=1.000),实验组和对照组在SCL-90的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均未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团体咨询之前是没有过多差异的,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2.2 团体咨询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见表3。

表2 团体咨询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人际差异比较 (n=16,)

表2 团体咨询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人际差异比较 (n=16,)

注:*P<0.05,**P<0.01,***P<0.001,下同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t P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13.13±5.41 13.13±5.41 0.000 1.000人际敏感(SCL-90) 2.56±0.85 2.54±0.82 0.332 0.744抑郁(SCL-90) 2.35±0.79 2.37±0.72 -0.535 0.600焦虑(SCL-90) 2.24±0.80 2.22±0.85 0.279 0.784

表3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比较(n=16,)

组 别 前 测 后 测 t P实验组 13.13±5.41 9.13±4.99 4.810*** 0.000对照组 13.13±5.41 13.00±5.11 0.264 0.795

由表3可知,团体心理咨询前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得分上出现极度显著的差异;团体心理咨询前后,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得分上未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说明团体心理咨询在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很明显的改善。

2.3 团体咨询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SCL-90各项因子的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见表4。

表4 SCL-90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n=16,)

实 验 组对 照 组项 目 前 测 后 测 t P 前 测 后 测 t P躯体化 1.64±0.47 1.50±0.43 1.269 0.224 1.64±0.47 1.64±0.44 0.102 0.920强 迫 2.55±0.77 2.11±0,62 3.996** 0.001 2.54±0.75 2.51±0.74 0.536 0.600人际敏感 2.56±0.85 2.11±0.75 3.060** 0.008 2.54±0.82 2.55±0.77 -0.229 0.822抑 郁 2.35±0.79 1.98±0.58 2.399* 0.030 2.37±0.72 2.40±0.74 -0.594 0.562焦 虑 2.24±0.80 1.78±0.69 3.842** 0.002 2.22±0.85 2.21±0.78 0.092 0.928敌 对 2.12±0.81 1.83±0.73 2.206* 0.043 2.19±0.79 2.21±0.76 -0.300 0.769恐 怖 1.67±0.60 1.59±0.51 0.737 0.473 1.70±0.52 1.75±0.60 -0.501 0.624偏 执 2.19±0.76 1.87±0.63 2.231* 0.041 2.17±0.74 2.12±0.57 0.459 0.653精神病性 2.34±0.70 1.98±0.64 3.525** 0.003 2.35±0.79 2.31±0.70 0.545 0.594

团体咨询前后,实验组成员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呈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成员在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的得分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对照组成员在SCL-90的各项因子上均未呈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说明团体心理咨询不光能够直接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核心(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而且对于这类群体可能出现的强迫、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的改善作用也较为明显。因此可以说,团体心理咨询对于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2.4 团体咨询成员的自我评价 实验组成员对咨询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分为4个等级:效果很明显、效果较明显、效果不明显、完全无效。16人全部参与评价,9人认为效果很明显,约占56%,5人认为效果较明显,占31%,2人认为效果不明显,占12%,无人认为完全无效。很多成员在感想里写道:经过7次的团体心理咨询,获益良多;从团体不仅学到了与人沟通的方式和技巧,还从中获得了很多与人沟通的快乐;在团体中更加了解自己,能够悦纳自己;会尝试去改变,而不局限于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完善自己、希望时间和次数再多一点、愿意以后参加这种团体咨询等等。在16名成员的主观评价中,绝大部分成员都表示团体心理咨询是有效果的,有些成员表示至少心态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

2.5 他人评价 辅导员评价:团体成员各自的辅导员老师都表示,这些成员在日常的学生和工作中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比较积极。

指导者评价:在参加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成员们从最初的小心翼翼、拘谨、不积极参与练习进步到中后期能够积极参与练习、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大部分成员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积极变化,他们的脸上笑容越来越自然等等。

由此可见,团体心理咨询在临床上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咨询在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3 讨 论

3.1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原因分析 团体咨询成员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4个因子前测、后测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交际、与异性交往、人际交谈、待人接物,他们在交际、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较大。其困扰多表现在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和不懂交往几种情况。当然,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民办高校大学生,民办高校一般更强调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方向大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有一门技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正因为如此,学生与人交流的机会增多,但他们的人际交往不良和这种需要带给他们强烈的心理冲突和痛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2 从人际健康到心理健康 本研究最初只是为了通过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来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其人际健康水平,因此选用了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SCL-90中的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作为观察和评估人际健康水平的指标。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数据的逐渐清晰化。发现团体心理咨询不仅能够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健康水平,针对学生出现的强迫、敌对、偏执乃至精神病性等方面问题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这些因素能够反映的不仅限于人际健康问题,更多的是能够反映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团体心理咨询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并未有研究者进行研究,从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它们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

3.3 团体咨询中练习与咨询时间的分配 团体心理咨询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扩大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团体心理咨询强调大量情绪情感的介入,特别注重团体动力、团体过程、咨询技术及引导技术等,以帮助团体成员做进一步的自我探索。鉴于团体心理咨询的这些特点,在实施团体心理咨询的时候,安排练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引入、引导成员进行思考、讨论,进而达到咨询的目的。在本研究中,练习和咨询时间比例为1:1,然而在实施中也发现,可以进一步缩短练习的时间,加大咨询时间,突出咨询的主题。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会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3.4 团体咨询效果的评定 在本研究中,团体心理咨询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SCL-90的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都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并没有出现这些变化。这些数据说明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程度,但只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它有临床显著意义,亦即在临床上是否真的行之有效。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对咨询效果的评估除了采用2个量表以外,还采用了来访者自我报告、指导者评估和他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来判断团体心理咨询在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否起到了显著效果。

3.5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设计 虽然团体心理咨询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起到了显著效果,但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4个因子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实验组在交际因子的前、后测的得分上有极度显著性差异(t=4.961,P<0.001);在交际因子的前、后测的得分上出现显著性差异(t=3.159,P<0.01);而在人际交谈、待人接物这2个因子上只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t=2.206,2.282;P<0.05),见表5。

表5 实验组成员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4个因子上的前、后测差异分析(n=16,)

表5 实验组成员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4个因子上的前、后测差异分析(n=16,)

项 目 前 测 后 测 t P人际交谈 3.00±1.96 2.13±1.50 2.206* 0.043交 际 4.31±2.18 3.00±2.06 3.159** 0.006待人接物 2.56±1.63 1.75±1.57 2.282* 0.038与异性交往 3.25±1.18 2.44±1.59 4.961** 0.000

因此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困扰存在的成因,加之团体心理咨询对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同方面的效果,在以后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实施团体心理咨询进行方案设计时,应该发挥团体心理咨询在解决交际、与异性交往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同时帮助团体成员掌握人际交谈和待人接物的原则、技巧,设计出专门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咨询模式。

本研究取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实验组成员的人际关系状况不但得到显著地改善,而且强迫、敌对等方面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未对研究的长期效果进行追踪,行为的维持、效果的持续性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和研究中进一步去探索。本研究的样本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团体心理咨询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努力探寻出符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30

[2]欧晓霞,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199

[3]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33-234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

猜你喜欢
人际心理咨询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