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菊 刘彦楼 郑宗军
流言蜚语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1-3],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参与到以第三方人为话题的谈话中,除非特别注意,否则流言蜚语很难避免的[4]。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加有效地活动,需要获得周围人的信息,但是人们不可能直接获取所有的一手信息,因此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取间接的信息[5]。根据相关研究[5-7]我们认为流言蜚语指的是在个体间传播的关于第三方隐私的,未经证实的消息。
前人对于流言蜚语的研究主要有3种视角:群体视角[2,8-9]、个体视角[10-11]与心理动力学视角[6,12]。群体视角强调的是流言蜚语的社会功能,流言蜚语中的信息可以传授与加强群体规范,可以加强群体凝聚力,产生强的群体认同,清晰群体的界限。个体视角中所强调的是流言蜚语的社会比较、地位提升、权力获取、娱乐功能。心理动力学强调的是流言蜚语作为个体应对机制的角色,即人们将自身的愿望、焦虑、无意识需要投射到流言蜚语客体上。通过流言蜚语个体可以正当地表达攻击与性幻想或是那些引起焦虑的内容。
虽然流言蜚语被公开地批评、并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是它在交往、信息、娱乐、攻击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有些人倾向于传播流言蜚语。研究[7]发现,人们对于流言蜚语在态度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一半的被试认为流言蜚语就是在背后谈论别人,是不道德的;另一半的被试认为流言蜚语是一种有趣的了解别人的方式。
目前针对流言蜚语所开发的测评工具还不是很多,最主要的有Nevo等人编制了流言蜚语倾向问卷(Tendency to Gossip Questionnaire,TGQ)[6]与Litman,Pezz编制的流言蜚语态度量表(Attitudes Towards Gossip,A TG)[7]。TGQ由20个项目组成主要是由询问被试传播流言蜚语的频率与传播过程中的乐趣。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几乎所有TGQ项目都是关于特定事件的,这个特征可能会限制它的一般性。第二,所有的TGQ项目都是正向的,这可能增加正向反应偏差。第三,TGQ测量的是传播流言的倾向,并没有询问人们关于流言本身形成的观点。A TG量表由12个项目所组成,分为两个维度: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社会价值指的是个体认为流言蜚语是一种有趣的分享与获取他人信息的方式;道德价值指的是对于流言蜚语的道德判断及真实性的判断。A TG的不足在于:它是以美国大学生为被试的;并且量表项目的设计是以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为背景的,有些项目在中国文化下理解起来有困难。
因此,在借鉴以上2份流言蜚语量表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土,编制1份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流言蜚语态度量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编制1份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从山东省某所高校学生中先后随机抽取3批被试,共获得有效样本993人。样本1:从各院系中随机抽取6个班级的200名被试,进行开放式问卷测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问卷有效率96%。样本2:对问卷进行预测,从各院系中剔除已抽取班级后,随机抽取11个班级的460名被试,回收有效问卷434份,问卷有效率94.35%,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3:从各院系中剔除已抽取班级后,随机抽取400名被试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67份,问卷有效率91.75%,对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1.2 项目编写 本研究将流言蜚语定义为在个体间传播的关于第三方隐私的,未经证实的消息。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定义出发,考查大学生对于流言蜚语态度。共设计了3道开放式问题:①你认为什么是流言蜚语?②你认为流言蜚语有什么好处?③你认为流言蜚语有什么坏处?对回收的192份有效问卷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认为流言蜚语在获取他人信息、交际方面有好处;认为从道德上讲流言蜚语是错的,会对第三方造成伤害。与A TG量表维度分类相一致。因此,在结合TGQ与A TG量表项目的基础上,初步编写了20个项目。采用1~5点计分,从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逐级向5分“完全同意”递进。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有关信、效度检验,采用L ISREL 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1 项目分析 将量表总分按照从高到低排列,取前27%作为高分组,后27%作为低分组,对被试在各题目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各题得分在高低分组被试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萃取共同因子,采用最大正交旋转进行因子旋转。因子分析结果表明,KMO值为0.806,Bartlett’s球形检验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考虑之前的理论假定,本问卷限定因子的数量为2,并逐步删除负荷值小于0.4,共同度小于0.2,以及多重负荷严重的项目,最终留下10个项目,具体内容以及在各因子上的负荷,见表1所示。根据Litman,Pezzo的理论,本研究将因子1命名为社会价值,指个体认为流言蜚语是一种有趣的分享与获取他人信息的方式;将因子2命名为道德价值,指对于流言蜚语的道德评判及真实性的判断。
表1 流言蜚语态度问卷两维度因子负荷
2.3 结构效度
2.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流言蜚语态度问卷的构想模型,运用协方差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3的367份问卷结果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具体设置为:因子1为社会价值,包括1、5、6、7、14 这5 个项目;因子2 为道德价值,包括8、15、16、17、18这5个项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所有项目标准化负荷系数介于0.40~0.71之间。流言蜚语态度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见表2。
表2 流言蜚语态度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
从表2可知,χ2/df为1.65,说明模型拟合的比较好;RM SEA 为0.041,表明这一模型是可以接受的;NN F I、CF I、GF I等指数均大于0.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
2.3.2 相关系数矩阵 考查问卷的2个因子及其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结果为:因子1与因子2相关系数为0.320(P<0.001);因子1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21(P<0.001),因子2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04(P<0.001)。可以看出,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因子与总分间存在高相关性,这表明问卷的结构较好。
2.4 信度分析 问卷因子1、因子2及总体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662、0.707、0.730,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问卷编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查阅文献,给出了流言蜚语的定义,编制了开放式问卷,初步探查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的特点。初始问卷的20个项目是在对开放式问卷质的分析基础上,参考相关理论与测量工具所形成的。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均比较理想,所有项目标准化负荷系数介于0.40~0.71之间,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较好。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维度与总分间存在高相关性。问卷各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接近或大于0.7,在可接受范围内。以上指标说明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是信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
通过研究我们证实了Litman,Pezzo的发现,大学生对于流言蜚语的态度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即社会价值维度与道德价值维度。本问卷不同于Litman,Pezzo编制的量表之处在于:我们去除了A TG中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在中国文化下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项目表述,改为更为一般性的项目,提高了量表的适用性。
流言蜚语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于传播者与接受者适应社会具有一些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需要看到流言蜚语也存在巨大的危害性:首先,它会使得几个个体形成一个特定的亚群体,当其他个体行为不符合这个特定的亚群体规范时,会受到排斥。其次,流言蜚语的目标个体会由于其隐私的暴露而受到巨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他的隐私被恶意歪曲时,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见的[13]。因此,研究流言蜚语态度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以及人际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Besnier N.Information withholding as a manipulative and collusive strategy in Nukulaelae gossip[J].Language in Society,1989,18:315-341
[2]Levin J,Arluke A.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sex differences in gossip[J].Sex Roles,1985,12:281-286
[3]Brenneis D.Grog and gossip in Bhatgaon:Style and substance in Fiji Indian conversation[J].American Ethnologist,1984,11:487-506
[4]Yerkovich S.Gossip as a way of speaking[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7,26:192-196
[5]Eric K,Foster.Research on gossip:Taxonomy,methods,and future direction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4,8(2):78-99
[6]Nevo O,Nevo B,Derech-ZehaviA.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ndency to gossip questionnaire:Construct and concurrent validation for a sample of Israeli college students[J].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93,53:973-981
[7]Jordan A,Litman,Mark V.Pezzo.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s gossip[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5,38:963-980
[8]Gluckman M.Gossip and scandal[J].Current Anthropology,1963,4:307-316
[9]Hannerz U.Gossip networks and culture in a Black American ghetto[J].Ethnos,1967,32:35-59
[10]Rosnow R L.Gossip and marketplace psychology[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7,27:158-163
[11]Suls J M.Gossip as soci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7,27:164-168
[12]Medini G,Rosenberg E H.Gossip and psychotherapy[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1976,30:452-462
[13]吴凤彬,刘耀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29(23):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