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瑾(杭州市滨江区妇幼保健院,浙江杭州310052)
处方是医师为患者治疗的文字凭证,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意义,处方合理与否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反映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而处方点评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现状,对我院2011年1~12月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点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2月门诊不合理处方965张,剔除麻醉、精神药品处方。
1.2 方法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有关不合理处方的评判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965张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2.1 整体状况 在965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521张,占 53.98%。不适宜处方 376张,占38.94%。超常处方68张,占7.05%。详见表1。
表1 965张不合理处方审核统计表
2.2 不合理处方的表现
2.2.1 不规范 处方前记缺项、书写不准确或不完整:如有些患者年龄为保密,地址不详,儿科患者年龄一栏未填写实足年龄,婴幼儿患者未注明体重。由于年龄与剂量密切相关,因此,不规范的书写,往往会引起误用、用量过大等,甚至产生药源性伤害。
药品规格书写错误:特别是同种药品有几种不同规格的品种,如头孢克洛分散片有0.25 g和0.125 g两种,混淆规格不仅给发药带来不便,同时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处方修改未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有些处方只在修改处签名而未注明修改日期,书写不全影响药师对修改内容的正确判断,严重者会发生发药错误和用药交待错误[2]。
2.2.2 不适宜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体温37.4℃)用头孢西丁钠3.0 g加5%葡萄糖250 ml,2次/d,静脉滴注,上呼吸道感染大多为病毒感染,病程有自限性,一般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除非临床证实存在细菌感染。
诊断与用药不符:如诊断为尿路结石,处方开具泮托拉唑肠溶片,完全不符合临床诊断。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患者为16个月大婴儿,处方开具为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康纳乐霜),该药说明书注意事项中说明婴幼儿患者慎用。用药准确是儿科临床用药首要选药依据,故应遵循用药要少而精的原则,而且要依据婴幼儿生理特点来选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还有很多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时一般只输入主要诊断,从而出现所开具药品与诊断不符,无法判断用药是否合理。
用法用量不适宜: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用法为1粒/次,3次/d,用量过大,因“布洛芬缓释胶囊”为缓释制剂,正确用法为:1粒/次,2次/d即可。根据药动学的原理,药物剂量的增加,并不能使药物作用强度增加,反而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3]。
重复用药:①内科患者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用多潘立酮和枸橼酸莫沙必利,二者都是促胃肠动力药。②妇保科早期妊娠患者,处方同时开具叶酸和多维元素胶囊。二者均含有叶酸成分,同时应用不仅浪费资源,过多服用还可能会由于叶酸补充过量导致副作用。③急诊患者临床诊断“皮肤挫伤”,处方中使用两种主要成分相似的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胶囊和独一味胶囊。一般挫伤患者有皮下出血现象在24 h后使用活血化瘀药为佳。且上述两药有效成分重复,药理作用相同,配伍使用剂量过大,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
联合用药不当:①左氧氟沙星片与双歧四联活菌片联用,双歧四联活菌片为活菌制剂,会被灭活或抑制,同时会降低左氧氟沙星片的效价。②头孢呋辛酯与呋塞米,头孢菌素类有一定的肾毒性,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合用其他对肾有损害的利尿剂时,易积聚高浓度的头孢菌素而加重肾损害,因此,临床使用时应充分考虑用量、疗程及疾病情况。③头孢拉定与青霉素联用治疗支气管炎,两者均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且作用原理、排泄途径相同、抗菌谱相似,联合使用会增加肾脏负担。同时,支气管炎患者二联抗菌药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④强的松与阿司匹林联用,后者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形成消化道溃疡,而强的松能诱发胃溃疡,因此,原则上不建议联合使用,二者合用副作用增加。
2.2.3 超常处方 主要表现为诊断书写欠准确、不规范、不清楚,如诊断使用“配药”、“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造成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对用药合理性无法正确判断。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为患者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而开具的用药指令,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医疗文书,是处方开具者与处方调配者之间的书面依据,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上的意义。而处方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理处方可能造成医患纠纷、医疗事故,甚至危害人的生命安全[5]。
我院作为一所以妇幼保健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主要为孕产妇、婴幼儿等特殊群体,妊娠期随意用药,会对胎儿产生直接影响,处方不合理更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危及胎儿生命。婴幼儿处方用药更应慎重,药物种类不宜过多,给药间隔时间需注意,联合用药时也应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药理作用的增强或减弱的问题。
点评结果显示,我院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3大类12项,其中列前3位的分别为前记缺项(22.3%)、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5.3%)、药品规格未填写或不规范(11.8%)。造成的原因,既与临床医生长期形成的处方习惯有关,也与医生对专业知识缺乏更新,法律意识、安全用药风险意识淡薄等因素有关[6]。同时,药师对处方把关不严、对不合理处方未能及时退回医生处修改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不定期组织医师、药师进行合理用药专题培训,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重视和强化处方点评工作,不断提高处方质量,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和临床用药安全。
[1]李丽娥.门诊处方评价及用药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125.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87.
[3]赵 敏.门诊处方点评中常见问题解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4):19257.
[4]张 芳,徐建军.引起不良理化变化的药物相互作用(二)[J].中国临床医生,2010,29(4):59.
[5]张 强,邓智建.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8):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