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刚
《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孙俊杰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俊杰历经三年时间,写成《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下引该书只注页码)一书,再现了红军将领吴焕先的生动形象,感人至深。我反复阅读了这本书,深感这是一部学术价值厚重的书,研究成果又具有现实意义。
这本书让世人铭记中华民族之根。根深,才能叶茂;站稳脚跟,才能步伐矫健。中华民族之根,就深深扎在悠久的历史中。然而,这个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一些人却未必能交出合格的答卷。多年前,一次历史考试题中出了一个名词解释“公车上书”,一位青年干部给出的答案竟是“在公共汽车上看书”。有一次,我坐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忽然听到一位青年指着徐向前题写店名的“军事书店”问另一青年:“徐向前是谁呀?”两人面面相觑,没有答案。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闻名于世,而当今,一些人的历史知识浅薄得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2006年7月25日,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2011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发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他号召:“领导干部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吴焕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红二十五军的主要领导人。他在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和领导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公认的红二十五军的“军魂”,在新中国诞生50周年之际,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这样的革命先烈,共和国应当永远铭记,人民应当世代缅怀。
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个生命最绚丽的是无私地奉献给革命。吴焕先的亮点是,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护卫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北上,保障了毛泽东、党中央的生命安全。1935年7月,获悉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后,吴焕先形象地说:“商洛山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很好的香炉脚,它正好与川陕苏区、陕北苏区形成三个脚……我们拥有这三块根据地——三足鼎立的香炉脚,完全可以撑起一座革命的香炉!三块苏区将来打成一片,可以照红中国的半边天哩!”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占住了鄂豫陕三省边区,对于配合川陕与陕北两个苏区与红军的行动很有意义”,“特别是现实敌人集中力量进攻川陕苏区,我们对敌人的牵制,对红军的配合,更为重要迫切!”(P303)于是,他做出西进甘肃的战略决策,牵制和吸引了国民党军队的兵力部署,有力地配合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8月21日,时任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红二十五军政委的吴焕先在甘肃省泾川县四坡村战斗中,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后来,毛泽东深情地说:“红二十五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歌颂赤胆忠心、英勇善战、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百位英模之一的吴焕先,可以让人民世世代代地懂得打江山的艰难,结束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的不易,共产党人的无私无畏。
作者认真阅读了党史方面的重要史料,并经过实地考察采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虚心听取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治学严谨。革命的江山,是革命将士用鲜血铸就的。革命家的力量源泉,来自人民大众。正如吴焕先所说:“以民为天!我们红军离开了人民,就等于鱼儿失去水。……只有争取了老百姓,红军才有立足的可能,才会无往而不胜!”(P266)他号召红军将士,无论住在哪一家,都要给那一家担水、扫院子,决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要以红军的模范行动,给人留下一种好印象。该书建立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又升华了历史。真实,透射出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奥秘;真实,反映了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真实,才有历史价值,才有生命力。
郑州大学脚踏实地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目标,与地方合作实施河南红色历史文化合作研究,不失为深谋远虑之举。2010年6月21日,以郑大党委副书记李兴成为主任的“郑州大学与新县红色历史文化合作研究系列丛书编委会”成立,开始对河南红色历史文化系列研究和文化强省建设进行有益尝试,为深入开展地方革命史研究搭建了平台。长期从事党史、革命史、毛泽东思想研究工作的孙俊杰花费数年心血,进行实地采访,查阅考证了数以千万字的历史文献资料,终于完成了《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一书,率先完成校地合作的第一份重大成果。这样,学者就走出书斋,迈向社会;研究成果,冲出狭隘的史学工作者范围,服务于人民大众。该书出版发行达5万多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术著作发行量之多,在目前全国出版界来说是不多见的。
作者尊重历史事实,又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创新,再现了吴焕先叱咤风云的高大形象。以吴焕先的活动为主线,作者描写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早期重要革命家潘忠汝、吴光浩、郑位三、程子华、沈泽民、徐向前、徐海东、韩先楚、刘华清、陈先瑞、钱信忠等人物。该书真实地刻画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面,情节曲折,高潮迭起,立体感强。该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吴焕先及其领导的军民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革命感情,注重学术性、政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富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这对于继承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提高国民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吴焕先临终前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掷地有声的话语,透射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由此,我想到鲁迅的名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共产党员的意志,比钢铁还坚。因此,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吴焕先等共产党领导的官兵,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期盼作者再接再厉,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发挥以史资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