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是个中转站,一个人要在这里开启他由生命个体走向群体生命的道路,这个转向自然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说这个转向是我们的共识,那么对它的不同理解就构成了教育的两种路向。一种将生命理解为一个目标,着眼于未来,尽快实现生命个体的社会化;一种将生命理解为一个过程,着眼于当下,尽量完善生命作为其本身的意义。正如佛家有三世佛,人之为人,既属于未来的世界,也属于当下的世界。一个人固然应该以承当责任、融入社会为目标,但同时,如何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也是人需要用毕生来完成的功业。二者非但不冲突,而且互为依托,彼此相长。只要将一个个的生命段落串联起来,生命链条自然会呈现,个体生命的社会化必然水到渠成;同样,只有将整个生命链条分解开来,在每一段上用工夫,方能使一人发挥出天生一人必有之作用;教育便应该是二者的统一。然而现实是,由于没有在这一意义上理解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便被强行付于了第一种路向,从而显得与当下的完善毫无关系,每一个教育阶段都以下一个教育阶段为唯一目的。这样做无疑是危险的,其一,在价值层面上抹杀了人存在的意义。因为人生最大的终点是死亡,如果总要以下一个为目的,那么显而易见,死亡便是人生的全部目的所在。如此说来,只关注未来的教育本质上是死亡教育。其二,在事实层面上,未来没有当下作为奠基,便永远是未来,时间的链条少了此时此刻便不足以链接过去和未来。因为所有的未来都必须在当下的转化中进入人的生活。这就是说,只关注未来的教育本质上不可能如其所愿。
人经过的每一个教育阶段便是他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阶段,它导向未来,有益于未来,却不是为了未来。人有权利以生命呈现生命本身的意义,而我们应该做的,便是帮助他实现这种权利。小学是一个人的孩提时代,他们被称为儿童,既是童子,也有童心,让童子之心存留于童子之身便是最好的当下即时。如此,则教育成人化、世俗化的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因为接续上了如前所说的链条断层,所做甚多而收益甚少的教育状况也可期改善,这便是今天我们提出童心校园的初衷所在。
童心说由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他以人最初的本心为童心,认为“初心”没有受到外界的熏染,因此最为珍贵,人最好的状态便是剥去尘俗的干扰,常保此心。内心的体认和知识的积累是学习的两个方面。《中庸》有云:“自诚明谓之道,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即诚明本心,是内心的体认;明即明了事理,是知识的积累。在此处,二者是没有分离浑然一体的。李贽处于思想被程朱理学绝对垄断的时代,程朱认为内心的体认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得以实现,是“由明而诚”之路。这原本没有问题,然而一味“以知代心”就会走向只重外在知识,没有内心体认的僵局,最终导致在浩瀚的知识中迷失自我,甚至迷失良知,以书本之对错为对错,以见闻之是非为是非。李贽为了打破这个桎梏提出童心说,走了“自诚而明”的道路,以此纠正只重知识不重本心的偏颇。
童心是无邪之心,不受约定俗成的限制,不受成人世界的羁绊,当一个孩子稚嫩地问道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时,他们希望扬善弃恶的本心便脱然显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又何必以成熟的眼光挑剔他们的天真呢?这不正是这个时代久违了的价值原则吗!从这个意义上说,书的所有价值在于教人明辨是非、知晓善恶、澄明本心,因此书是对心的护持,而不是相反。童心说由李贽正式提出,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对于童心的珍惜肯认却是从来就有的。对于孩童的推崇首推道家,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整部《道德经》中写满了对儿童柔弱稚嫩的推崇;庄子以“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之人为“神人”,以“真人”作为人格的极高境界,整部《庄子》中写满了对儿童天真无邪的推崇;佛教经典《六组坛经》有云:“念念本心,如如自现”,便是要以“本来无一物”的明净本心去显现真如佛性;儒家的整体气质是温润的,初看不似孩子的顽皮无状,然而温润的德性根本是由无邪的赤子之心带来的,这就是孟子为什么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原因所在。《中庸》有言:“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到好的自然去喜欢,见到坏的自然去讨厌,这孩提本性才是人们可以分辨善恶的最终依据所在,有了这份心,人才有喜善厌恶的可能。即便是温而厉的孔子,又何尝不珍重童心,又何尝不以童心教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分明就是一个玩得忘了吃饭的孩子。《论语》中最长的一章乃是由童心二字写成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当孔子对这幅画面心驰神往,喟然感叹的时候,天真无邪四字便刻在了世世代代读书人的心中。
理想人格是德知双全的人格,一种好的教育便应使人德智双修。童心是无邪向善之心,是直好直恶之心,孩童保有童心便保住了良善的德性。童心亦是好奇求知之心,是不受羁绊之心,孩童保有童心便是保住了创新的天性。好奇是知识的来源,世间的知识无不生发于想要追究原因的一念好奇,创新则无不泯灭于司空见惯的怠惰定式。童心是活泼烂漫之心,是横生妙趣之心,孩童保有童心便是保住了审美的天性。当求真与求善统一于审美,当一个人可以用审美的态度去参看大千世界,和大千世界中的自己,这种人格模式便会就此升华为一种生命境界。有人说,时代莫大的悲哀在于芸芸众生丧失了生命之美却浑然不知。童心是生命之美的原初形态,生命顺着这条路延展就不至于走失了自己。生命不失其本是千古圣贤对人类最美好的祝愿,我们虽不敢奢望如此,然而,在这纷繁的尘世中辟出一方净土,让孩子可以在校园的庇护下怀揣着童心,安心走过他的童年,便也是我们小小的心愿了。
(作者简介:刘思言,女,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10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