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花儿”的都市化

2012-11-15 05:53朱刚
群文天地 2012年19期
关键词:都市人专辑花儿

朱刚

口承文学的变异性, 决定了河湟“花儿”艺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近三十年来,“花儿”从农村逐步走向城市的事实,证明了民间口头文学的这种特有属性。

三十年前的河湟“花儿”,仍属于一种在乡下山野传唱的山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使“花儿”随着她的载体——人的频繁迁徙,落户于兰州、西宁等一些城市。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原本为“庄子里到了你莫唱,再唱时老汉们骂哩”的“花儿”竟然受到了城市人的热烈欢迎。南山公园、九眼泉等城市“花儿”会脱颖而出,“花儿茶园”如雨后春笋,私人邀请的“花儿堂会”异军突起,政府举办的各种“花儿”演唱比赛更令人振奋……这一切为迁徙到陌生都市的乡村“花儿”唱家们,搭建了多个一展她(他)们才华的平台。就是在这一历史的舞台上,古老的“花儿”开始抖落浑身的乡下泥土,悄然孕育着一场大的变革。

歌手进行化装、演唱乐队伴奏、上台不离话筒……俨然一副现代歌曲演唱家的姿态。这种架势对三十年前的歌手而言不能不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花儿”艺术从此有了大踏步的发展呢?还是开始了默默的蜕变?

“花儿”演唱中,进“花儿”会场要买票,去“花儿茶园”听听“花儿”要花钱,春游办“花儿堂会”的东家更是一掷千金。证明一文不名的“花儿”自走进城市后开始值钱了。一种心传口承的民间艺术分明是商品化了。人们高兴地发现,河湟山野传唱的“花儿”,今天不仅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且和通俗歌曲、摇滚歌曲平起平坐,值成了钱。这是“花儿”唱家及其老一辈们万万想不到的喜事。但愿不要把“花儿”连根拔起,移植到城中,形成为“唱家把式进了城,乡下花儿断了音”的局面。

“花儿”艺术的商品化,为进入都市的“花儿”歌手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各派歌手间的竞争悄然而起,阿哥尕妹之间的明争暗斗如火如荼。事实证明,一个优秀歌手出场率高,还有人帮其出专辑,否则无人过问,出专辑的事更是幻想。如此优胜劣汰,生生不息,促使一批批优秀歌手不断产生,不断走向新的“花儿天堂”。以巨大的动力驱动了“花儿”艺术的发展。

歌唱大美河湟,表达纯真爱情的“花儿”,犹如一段天籁之音,征服了都市人。她的迷人魅力不仅在于一二百个“花儿”曲令,还在于她的唱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河湟“花儿”从农村走向城市进程中的一个永恒强项。但“令儿百听不厌,词儿随唱随换”。“花儿”进城后大多数的歌手对自己的“花儿”进行了再创作,新编歌词不断搬上舞台,以应和都市人的欣赏品味,市井中的一些人群要求“花儿”要有“刺激性”、“色彩性”,一些歌手在非广厅大众之下,无不为命是从,胡编乱诌,满口淫词,“花儿”在狂风暴雨中飘零。

……

“花儿”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2009年9月, “甘肃花儿”成功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花儿”之所以成为受国家和世界保护的民间文艺品种,完全在于她的产生、传承、演唱、发展等一整套富有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乡土味在起作用,失去了这一点,“花儿”鲜艳夺目的颜色会慢慢剥落,五颜六色的花朵会逐渐凋零。

猜你喜欢
都市人专辑花儿
Kiss and Ride
爱自己 你做到了吗
论施蛰存笔下的都市人形象
黄子韬《The Road》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傻傻的
临水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