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讨论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积极性比较差。并据此提出了从改变教学模式和激发学生兴趣两个方面出发来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
关键字:大学英语;课堂积极性
一、 必要性
2005年6月,国家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题型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次改革也带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只是一门公共课,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了无足轻重。所以很多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不配合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主动争取练习的机会。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对英语不感兴趣和胆怯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消极被动。还有就是传统教学观念和外语教学误区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主,造成了学生感到乏味无趣而不愿参与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读、写、译的能力,而口语一直是外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传统的英语教学无法满足口语教学的要求。学生缺乏语言环境和足够而合适的听力和口语材料。因此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理想就是缺乏长期系统的口语训练和交际实践。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口语中常出现的问题大致有这几类:问答过于简短且空洞无物;谈论不熟悉的话题;遇生词卡壳;背诵答案;时态混乱、代词不分;过分担心语法和发音而影响交际;把口语当成知识竞赛。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二、 实施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不再继续以老师为课堂主角,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二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学生的参与为衡量标准。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结合起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师生关系重新定位,不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老师,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关爱的。师生应该相互交流、合作。教师上课应实施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充发挥已具有的语言能力,积极参加言语活动。以大班精读课为例: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比如,课前演讲、课内讨论,讲解名人轶事等,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文的主题,编排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对话、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及演讲等。这些形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生疲倦,又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要积极利用一切可用的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加深理解,完成知识的掌握。还要积极营造应用环境,安排固定的活动场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在学生实践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情感因素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加强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教师应以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其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增加气氛。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器重,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特别后进生的任何进步和优点。不要给学生使学生施加压力,要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虽然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其中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工具性动机,即为应试和实用,但他们中出于融合性动机的也大有人在。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投注了很大的热情。教师可以好好把握学生的这种动机和热情。并且教师也应该善加利用任务型动机和结果型动机,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表现自己让他们感觉到每个人都有别人所不及的才能,学习和努力带来的成就感会让他们的动机持久,从而产生良性循环。这两种动机和融合性动机如果能够结合起来一定会把学生的潜力都激发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双方的积极参与。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主的方式是有缺陷的,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一定要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来。
参考文献:
[1]衣春玲.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高教视窗,2008(9).
[2]倪莎.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学科教学,2008(8).
[3]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11).
(作者简介:秦艳荣,渭南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