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允海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辽宁 沈阳 11003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进来研究认为AP并非细菌感染所致,但在临床上死亡的病例中80%是由胰腺继发感染所致,而继发感染的机制主要为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移位,使肠道内细菌和毒素侵入系统循环,同时AP使肠道免疫功能处于严重抑制状态,使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病情恶性循环最终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甚至出现MODS,最终死亡。因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并提高肠道免疫功能是治疗和改善AP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中药丹参在这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丹参治疗AP的临床报道较多,但就丹参对AP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制作大鼠AP模型,动态观察大鼠外周血 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和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变化,以判定丹参对AP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健康 SD大鼠 90只,雌雄不限,10~12周龄,体质量250~300g,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前标准颗粒混和饲料喂养1周。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假手术(F)1、3、5天组(F1d、F3d、F5d组);胰腺炎(AP)对照1、3、5天组(AP1d、AP3d、AP5d组);丹参治疗(SM)1、3、5天组(SM1d、SM3d、SM5d组),每组10只。
牛磺胆酸钠购自美国Sigma公司。二胺氧化酶(DAO)试剂盒:北京 304 医院创伤研究所提供。丹参注射液:由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批号:Z10970093。
参照 Aho等[1]的方法并加以改进,采用胆胰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制备AP模型。丹参治疗组关腹后立即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注射量为10ml/kg,每12h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天。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均在相应的时间段用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各组均在相应时间点取材。
F1d、AP1d、SM1d组在术后第1d;F3d、AP3d、SM3d组在术后第3d,F5d、AP5d、SM5d组在术后第5d分批抽静脉血处死大鼠,用改良的酶学分光光度法[2]测定D-乳酸、二胺氧化酶,在空肠上段截取3cm长肠组织标本,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sIgA含量。每组每个时间点10只。
2.1.1 血清二胺氧化酶(DAO)
假手术组术后5天DAO值无明显变化(P>0.05),AP1d组较F1d组升高(q=6.7844,P<0.01),AP3d与AP5d无差异(q=0.0214,P>0.05),但均较AP1d进一步升高(P<0.05),与F3d、F5d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说明胰腺炎模型大鼠造模后1天DAO开始升高,随着时间延长DAO值升高并保持在一定水平;经丹参治疗1天后DAO值较F组升高(q=6.7844,P<0.01),与AP1d无差异(P>0.05),丹参治疗3天后DAO较SM1d组下降(q=4.3001,P<0.01),较AP3d明显下降(q=11.2495,P<0.01),但仍高于F3d组(q=3.709,P<0.05),丹参治疗5天后DAO较SM3d组进一步下降(q=4.3748,P<0.01),明显低于AP5d(q=15.0318,P<0.01),与F5d组无明显差异(q=1.0226,P>0.05),说明丹参治疗1天DAO值无变化,随着治疗时间延长DAO逐步下降,到第5天DAO值下降至正常水平(表1)。
表1 各组大鼠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ku/L)
2.1.2 循环D-乳酸(D-Lac)
术后各时间点检测F各组D-Lac值无明显变化(P>0.05),造模后1天D-Lac 值就较F1d组升高(q=6.7603,P<0.01),第3天、第5天较第1天进一步升高,差异显著(P<0.01),与F3d、F5d比较升高更为明显(P<0.01),AP3d与AP5d无明显差异(q=2.0843,P>0.05),说明胰腺炎大鼠循环D-Lac随时间逐渐升高,并保持在一定水平;经丹参治疗后第1天较F1d组升高(q=6.1688,P<0.01),与AP1d无差异(q=0.5915,P>0.05),SM3d组较SM1d组下降(q=3.,4216,P<0.05),较AP3d明显下降(q=12.7719,P<0.01),与F3d组无差异(q=0.1888,P>0.05),SM5d组与SM3d组无差异(q=0.3575,P>0.05),明显低于AP5d(q=10.9156,P<0.01),与F5d组无明显差异(q=0.1299,P>0.05),说明丹参治疗1天循环D-Lac无变化,治疗3天后D-Lac已降至正常组水平,并保持在这一水平至第5天(表2)。
表2 各组大鼠的血清D-乳酸(D-Lac)(mg/L)
2.1.3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术后各时间点检测F各组sIgA值无明显变化(P>0.05),造模后1天肠组织中sIgA值就较F1d组下降(q=4.0477,P<0.05),第3天、第5天较第1天逐步下降,差异显著(P<0.05),与F3d、F5d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说明胰腺炎大鼠肠组织中sIgA含量随病程延长逐渐下降;经丹参治疗后第1天、3天、5天sIgA值均与AP1d无差异(P>0.05),SM3d组较AP3d升高(q=3.0380,P<0.05),但仍低于F3d组(q=3.4311,P<0.05),SM5d组较AP5d组显著升高(q=5.1177,P<0.01),但仍低于F5d组(q=5.7055,P<0.01),说明丹参治疗后肠组织中sIgA含量虽较正常组下降,但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并未出现sIgA含量随病程延长逐渐下降情况(表3)。
表3 各组大鼠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mg/mL)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AP时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使肠道内的大量细菌、毒素通过受损肠黏膜进入循环系统,引起继发感染,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因此 认为控制好炎性反应及维护好肠道屏障是治疗AP的关键[3]。同时李云[4]及Curley[5]等大量研究表明AP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感染更加难以控制。两者的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导致AP的治疗复杂、预后差。
本实验是通过检测血清DAO和D-Lac的变化,反应出肠黏膜损害程度及其通透性的变化,了解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胰腺炎大鼠DAO及D-Lac均升高,并随着病程延长逐渐升高,说明胰腺炎可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为肠道细菌移位、毒素吸收入血提供条件。经丹参治疗后第1天DAO和D-Lac变化不明显,经过持续丹参治疗3天后两项指标均出现下降,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至第5天已降至正常水平,DAO和D-Lac两项指标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说明丹参能修复胰腺炎大鼠受损肠黏膜,改善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sIgA是肠黏膜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研究表明[6],其分泌减少,一方面降低肠道抵御细菌和毒素入侵的能力,易致肠源性感染;另一方面易激活细胞炎性因子,产生过度炎性反应,进一步损害肠黏膜,而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因此,sIgA是观察和评估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关键指标。
本实验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时肠组织中sIgA含量下降,肠道免疫功能随病程延长下降趋势明显,经丹参治疗后,虽sIgA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明显抑制了sIgA含量随病程延长而下降的趋势,说明丹参能够促进胰腺炎大鼠肠黏膜sIgA的合成和分泌,进而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
总之,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已广泛用于AP的治疗,有效降低AP的死亡率,减少AP的并发症,其疗效显著[7]。本实验研究认为丹参能够明显改善胰腺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能促进肠黏膜sIgA的合成与分泌,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由此推断丹参能通过这两方面作用进而有效控制胰腺炎继发感染,避免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这可能就是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之一。
[1]Aho HJ,Koskensalo SM,Nevalainen TJ.Experimental pancreatitis in the rat.Sodium taurocholate induced acute haemorrhagic pancreatitis[J].Scand J Gastroenterol,1980,15(4):411-416.
[2]黎君友,于燕.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活性[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6,18(4):28-30.
[3]吕农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综合治疗[J].胃肠病学,2005,10(2):125.
[4]李云,钱家勤,秦仁义,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8):923-925.
[5]Curley P,Nestor M,Collins K,et al.Decreased interleukin-2 production in murine acute pancreatitis:potential for immunomodulation[J].Gastroenterology,1996,110(5):583-588.
[6]Ikeda S,Zaizaur BL,Johnson CD,et al.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lem entation with glutamine improves survival after gut ischemia reperfusion[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02,26(3):169-174 .
[7]阮利群,蔡爱群.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胰腺炎72例疗效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