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高建秋 李 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区直机关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笔者对来我院检查查体的婴幼儿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其中缺铁性贫血最常见,达>21%,用天添爱规律服用治疗缺铁性贫血,取得肯定疗效。
本组资料对象15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收治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年龄均6个月~2岁,平均1.5岁。全部患儿诊断符合沈晓明《儿科学》①制定的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治疗组在服用药物的上加服天添爱婴幼儿辅食营养素,对照组使用单一的药物治疗。2组在年龄及病情程度上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1 治疗方法
本组150例患儿均采用药物治疗,即口服小儿硫酸亚铁糖浆,一次2mL,一天3次饭后服,疗程30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天添爱婴幼儿辅食营养素(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包(100g)/天。分别记录每个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并按时进行血常规、血清铁含量、血红蛋白及总铁结合力等检测。
1.2.2 检测方法
①血常规检测:本组150例患儿分别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使用由深圳迈瑞公司提供的BC-58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进行测定。②血清铁测定:全部患儿于测定前7d停用影响铁吸收的药物并保持正常饮食,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其铁的含量。③总铁结合力测定:采用过量铁标准液,使血清中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达到饱和状态,使用碳酸镁去掉多余的铁,然后用亚铁嗪比色法测定铁的含量,计算总铁结合力。
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
治疗组有效率比较(表1),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血常规、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比较(表2),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CT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其他各项P均<0.01。
表2 治疗后血常规比较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时期一种最常见的贫血,导致贫血原因有铁摄入不足、体内储存铁不足、生长发育快以及铁的消耗或丢失过多等,其中铁的摄入量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从而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治疗上目前多数的铁剂为无机铁制剂,且多数有胃肠反应,大多数患儿不愿服用,我们选小儿硫酸亚铁糖浆是一种口感较好的一种补铁的药物,比较适合小儿贫血口服。6个月之后的小儿及时添加辅食并且规范合理的添加的儿童患病率低于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儿童,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品或单纯提供面、米、蛋而忽视纤维素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以及绿色蔬菜摄入不足,引起小儿食欲低下,发生营养性贫血,而天添爱辅食营养素补充食品的配方就是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维生素、纤维素于一体的合理的配方,口感适宜,使用方便,可拌入其它食物中,如稀饭、面条、汤、菜泥等一同喂服,无任何不良反应[1,2]。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周丽云,杨梓梅.右旋糖酐静滴治疗缺铁性贫血9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