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
——核心价值观的台州元素

2012-11-13 09:55吕振兴
观察与思考 2012年6期
关键词:天台山寒山台州

□ 吕振兴

“和合”
——核心价值观的台州元素

□ 吕振兴

建设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和合观念”,对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心灵和谐,为我们构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台州作为“和合二圣”的故地,是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地域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和合思想资源。本文通过对台州“和合”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以及对台州历史人文精神的影响等进行调研,并对弘扬“和合”人文精神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建设作了思考。

一、台州“和合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及主要内容

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纵横上下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始终以贵和贵合的和谐为价值目标和评价体系。植根于民间的“和合文化”与台州有着重要的渊源。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山这座华夏台州,不仅山水神秀,而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长达1700多年天台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孕育了具有和融性与独创性的“天台山文化和合学”。其中四个方面的“和合人文精神”渊源,更应很好去发掘,继承发扬,取其精华,从中得到启迪、借鉴和教益,使之成为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

(一)天台山三教互相融存,呈现了睦居“和合”的情景

天台山是我国各派各宗共处、共修、共融的儒释道的圣山,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者互学依存,互相融摄,相辅相成,充分呈现睦居“和合”的情景。天台山文化为三家和谐发展的这一情景,堪称“华厦一绝”,其独有特点明显:一是三教同山,相居共处。历史上,我国很多名山,或偏于佛、或偏于道,或佛、道兼之,唯天台山与极少数名山真正儒释道三教鼎足睦居。汉晋、南朝时期,天台山三教就先后开始兴起。到了隋唐,三教迅速发展,达到最盛时期。二是义理修持,相学共修。儒释道三教修持者主张兼收圆融,相互研学,取别人之长,丰富自己,涌现出了一批精通三教且倡导三教“和合”的高僧名道儒师。三是教宗创立,相摄共融。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不仅融会佛道两教,而且吸取仙道、儒学的精华,创造了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道教南宗创造人张伯端则出儒入道,倡以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归一论,继则出道入禅,吸收佛禅教理,开创道教紫阳仙派,创造了道教南宗。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既融集天台宗之佛学,又融摄道教南宗的“内丹学”,形成了新儒学——理学,使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三教”兼融,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和合性,展现出“人的精神自我和谐”。无论是天台山道教文化的“形神合一,性命双修”的道性论,还是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一心三观、性具善恶”的佛性论和天台山和合二圣“安身乐道、自我湛然”的心性论,其实质都是“以人为本”的人性论,主要探究“人的自我和合”。天台山神秀的山水和三教兼容的特点,成为文人雅士、高僧名道儒师寻求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神契合的云集之地,李白、骆宾王、贺知章等先后在天台山留下过足迹和诗篇,还引来了历代著名旅行家如徐霞客、潘耒等来天台山游览。据统计,仅唐代来天台山的著名诗人计114人、诗作206篇,至宋代末,留下诗作1200多篇。

(二)天台山寒山拾得二仙,展现了朋友“和合”的情谊

天台山寒山、拾得的“和合二圣”形象和美好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寒山出身唐代咸阳仕官世家,由于抛绝红尘,来到天台,独居在寒石山。拾得这个被国清寺丰干和尚拾来的弃儿,后在斋堂从事。两人相识后,互爱互帮,成了莫逆之交,每当寒山从80里外的寒石山来到国清寺,拾得总是把供佛或僧众用餐剩余的饭菜让寒山带去。寒山是一位儒释道三教思想兼融的隐逸诗人,他也启发和感染拾得,使拾得也写了不少参禅诗。俩人结缘以诚相待,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他俩之间非亲非故,却能互爱互帮;他俩遇到感情的冲突,但能互敬互让;他俩面对共同事业,都能互通互商。寒山、拾得精诚相处的情感,互敬互让的情义,携手共事的情怀,生动地展现了朋友间的“和合”情谊。在民间风俗中,天台山的寒山、拾得被称为“和合二仙”,主司男女婚姻幸福、家庭和睦。自宋代起,每逢民间节庆之际,悬挂“和合二仙”像,以示祥和吉庆。民间举行婚礼,要悬挂《和合图》以祈求夫妇百年和合。一般家人平时也喜欢在中堂悬挂装饰上和合图案的刺绣、雕刻等作品,以祈求和气生财。雍正皇帝为提倡“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治国方略,在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御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更增添了传统“和合文化”在民俗民风中的积淀和体现,“和合二圣”成了中华和合文化的吉祥物。可以说,“和合二仙”是中国民间传统之神,有“和谐合好”、“婚姻和合”、“家人和合”等丰富含义,蕴含着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寒山、拾得的故事是天台山“和合”文化的重要闪光点,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有关考证:寒山曾在天台寒山隐居70年,留下了600首诗,拾得留下了50余首。他们的诗作以通俗明快、意境空灵的诗风而享誉海内外,达到了“无来无去本湛然”的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精神和合境界。进入近代以来,寒山其人其诗传播到日本、美国,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寒山突然名噪海外,成了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在日本和美国掀起了一股颇具规模的“寒山热”。

(三)天台山济公专打不平,体现了社会“和合”的情理。

济公的事迹名扬天下,脍炙人口。济公(1148—1209)俗称济颠,名道济,南宋名僧,出生于天台县永宁村。他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名修元。先后投奔灵隐寺、净慈寺。他不为权僧所容,大多在外云游四海。济公的事迹,见于记载的很多,清朝郭小亭著的240回《济公全传》,也算是文字比较长的记载,内中“回回叙故事,页页写事迹”。济公“活佛”的形象之所以受人喜欢、深入人心,主要是他一心只求天下和,“哪有不平那有我”。当中有三个方面表现尤为感人至深:表现一,有苦有难——我来救;表现二,有冤有愁——我来消;表现三,有魔有霸——我来治。济公扶危济困、拯溺救死、除暴安良、彰善罚恶,以“无我利他”的宗旨,给百姓和合、予黎民和乐、施社会和谐的种种表现,顺应群众求公平的呼声,符合社会求安定的情理,也正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所崇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济公爱打抱不平,维护社会公平、安定的行为更是“和合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浙江人文精神的宝贵亮点。

(四)天台山刘阮遇仙思返,表现了家人“和合”的情爱。

不忘家乡,热爱家乡;关爱家人,思念家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台山桃源遇仙传说,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所崇尚的爱乡思家、和合团圆的这种深深的情爱。桃源遇仙传说讲的是汉明帝永平五年(62),剡县(大致在现在嵊州)的两位青年刘晨和阮肇,进入天台山采药迷了路,在山中遇见两位仙女,遂在一起过上富贵的生活。但他俩还是日夜思念家乡和家人,最后终于返回。对此,过去大多仅作为刘阮与仙女爱情故事来解读,实则更是刘阮不忘家乡,思念家人,追求“和合”团圆的一个美好传说。从晋干宝《搜神记》写刘阮遇仙文中,有三个情节足可见此:情节一,文中提到“十日求返”,这说明富贵温馨的生活还是改变不了他俩“爱乡思家”的情感;情节二,文中提到“归思甚苦”,这充分体现了刘阮思念家乡,期求早日与家人团圆的急切心情;情节三,文中提到“苦留半年”,说明当时刘阮期盼早日返回家乡的坚定决心。

上述四方面,是植根于台州和合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它不仅被载入众多书籍,而且广为流传至今。这种和合人文精神的深厚渊源和影响,在我国传统和合人文精神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台州天台山应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二、台州“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以“天人合一”、“三教合一”、“和合二圣”为主要特征的台州传统“和合人文精神”堪称中华和合思想文化的典范。台州和合人文精神的主旨是“务实而兼融,和合而创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人际与社会关系和谐,注重自我精神的超越与升华,与我们正在弘扬的“和谐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发掘、探寻和利用其丰富内涵,为我们构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秉承传统“和合人文精神”中“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合

“和合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和而不同”,在看待不同观点、不同事物。其基本原则就是“推己及人”,理解人、尊重人,提倡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真诚协作,既承认差异、尊重多元,又注重广容博纳、兼容并蓄,谋求共同发展。在台州人的宗教信仰中,儒、释、道三教之神可以在一个寺庙里供奉,彼此相互共存互容。寒山用颇具哲理的格言警句,如“不须攻人恶,何须伐己善”、“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辍己惠于人,方可名为施”,表现了胸襟宽阔、舍己为人的情怀。仙居县福应街道田肚村还保存着民国时期建的和合桥,以共同修桥凝聚人心,讲求邻村之间和睦相处。这些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意蕴深邃丰厚,主要表现为:一是讲求协调各方利益。倡导相互兼容、相互涵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协调融合社会各阶层、群体之间和地区、城乡之间利益,坚持社会公正、机会平等,实现各方之间的互利和共赢。二是激发社会活力。主张利益主体既服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又照顾并满足个体、局部的合理利益,使其创造活力得到承认,调动起社会成员贡献于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三是坚持开放性。提倡开展对话,发挥不同要素的积极作用,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在平等竞争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并吸纳各方的优点,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新事物的发展。

(二)吸收传统“和合人文精神”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合

传统“和合人文精神”中所蕴含的“天人和谐”保护自然的思想,诸如“天人合一”、“物我相亲”等观念,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应当保持相互依存、融合和谐的关系,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观。一幅以寒山、拾得、丰干和一只老虎一同睡觉的“四睡图”,描绘了人与动物睦邻友好的境界。又如天台山的智者大师不但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化佛教,还在寺内建立放生池,开启了我国民间大规模放生的先河。“天人合一”这个古老命题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为当今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它启迪我们要自觉重视生态文明与伦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牢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要主动汲取传统“和合人文精神”中的有益成分,进一步贯彻落实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针,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发扬传统“和合人文精神”中重视加强自身人格培养的思想,促进人内心的和合

传统“和合人文精神”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把和合作为解决矛盾的思维方法,主张调和、化解矛盾,不走极端,不使矛盾激化。台州“和合人文精神”提倡崇教惟善、宽容忍让、扶弱济贫,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包含丰富“和合”内容的警句和谚语,如“和气生百福”、“平安值千金”、“要打当面锣,勿敲背后鼓”、“朋友千个要,冤家一个多”、“日勿讲人,夜勿讲神”等等,这些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和合”内涵,潜移默化人们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地改善着人的心灵。台州“和合人文精神”反映到个人修养方面,强调要保持身心平衡,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达到社会个体自我身心和谐,并能自我激励,自我超越,实现作为“人”的本质价值。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每个经济行为体或经济人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必然导致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和合人文精神所追求的身心和谐,无疑是人们化解自我心灵世界冲突的必然选择。

三、弘扬“和合人文精神”推动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植根于台州的“和合人文精神”资源,所折射的“和合思想”,与我们正在弘扬的“和谐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和合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进一步倡导“和合”理念,培育“和合”精神。

(一)挖掘传统“和合人文精神”内涵,丰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精神基础

深入挖掘、弘扬传统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崇尚和合的文明成果,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传统“和合人文精神”得以传承。

一是大力抓好传统“和合人文精神”的研究。当前,体现传统“和合人文精神”的历史古迹因年代久远,在科学保护和恢复上普遍投入不足,相关历史典籍也缺乏科学传承的连续性,再加上快节奏消费文化的渗透,呈现出传统文化影响力日趋萎缩的趋势。要整合研究力量,加大对传统“和合人文精神”的深入研究和典籍的整理出版。省市县三级宣传文化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文化研究的重点工程予以立项扶持。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对“和合人文精神”的专题研究,深入挖掘和梳理浙江历史上的“和合”资源,科学阐释其内涵,并在适当时候召开有一定规模的“和合人文精神”研讨会,出一部有份量的专著,并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打出“浙江台州是中华和合人文精神发祥地”的名片;要支持民间学术社团深入开展有关方面的研究,肯定成果,发挥效用。

二是大力抓好民间“和合人文精神”的传承弘扬。要继承崇尚“和合”的思想观念,传承弘扬当下仍需坚持的传统和合文化礼俗。春节要营造民俗生活的喜庆和合气氛,倡导传统的给已有了隔阂的人家拜年的礼俗。要注重中秋“团圆节”的传统礼俗,延承婚喜寿庆时和合的文化礼俗,将群体、亲属、朋友的和合团圆,扩大到民族的和合团圆跟祖国的和合团圆。要加大传承弘扬以诚实守信、扶贫帮困、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礼尚往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的力度;加大传承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亲人相和、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和谐等美德的力度;面对自然生态日益恶劣的严峻形势,要加大传承弘扬对自然物、动植物感恩和兼爱等习俗的力度等等。

三是大力抓好“和合人文精神”的宣传普及。要牢牢抓住当前国内掀起国学热的有利时机,组织力量对传统“和合人文精神”的经典原著进行通俗化解读,力求图文并茂,适合不同的阅读群体。在诠释传统“和合人文精神”时要摆脱一些误区,破除封建迷信的内容,寻找其现实的价值。要善于借助文化活动、文明创建等有效载体,把崇尚和合的传统理念普及到每个群体。建议在台州天台县城适当地方建造一所“和合人文精神”展示馆,搜集、整理民间“和合”文化的有关资料,集中展示“和合二仙”的传说、“和合”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合习俗等,以进一步宣传、弘扬民间和合文化。

(二)大力倡导“和合”理念,培育“和合”精神

要深入挖掘体现和合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综合创新“和合人文精神”传统,为社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不仅能使全社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挥整体优势,还能增强凝聚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应当吸收传统和合思想的精髓,共同建立贵和尚中的和谐关系。注重发挥“和合文化”精神的导向作用和凝聚力量的纽带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和精神合力。注重发挥“和合文化”精神的感召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整体素质,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二是贯彻“贵和尚中”的和合思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影响群众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和渠道越来越复杂多样,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在这个过程中,“以和为贵”的和合思想可以充当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成为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法的有效指导思想,以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由于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民间传统和合文化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更具有成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深化和完善以民主恳谈为代表的基层协商民主,充分尊重民众的意见和建议,畅通民主渠道,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健全利益和矛盾协调机制,在公众和政府之间形成和畅的关系,实现多元社会下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和而不同”。

三是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要把和合理念落实到推动实际工作中去,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作者吕振兴,男,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文联党组书记(台州 318000)。

责任编辑:徐友龙

猜你喜欢
天台山寒山台州
天台山晨读(组诗)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走笔天台山:胜迹与佛光,附以时间的颂词
天台山诗页(组诗)
寒山即景
公益活动品牌化,让媒体更有温度——台州晚报举办“新台州人慈善年夜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Poet’s Peak
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寒山与寒山诗
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