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与布局研究综述*

2012-11-12 07:39贺正楚
外语与翻译 2012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吴 艳,贺正楚

(1.怀化学院经济系,湖南 怀化418000;2.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114)

欧洲债务危机的施虐横行,致使我国出口额持续性的下降,暴露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些弊端,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这与我国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生产价值链低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起到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内需的促进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然要培育,需先将适合培育的“种子”给识别出来,具备良好基因的“种子”选出来后,将其播撒在资源布局合理的区域,是其成长的必备营养液。为此,研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与布局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进行了界定,随后在搜集诸位学者资料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识别与布局从微观或宏观的角度进行辨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名词的正式提出始于2009年温家宝在向首都科技界《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承接“十一五”规划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思想,将代表着新兴产业与新兴科技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入发展的章程,期望以此全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随着实体产业的回归,美国、欧盟、日本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确保代表着高科技方向与广阔市场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外受到的重视,国内学者相继展开了研究。从概念角度看:祝宝良、姜大鹏、顾新(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具备广阔前景的市场需求、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还要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能对我国经济社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引领经济发展方向。欧阳峣(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体现国家意志层面的战略产业,各地区或行业选择的产业只能在国家确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解读来看:王忠宏、石光(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它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王镝、黄成明(2010)认为拥有原创性的核心技术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前提。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研究来看:李晓华,吕铁(2010)从战略性及不确定性两方面来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其良好发展前景、高速的经济增长率、极强的产业关联性和产业辐射性、先进的科技理念等特征上,而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技术风险和市场的变幻莫测上。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有助于引导其识别与布局指标及实证的分析。

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产业生命周期来看:根据弗里曼(2002)、佩雷斯(2002)、杜因、朱瑞博(2010)的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是当前主导技术与主导产业脱节所致,是新一轮的技术-经济范式发展的契机。随着技术-经济范式的推进,重大技术与主导技术群落也逐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逐渐步入市场与技术成熟的阶段,成长为一国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见图1)。通过对政策及国内学者的观点解读,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为:(1)以国家意志层面为代表的战略性特征。具有未来的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就业系数大、市场需求高的全局性、动态性特征。(2)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具体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性、核心技术原创化,体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长远性、导向性特征。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外识别与布局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为应对金融危机,振兴实体产业,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蓝图:美国以新能源为驱动力寻找新的经济契机;欧盟积极倡导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韩国大力发展低碳与绿色新兴产业。学者们关于新兴产业的识别和布局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研究。

图1 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产业生命周期图

产业识别研究。Chakrabarti,A.K(1991)从专利角度,对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及加拿大的创新型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各国产品市场的专业化程度,以此识别出专利化程度较高的新兴产业。Padmore,Gibson(1998)在波特钻石模型研究基础上,设定了三组变量评价指标,用以识别出竞争力高的产业集群。Fang-Mei Tseng,Yu-Jing Chiu,Ja-Shen Chen(2009)构建了包含竞争绩效、金融绩效、制造能力、创新能力和供应链关系的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性制造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Chung-Jen Chen,Chin-Chen Huang(2004)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动力指标组成的工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识别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上都是从创新力的角度来对战略性产业或新兴产业进行的识别研究,着重于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科技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产业布局研究。从古典主义区位论到新产业区理论,产业集群成为科技型产业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1)宏观研究。马歇尔(1981)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布局的现象,其外部性包括三种类型:产业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与技术扩散。Hsu(2003)研究了产业集群对于孵化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性。Hiroshi Yasuda(2005)基于资源基础论和交易成本论对高技术产业战略联盟的形成作了比较分析,认为形成战略联盟布局形式的首要驱动因素是资源获取的便捷。Leo Baas(2008)对处于社会系统中的鹿特丹港产业共生与产业集群现象从技术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可持续化发展方式将是技术的研究中心。以上的布局是从产业总体规划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的,实际应用中,各国乃至某个经济部门,都出台了微观的布局模式即产业技术路线图.(2)微观研究。日本、韩国早在21世纪初时,便从国家层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该技术路线图分析了国内外产业变化和技术趋势,明确了支撑国家发展目标的关键技术,布局了官、产、学、研之间的角色分配。Walsh(2004)描述了一个国际性的微纳米系统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并探讨了颠覆性技术与持续性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的差异。澳大利亚通过需求的调查、成本模拟的预测及知识产权地图的规划,确立了氢能国家技术路线图,有利于科研资源、创新联盟、主体协作的顺利布局。

以上的产业识别、产业布局,都是零散的以新兴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对象来进行研究的,即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以上产业在技术层次和发展层次方面有很大的重叠部分,在现实中进行产业的选择或布局规划时,还是应针对产业的不同特征或是不同国情来进行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战略性、创新性两大特征,而这两大特征同时蕴含着产业幼稚期在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不确定方面、高风险方面的特点。时至今日,国内部分学者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布局、产业识别、政策建议等领域有了一定的研究。

产业识别研究。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首先得将适于培育的产业识别(选择)出来。乔芳丽、杨军(2010)等在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及成长关键因素基础上,构建了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产业贡献度和产业区域竞争力为选择导向,借助政策指导矩阵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孟祥芳(2010)重点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权重,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胡莺,赵景兰(2010)着重于消除指标间相关影响、不可比性,选择了以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辽宁省19个高新技术产业为评价对象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本文在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问题时,曾采用Weaver-Thomas模型根据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了较为科学的产业排序。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出现不久,规模尚小,但速度发展较快的产业,其识别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和隐匿性,本文改进识别方法,采用知识发现规则,通过对专家选择产业事务数据库的分析,发掘出潜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布局研究。(1)宏观布局。刘志阳、程海狮(2010)以创业扩散视角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创业扩散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布局模式的形成。李葳、王宏起(2011)从战略联盟构建网络化合作模式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杨阳腾(2010)以深圳龙岗区为调查对象,指出通过自主创新,园区集聚的产业布局,以比亚迪铁电池和中广核新能源产业基地为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得以重大发展。可见,在创新力分散、产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布局发展,对处于技术-需求萌芽阶段的战略性产业不失为好的发展模式。(2)微观布局。于永慧(2011)强调了采用技术路线图布局新兴产业市场需求、产业目标、研发资源的重要性,并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为例进行了评析。李遵白(2011)采用技术路线图多维分析工具,对物联网的重点发展领域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工业等进行了战略性布局。

培育政策建议。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到确定伊始,政策导向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1)政府引导研究:祝宝良、王镝、李朴民等认为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完善经济、科技、人才等相关专项政策,帮助企业培育市场需求。(2)科技-经济政策研究:祝宝良、朱瑞博、万钢等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资源状况,提出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信贷、科技创新方面产学研的合作建议。(3)人才政策研究:万钢、冯长根、赵刚等提出要重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把握人才聚集和成长规律,各地因地制宜可建立人才储备计划,并就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进行了分析。

三、小结

根据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特征、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总结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文献整理,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与布局应用研究,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政策作了归纳。总体而言,国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具体某一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等微观视角研究,且未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作出很明显的划分;国内肯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从宏观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理论作出了研究,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尚短,且由于统计资料的缺乏,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性研究尚少。

[1]Chakrabarti,A.K.Analysis of Patents of US,Japan,UK,France,West Germany,and Canada[J].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1,(2):78-84.

[2]Fang-Mei Tseng,Yu-Jing Chiu,Ja-Shen Chen.Measuing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the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Taiwan’s Large-sized TFT-LCD Panel Companies[J].0-mega,2009,37(3):686-697.

[3]Chung-Jen Chen,Chin-Chen Huang.A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for the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in Taiwan[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4,41(7):839-851.

[4]Hsu,Po-Hsuan etc.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cubator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the Case of the ITRI Incubator in Taiwan[J].R & D Management,2003,33(1):79-90.

[5]Hiroshi Yasuda.Form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s in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the Transaction-cost Theory[J].Technovation,2005,25(7):763-770.

[6]Leo Baas.Industrial Symbiosis in the Rotterdam Harbour and Industry Complex:Reflections on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e Techno-sphere with the Social System[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8,17(5):330-340.

[7]Walsh S.Roadmapping a Disruptive Technology:a case Study:the emerging Microsystems and Top-down Nanaosystems Industr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Social Change,2004,71(1):161-185.

[8]欧阳峣.我国转型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4):5-8.

[9]周红英,贺正楚,张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地理,2011,31(12):2060-2064.

[10]祝宝良.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撑体系[J].科技成果纵横,2010,(1):7-12.

[11]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65-70.

[12]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29(5):678-683.

[13]王忠宏,石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发展观察,2010,(1):12-14.

[14]王镝,黄成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8):54-55.

[15]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9):20-26.

[16]弗里曼,卢桑.光阴似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8]贺正楚,张训,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62-67.

[19]乔芳丽,杨军,侯强,等.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69-273.

[20]孟祥芳.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基于天津的实证分析[C].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21]胡莺,赵景兰.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6):127-129.

[22]熊勇清,曾铁铮,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成长环境:评价模型及应用[J].软科学 2012,26(8):59-63.

[23]李葳,王宏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联盟网络化合作模式[J].学习与探索,2011(3):179-181.

[24]杨阳腾.深圳龙岗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N].经济日报,2010-11-17(007).

[25]张良桥,贺正楚,吴艳.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以生物医药为例[J].经济数学,2010,27(3):71-77.

[26]李遵白,吴贵生.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研究[J].企业经济,2011,(6):10-14.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Face++:布局刷脸生态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