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世奎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40246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传播快,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合并脑部感染性病变尤其是出现影像学异常时病死率很高。现将本院收治的12例艾滋病患者脑部进行CT扫描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4月至2010年12月本院经临床证实的艾滋病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7~45岁,平均35.5岁。长期吸毒9例,男性同性恋2例,血友病患者1例。临床表现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消瘦、淋巴结增大、咳嗽、腹泻、皮疹。其中肺结核4例,肢体活动障碍6例,痴呆1例,神志不清2例,昏迷1例。
1.2 方法
1.2.1 CT检查 采用GE CT/e螺旋CT机,扫描基线为听眦线(orbitomeatal line,OML),层厚为5~10 mm,120 k V,150 m A,轴位连续扫描。增强检查使用高压注射器经上肢前臂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剂量按1~1.5 mg/kg计算,注射速率2~3 mL/s。
1.2.2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血清HIV抗体检查均为阳性,且均经国家指定实验室确认实验证实。部分患者脑脊液相关检查(墨汁染色、结核菌素检查、弓形虫检测等)在外院进行。
弓形体脑炎1例(图1A、B),结核性脑膜炎及结核瘤2例(图1C、D),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4例,脑淋巴瘤1例(图1E、F),脑梗死2例,新隐球菌脑膜炎2例(图1G)。其中,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合并脑萎缩2例,脑梗死合并脑萎缩1例。
图1 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CT平扫及增强图
HIV病毒是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它具有噬淋巴细胞及噬神经细胞的特性,导致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使众多的机遇性感染及肿瘤的易患性增高。艾滋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表现复杂多变,常见并发症有弓形体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脑淋巴瘤、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新隐球菌脑膜炎及AIDS痴呆综合征等。常常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同时存在[1]。
神经系统原发感染,常见有AIDS痴呆综合征和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1)AIDS痴呆综合征在临床上最常见。早期大脑无明显改变。一般发生于本病晚期,主要表现有3个方面,即学习、运动、行为功能障碍三联征。头部CT检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多见局部萎缩表现,如额叶、颞叶比较明显[2]。(2)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常见于大脑半球白质,呈多发性,部分可形成腔或囊肿。CT显示受累脑白质多发、散在低密度病灶,常见于顶、枕叶,无明显占位效应及强化特征。晚期常表现为脑萎缩。这两种病变常见,鉴别诊断较困难。AIDS痴呆综合征常为双侧性室周或弥散性白质病变,临床表现为脑痴呆、脑功能丧失;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病灶多为局限性、斑片状白质病变。临床多为局限性脑功能损害[3]。
继发于AIDS的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常见有弓形体脑炎、结核菌感染、新隐球菌脑膜炎等:(1)弓形体脑炎是艾滋病常见的脑部机会性感染,临床可有癫痫、精神异常、偏瘫等脑局灶损害体征。CT平扫示脑实质内低密度区,周围有水肿和占位效应,基底节区最常受累。增强扫描有强化效应,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4-5]。本组病例呈环形强化。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2)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颅内结核是艾滋病一种常见并发症,包括结核性脑膜炎及脑实质结核2类。脑实质结核表现为颅内多发散在低密度区或圆形等密度灶,增强扫描可强化,部分病例表现为多发散在钙化点,常伴脑积水。结核性脑膜炎平扫见脑沟或脑池密度增高,晚期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见脑膜呈斑片状明显强化[6-7]。本组病例颅脑CT表现为侧裂池、脑底池强化1例,脑实质等密度结节小环状、结节状增强1例。脑脊液检查找到结核菌可确诊。(3)新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最常见的继发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和精神异常。如不治疗可在数周内死亡。隐球菌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累及脑膜及大脑的基底部[8]。CT常见脑膜受累,以大脑底部脑膜及小脑幕强化为主,常伴脑室扩大,脑积水,脑实质低密度灶;有时可见脑脓肿。
淋巴瘤是继发于AIDS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原发性肿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极为少见,正常人群发病率估计为0.000 1%,而AIDS患者却高达2%。原发性脑淋巴瘤多发生在脑基底节区,单发,CT表现为类圆形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本病主要与转移瘤鉴别,转移瘤多有原发病史,部位多发生在皮髓质交界处,常为多发[9]。
继发性脑血管意外,如:脑血管炎、脑出血、梗死及梗死后出血等;10%~20%的AIDS患者可有脑血管意外。最多见的是多发性局灶性缺血性脑梗死,也可表现为出血性脑梗死、硬脑膜外出血、硬脑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10]。脑梗死CT表现为脑实质出现扇形或斑片状密度减低区,增强扫描呈脑回状、点线状或团片状强化。
艾滋病的神经损害很常见,影像表现多种多样,CT检查可以发现艾滋病患者尤其是晚期艾滋病患者大部分脑部病变,确定病变形态、数量和范围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此外,CT检查有助于观察疗效和预后。
[1]王磊,张锦煊,盛季平,等.HIV/AIDS脑部CT表现[J].罕少疾病杂志,2006,13(5):238-241.
[2]沈银忠,潘孝彰.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病变[J].实用全科医学,2007,3(5):306-307.
[3]黄华,陆普选.艾滋病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2(7):311-313.
[4]张永举,李宏军,赵旋.艾滋病相关性弓形虫脑炎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4(4):368-370.
[5]张保朝,付国惠,薛永飞.脑弓形虫病临床及影像学观察[J].中国误治杂志,2002,2(7):1035-1036.
[6]江铭,聂鹏.HIV脑炎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9(4):299-300.
[7]张可,马大庆,吕富靖,等.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1):682-684.
[8]利玉欢,李玲,黄如训,等.6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和病理分析[J].新医学,2002,33(10):589-591.
[9]黄斌.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1):1217-1220.
[10]赵建民,李稳,史恒瑞,等.艾滋病患者脑部常见病变的CT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1(7):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