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锤利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402460)
肺性脑病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而导致气流受限发生严重缺氧和CO2潴留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危重症,起病急、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COPD并发肺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不断增多,可降低其病死率,但由于肺性脑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人机配合差,而使NIPPV的效果大打折扣。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2内啡肽介导的各种效应[1],兴奋呼吸中枢,改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在改善呼吸功能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现将本院使用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COPD并发轻、中度肺性脑病的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并发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轻度15例,中度28例,年龄58~86岁。对照组42例,轻度15例,中度27例,年龄58~86岁。入选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的标准;(2)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3)合并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烦躁、嗜睡、昏睡)。排除标准:(1)昏迷;(2)低血压休克;(3)严重心律失常;(4)上消化道出血;(5)头面创伤。共纳入8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动脉血气分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口鼻罩接BiPAP呼吸机治疗,0.9%氯化钠溶液100 mL加纳洛酮2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口鼻罩接BiPAP呼吸机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 h观察意识(呼吸频率、幅度、节律、球结膜水肿及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2.2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治疗24 h内,患者血气分析PaCO2和PaO2改善,并撤NIPPV,意识状态由谵妄、躁动、昏睡转为清醒;(2)有效:治疗24~48 h内,患者咳、喘症状有改善,血气分析PaCO2和PaO2改善,并撤NIPPV,意识状态转为清醒;(3)无效:治疗48 h后,患者咳、喘症状无改善,意识状态及动脉血气分析没有改善甚至恶化。以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48 h血气分析结果及治疗后疗效见表1~2。
表1 两组治疗24、48 h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mm Hg)
表1 两组治疗24、48 h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mm Hg)
*:P<0.05,与对照组比较。
指标n治疗前 治疗24 h 治疗48 h PaCO 2 治疗组 43 83.6±8.3 75.2±7.1 65.1±5.7*对照组 42 86.2±7.6 78.9±7.2 70.4±8.9 PaO2治疗组 43 72.3±11.6 75.6±9.7 80.6±11.7 对照组42 71.5±12.1 73.6±10.3 78.2±10.9
表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n(%)]
肺性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严重缺氧和CO2潴留,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脑细胞水肿及脑间质水肿,导致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而缺氧可引起脑细胞的无氧代谢,致血液中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明显增高,其对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均有抑制作用,与阿片受体结合可使脑皮质血流进一步减少,脑组织细胞功能障碍[3]。而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迅速发挥作用,产生强有力的兴奋呼吸中枢作用,阻断β2内啡肽所致的呼吸抑制的病理过程[4-5],从而阻断恶性循环,改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脑缺氧和CO2潴留,促进意识恢复。纳洛酮血浆半衰期为90 min,持续40~90 min,静脉应用作用快,维持时间短,不会产生依赖性,可重复给药。该药不良反应少,即使较治疗量大几十倍亦能耐受[6]。临床应用安全、经济、实用,其本身无明显药理效应和毒性。
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或在NIPPV时加用纳洛酮可加快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改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已有报道[3,7]。本研究对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行NIPPV联合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表明纳洛酮可兴奋呼吸中枢,加快患者苏醒,从而有利于顺利实施NIPPV,减少NIPPV时人机对抗,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结果,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且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陶仲为.呼吸衰竭:国内外呼吸兴奋剂使用的功与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7):390-39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赵德芳.纳洛酮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25):52-53.
[4]胡晓,崔雪阳.纳洛酮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血浆β2-内啡肽水平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3):177-178.
[5]马春雨,王金霞,随宝琛.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2008,3(6):378.
[6]孟庆林.纳洛酮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1994,14(1):封2.
[7]秦朴,印伟.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肺性脑病28例[J].临床医药,2011,20(1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