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郭霞
2:资金
本刊记者/郭霞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崇尚资本的新时代,科技与金融结合是大势所趋,银行、融资、上市等资金手段已经成为承托科技型企业腾飞直上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劲风。
2009年9月,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东升公司”)迎来一个不小的惊喜。虽然并没有提供任何抵押物和第三方担保,但通过将自有的一项专利权质押给中行上海分行,顺利获得了300万元贷款,成为上海首家获得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成立于2006年的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精细化工产品为主营业务。2009年,由于公司要去广东、安徽等地建立生产基地,需要资金支持。但是已有的一些抵押物已经在其他银行贷款时使用,很难再获得贷款支持,一筹莫展之际,施晓旦找到了中行上海市分行中小企业业务部。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就在于技术的领先,在东升新材料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东升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建设,并且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地把知识产权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成为徐汇区专利试点培育企业。技术的领先优势和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帮助东升新材料成功获得了300万元纯专利权质押贷款。
万变不离其宗。可以说,任何一种融资方式,对于投资人或者贷款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风险把控”。对银行而言,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是其资产运用的最高要求。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与银行其他贷款的根本区别在于,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决定了银行不能直接占有质押的知识产权,同时,由于知识产权价值具有不稳定性,这也使得银行对此畏而止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身的发展性和优略性,成为了银行决定是否给予贷款的首要评判标准。如果企业经营规模及发展前景不被看好,银行会坚持谨慎的态度。简单来说,“优质企业让银行有安全感”。
虽然作为一种创新式融资模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仍面临融资成本贵、办理质押登记手续程序繁琐、知识产权变现难等问题,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开拓了一个融资新途径。对企业来说,只需不断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中,进一步提高其在行业中地位和盈利能力。相对于其他拥有知识产权却暂时无法成功贷款的科技企业,东升新材料无疑是一个幸运者,凭借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以及对知识产权长期以来的重视,获得中国银行的“青睐”,对广大拥有“知识产权”,却苦寻资金的科技企业,无疑有着借鉴作用。
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3月,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公司核心团队由7位具有美国硅谷多年成功技术和运营经验的人员组成。其技术平台综合运用了MS(数模混合信号处理)技术、RF(无线射频)和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主攻DE(数字企业)和DH(数字家庭)两个应用方向。
澜起科技的创始人杨崇和曾以200万美元创办新涛科技,新涛科技后被美国IDT公司以8500万美元并购。他带领他的团队“二次创业”,决意“波澜再起”,成立了澜起科技。澜起在建立之初,就把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2006年6月,澜起科技获得了来自于英特尔技术基金和永威投资等公司超过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这次投资对当时尚处于初创阶段的澜起科技,不仅仅是获得了成长所需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傍”上了全球CPU霸主英特尔这棵大树。而永威投资虽然只是一个单纯的财务型风投基金,但其在芯片领域投资历史悠久,并有多家公司的产品与数字电视或显示技术相关,与澜起科技的AMB产品系列互有补充,各取所需。
不少投资人喜欢用婚姻关系来形容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能否成功融资的关键,关键在于能否和投资机构看对眼,即能否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人。
什么是对的时间?举个例子。淘米网络是天使投资人曾李青的经典案例,而事实上,在投资之前,就有很多创业者试图进入儿童网上娱乐社区的领域,但当时的儿童娱乐产业还没有成熟,而当2007年,汪海兵找到曾李青,谈及自己想做中国最大的儿童社区的想法时,两人认为目前80年代的父母已逐渐成为主流,儿童娱乐产业到了引爆点,于是一拍即合,为淘米网注入了启动资金。所以说,对的时间很重要。
什么又是对的人?VC们在谈及自身的投资经验时,最常说的是“第一看人,第二看人,第三还是看人”,事实上,融资是VC和创业者互相选择的过程,对创业者来说,“人”的因素同样重要。说的直白一点,钱对于大家都是一样的,最终不一样的是跟什么人在一起。如果把融资比喻成谈恋爱,那么成熟的恋爱就可能经过相遇、相识、相知以及相爱等阶段,一段时间的交往将促使双方相互了解,为婚后共同经营家庭打下基础。而企业是否达到了谈恋爱的条件,与投资者的风格、理念是否相配,是决定双方能否看对眼,甚至顺利通过考察期,相伴很长时间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对的人也很重要。
进入21世纪,“外包”这个词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熟知。从事外包业务的企业,全国各地有很多,可是真正达到一定规模、呈良性健康发展的公司却很少。目前国内软件外包企业的业务基本是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上附加值较低的部分,而事实上,软件外包公司必须提供高端服务,才能在整个软件服务的价值链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提高。
上海海隆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于是长期研发推广自己独立的高端外包服务,致力于先进技术的研发推广,逐步成长为中国重要的软件出口基地,主要客户是日本的大型金融企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企业。
2007年底,海隆软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软件出口外包企业。据了解,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嵌入式软件研发中心、移动电话内容服务研发中心和软件外包后方基地。上市带来的雄厚资金和品牌效应,使海隆软件公司在软件外包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如今已成长为国内软件外包龙头企业之一。
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自然是巨大的,引来了许多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狂热追求。时至今日,当企业再言及上市,似乎已颇有些“不想上市的企业不是好企业”的味道。然而,许多企业却根本无法理解这一份执着,也不清楚企业为什么要上市,上市到底意味着什么。
先说上市到底有什么好,首先是从资本市场获得更为充裕的资金支持;其次是企业品牌显示度的提升;第三,上市可以减少管理层决策的失误,促使企业更加规范。这里打个比方,对一个企业来说,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产业经营,企业只能一个轮子滚动发展;而加上资本运作,企业就可以高速腾飞。两个轮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企业发展会更加平衡。因此,许多企业在踏入资本市场后,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创造了比企业创立以来累积所得更多的财富。
上市到底意味着什么?上市不仅是一个融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付出成本的过程。其实说白了,就是企业自身卖掉一部分股权,获得投资人的资本。因此选择上市前,首先要认识到上市意味着股东对公司持股的比例下降,也就是导致原有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削弱。其次上市会自己的信息完全暴露于公众的视线之下等弊端,因此决定上市前,需综合测算上市的成本。
总的来说,市场总是更加眷顾强者。于本案中的海隆软件,上市带来的除了雄厚的资金,更多的是品牌显示度的提升,使其在激烈的软件外包行业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国内软件外包龙头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