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桂平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需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动作协调[1]。由于患者因年老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手术的耐受性差,处理不当可发生多种并发症。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我们对3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材料 本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69~85)岁;股骨头坏死26例,老年性骨关节炎20例,类风湿关节炎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骨科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采取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并发症预防、患肢和关节的康复训练等干预措施,并采用Harris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
1.3 评分标准[2]Harris标准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标准,内容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畸形四方面,得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情况比较[例(%)]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突如其来的疾病或骨折给老年人的心理造成沉重的打击,患者入院后普遍担心手术失败、有生命危险、刀口不能顺利愈合、术后疼痛、使用寿命短等。护士应结合老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准备,通过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和家庭背景的患者,选择对方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交流辅导。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手术的目的、方法和安全性,讲解术前应注意的事项,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发放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宣传资料,同时介绍成功病例给患者及家属,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手术期[3]。
3.1.2 术前准备 老年患者机体处于生理衰老状态,遵医嘱术前为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查体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尿糖,心、肝、肾、肺功能检查,胸透,心电图,X线片,CT扫描,MRI等;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是防止因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而致尿潴留及便秘,指导正确使用便器。使用便盆时,助其抬高臀部,避免硬塞或硬拉便盆,以防划伤皮肤,同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同时训练深呼吸和有效的咳痰方法。糖尿病患者除控制饮食外还要应用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手术安全范围内。高血压患者应适当降低血压,合理使用药物;术前应适当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对于有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应尽快予以纠正。重视术区备皮质量,避免刮伤皮肤,注意大小便后的清洁,减少污染。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助行,对于术前能行走的患者进行拐杖使用方法的训练。准备合适的拐杖,使用拐杖的高度及中部把手与患者的身高、臀长相适宜,术前进行下肢肌肉锻炼方法指导[4]。
3.2 术后护理
3.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24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护直至平稳,每(2~4)小时监测1次脉搏、血压,若发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或心前区不适,则及时报告医生,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氧气吸入6小时;密切观察肢体血运、感觉、活动情况;观察伤口渗血,保持引流通畅,并注意引流液性状及量;因高龄患者体液调节能力降低,心、肺、肾等脏器耐受力减弱,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注意观察尿量。对糖尿病患者要定时监测血糖、尿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
3.2.2 疼痛护理 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大,剥离范围广,术后疼痛程度较重,时间较长,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和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不利,所以要做好疼痛护理。配合心理疏导,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痛苦,如看些小说、漫画,让患者听轻快音乐等;同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以消除或降低疼痛不适。疼痛时嘱家人在旁陪护,给予情感支持,必要时按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止痛药物,观察疗效。
3.2.3 并发症的预防 术后(3~5)天低热为手术吸收热,如发热明显或持续时间长且伤口疼痛、伤口渗液增多,则应考虑切口感染,一旦发生,及时引流,并使用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洗,积极加强抗感染治疗,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患者返回病床时应将整个髋关节平托,术后保持平卧,患肢垫软枕抬高15°,保持外展30°中立位,以保证人工股骨头位于髋臼内。为避免患者不自觉移动肢体致髋关节内收,可给予丁字鞋固定,并可在两下肢间放一软枕,防止健侧肢体靠近患肢而过度内收,以预防脱位。下肢深静脉栓塞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多见、亦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应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肢体活动,以及患者肿胀、疼痛、颜色、温度、周围静脉充盈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5],并详细记录,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早下地活动,穿着有压力阶差的长腿弹力袜,指导并鼓励患者做踝关节的背伸,跖屈、旋转运动及股四头肌的静力性等长收缩运动,术中、术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等药物干扰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因子产生,对抗血液的高凝状态。严密观察病情,一旦血栓形成,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行手术取出静脉血栓。
3.2.4 康复指导 术后第1天即可开始被动活动,指导患者等长收缩下肢肌肉;注意活动量应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术后第3天患者可取半坐卧位,做轻柔的髋关节屈曲活动,屈膝<45°,继续进行股四头肌静止等长训练,以增强患肢肌肉力量;上床休息时,需要特别注意角度,髋关节屈曲20°,膝关节屈曲30°,患肢略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一般术后每天训练(2~3)次。术后第7天,患者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允许患者翻身,鼓励患者可扶拐行走,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左右,护士必需在旁协助,以防摔倒等其他不适发生,术后第(12~14)天拆线。
3.2.5 出院指导 术后3个月内不要弯腰系鞋带,避免双腿交叉,不卧于手术侧,最好平卧,不坐板凳,不能深蹲,下蹲时臀部离地面最低高度为30cm。不可跷二郎腿,平躺睡觉时应在两大腿间放置枕头保持两腿分开,尽量避免患侧卧位。术后6个月内仍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告知患者应摄取充分的营养,注意饮食结构调整,提高免疫力,如有异常随时就诊。
通过对本组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进行护理干预,认识到手术前后的精心细致的护理、给予患者早期实施功能康复锻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可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有效减轻其痛苦,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自理,与对照组相比本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畸形及并发症发生,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吕厚山 .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25-228.
2 薛富善,袁风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6.
3 叶向柳,李桂珍.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的效果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4):646-647.
4 赵建梅.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光明中医,2011,26(2):383 -384.
5 韦永鲜,李小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