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东晓 宋诚英 罗伟雄 刘岚
循序渐进构建学习资源支持中心
文/时东晓 宋诚英 罗伟雄 刘岚
高校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应该不仅仅是设备和平台的采购、数字化教学素材的下载和上传。如何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课程和资源库建设,如何把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得更好,如何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使用和共享这些资源,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和教育技术的优势,健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机制,构建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实现学习资源师生共享,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自主性、互动性、协助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够实现学校优质学习资源的社会共享。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
近5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先后开展3批网络课程立项,开通网络课程159门,注册用户数达8500个,4 0%以上的专业教师开始使用网络课程开展教学。学校已拥有总容量近7TB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校园视频点播网站已有数字视频节目158部。学校的各级精品课程都开始建设学习资源库。学校还具备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室、音频工作室、录音室、录播系统等网络学习资源制作基础,拥有加工、制作、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的人员和技术条件。数字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面向服务”为理念向师生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
较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基本完备的数字校园信息系统与网络硬件环境为我校“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奠定基础,为切实保证学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建设一个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具有行业示范性的学习资源支持中心(项目已启动)。
图1 学习资源支持中心结构
我校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本着“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围绕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和专业群及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开发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建成一个由学校、企业、社区、政府共同参与,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设计科学、方便快捷,具有行业示范性的共享型学习资源支持中心,促进学生主动性、自主性、互动性、协助性学习,并建立校企社政共同参与的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管理运营机制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等保证学习资源支持中心的长效运行。
该中心建设包括一个机制(管理运营机制建设)、两个系统(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系统)、三类资源库(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的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训练的专业及专业群学习资源库建设、特色学习资源库建设),共三大部分六个子项目,如图1所示。
图2 资源库建设流程
图3 网络课程设计流程与管理模式
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
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内容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建设,以教师自主开发、购买与再加工等多种途径开展课程学习资源建设。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一般包括: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学软件、习题与案例、视频录像、实习实训、学科前沿、参考文献、网络资源、课程通知、在线辅导答疑、在线作业、在线测试、课程论坛、专题讨论等。
专业及专业群学习资源库
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学习资源库的建设紧密围绕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配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重点建设专业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专业,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开发优质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条件,计划建设共50门核心课程的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及按专业划分的专业群学习资源库。网络课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与公共平台课程的要求类似,专业群学习资源库应该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库、信息文献库、专题特色资源库、多媒体课件库、视频库、图片库、案例库、实习实训指导、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竞赛。
特色学习资源库
立足我校“坚持文化塑校、根植社区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以国学教育为切入点,打造国学教育与岭南文化和时代精神相交融的高职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校本学习资源,制作整合一系列传统人文教育的精致数字媒体教材,形成校本人才培养共享特色资源,构建具有广州社区特色功能性的系列教育培训课程平台与学习资源库。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
1. 制定统一的学习资源库建设要求与规范
制定资源库中各种资源的开发规范和技术标准,具体包括: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要求、重点专业群学习资源库建设要求、特色学习资源库建设要求、多媒体课件库建设技术规范、专业视频动画库建设技术规范、专业图片库建设技术规范、试题库建设技术规范、教学做一体化案例库标准、网络课程制作规范、网络课程阶段检查标准、网络课程验收标准。
2. 进行学习资源的分类整理和二次加工,制作原创性实践教学环节视频资源
根据专业和课程学习需要,对各种渠道获得的原始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帮助专业教学团队在广泛的资源库中搜集各种教学资源素材,根据职业能力知识点要求对素材进行二次加工,提高学习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充分利用我校教育技术团队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的实习实训环节进行实地拍摄,然后根据岗位技能和知识点的要求进行后期编辑、加工、整理,从而形成原创性、具有校本特色的视频资源库。
3. 为资源库建设和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和指导
资源库、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协调 、整体规划 、考虑综合效益,又要合理分工、因地制宜发挥学校各方面的优势,以保障资源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教师开展技术培训和建设进度检查。资源库设计流程与网络课程设计流程与管理模式分别见图2、图3。
运行环境系统建设
运行环境系统由资源采集部分、资源管理平台及资源库、服务器及存储组成。其中,资源采集部分又细分为教育电视节目录制、课堂录播系统生成、教育技术人员制作等。实际运行过程中,专业教师即是资源的使用者,更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资源的制作上传者,如图4所示。
1. 教育电视节目系统
这部分由有线电视机顶盒、有线电视解调编码器、流媒体系统软件、数字多画面解码器等多个部分组成。目前我校配置8路频道。网络中心通过该系统实时接收各教育电视台节目,并在校园网内直播,在校外的师生可通过账号登录收看。通过有选择的下载、收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电视节目,迅速积累公共课的视频教学资源、充实共享视频教学资源库。
2. 课堂录播系统
该系统安装在我校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室,主要对各专业示范性课堂教学实时记录及实时网络直播,同时生成数字文件保存下来,快速积累课堂实录校本资源,以实现电子复习、教学评估、远程共享等功能。
3. 教育技术人员制作
我校有较为良好的教育技术基础,拥有演播厅、录音室、非线性编辑机、专业摄像机等教育技术装备;拥有较为专业的视频拍摄和编辑、多媒体制作技术人员(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这是一支非常重要的承担培训、制作、指导等任务的技术队伍)。
4. 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及资源库建设
资源库管理平台应具备校级教学资源中心管理功能,实现内部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共享。通过管理平台可对资源库进行统一管理、统计分析,了解和掌握校内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并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为校内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平台需要为教师提供便捷的公共资源检索、查询、收藏和引用功能和个人资源管理功能。
5. 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课程建设
我校的网络课程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力求做到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管理平台的资源共享,力求做到资源库的各种素材能够方便地为教师使用并应用到网络课程中;而建设完成的网络课程又能够脱离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到资源库。
图4 运行环境系统组成
6. 服务器及存储系统
为此项目,我中心专门配置两台分别是32核CPU和64GB内存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服务器作为资源管理平台、网络课程的管理、流媒体软件运行的硬件平台,同时配备与服务器同品牌的36TB集中存储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存储核心。各种录制、下载、制作、生成的各类教学素材及多媒体资源均保存在该存储器中,并由资源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
管理运营机制建设
为保证资源库的建设质量,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设想逐步建立的机制有:
1. 在线资源共享调用情况测评方法。
2. 推动教师进行学习资源和网络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
3. 推动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和网络课程进行自主性学习的规章制度。
4. 专业学习资源、网络课程开发质量的评价体系。
5. 专业学习资源、网络课程使用效果的评价体系。
6.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制度。
教学资源建设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所讨论的是资源库建设的起步任务、平台组成和搭建及设想的管理运营机制。我们具有一定的网络教学平台创建和运营的经验和基础,在网络课程建设到一定阶段时,无论是教育技术人员还是专业教师都认为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资源管理平台和内容丰富的资源库来继续支撑网络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网络教学的普及也能够促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库建设刚刚起步,各个方面都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和充实网络课程及资源库建设,从而更好地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也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单位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