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不同形式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2-11-08 06:29陈金红程素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8期
关键词:精神科病区责任制

陈金红 黄 平 程素满

(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开封 475003)

2010年1月卫生部在南京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要求医院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化、无缝隙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同时要求医院在护理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大部分科室一直实行无陪护理,由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一项新的工作要求,没有现成的工作模式,我院各科室开展了分组责任制护理和不分组责任制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我们通过对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和不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形式的责任制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两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男病区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的病区为观察组、不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的病区为对照组。两个病区分别有护理人员19人,责任护士年龄在21~35岁之间,工作年限、学历层次和职称无显著性差异。患者随机入住两个病区。观察组有患者68人,平均住院天数(25.73±10.40)d。对照组有患者64人,平均住院天数(24.16±10.71)d,两个病区设施相同,收治病种、收治患者数量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观察组: 责任护士分为三组,每组有1名组长和五个组员组成,组长上行政班,负责全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组长要掌握自己所管患者的病情,还要了解全组其他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本组责任护士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组员上三八班,负责自己所管患者和本组其他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每班交接本组患者情况,每天晨间集体查房时向组长汇报本组患者晚夜间情况。对照组: 病区所有护理人员均是责任护士,每人负责4~8名患者,责任护士不在时,由其他护理人员负责协助完成患者的治疗和一般护理工作。在2011年1~6个月的资料中,以抽签方式抽取到5月份的材料进行统计。通过对2011年5月1~31日之间责任护士的查房记录、护理部质量检查记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责任护士与患者交流次数、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查房次数、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四项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分组护理效果对比

通过分组或不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效果对比中发现,实验组在与患者交流次数、与医生沟通次数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95.59%(65/68)和84.38%(54/64),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669,P<0.05),同时两组的健康知晓率分别为97.06%和85.94%,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593,P<0.05)。

表1 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与不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对比

3 讨 论

自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有许多关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的文献,但尚未发现关于精神科责任制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影响方面的文献。本研究通过精神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不同形式责任制护理,护士与患者交流次数、与医生共同查房次数、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4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精神科责任制护理护士要负责所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的护理,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患者家属沟通、解决患者生活方面的需求、查看患者治疗检查完成情况、与医生沟通制定护理计划等。使患者和家属知道有专人对患者的护理负责,从而达到持续、主动、专业、及时、人性化的无缝隙护理。有研究[2]表明,无缝隙护理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更能得到全面的照护。患者的需求、治疗、护理、家属探视多在白天进行,观察组的组长和责任护士能够全面了解本组患者病情,及时主动解决患者的问题,及时带领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完成各项治疗,从而做到持续、主动、专业、及时、人性化的无缝隙护理。在家属探视时,组长和责任护士可以及时将患者的住院情况和需求与家属进行沟通,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明显增高。有报道[3]表明,在患者及家属眼中,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主动询问有何需求,及时解决困难就是优质护理服务。另有报道[4]表明,责任护士陪同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可确保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及时。而对照组的责任护士相对独立,只能了解本班次患者的情况,在上晚班、夜班时,患者白天的需求不能及时得到责任护士的帮助。而其他护士仅代为完成患者的治疗和一般护理,使患者不能的到全面的无缝隙的护理。同时责任护士见到患者家属的次数相对也较少,导致不能与家属及时沟通。因此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责任护士在与医生沟通方面优于对照组。在精神科,了解患者的症状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在行为表现和了解患者的思想内容。短时间的查房,不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护士每天接触患者时间长,所以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和了解患者的想法,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疾病信息。观察组的护理组长能够每天同医生一起共同查房一次以上,及时和医生讨论患者病情,了解观察重点,并根据患者个性特点制定护理计划,促进了医护沟通。同时由于及时有效的医护沟通,也使医生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加强了医护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报道[3]表明,医生认为医护配合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一项。而对照组的责任护士不能及时见到主治医生,因此不便于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本研究表明,在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统计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采取的是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观察组的责任护士能够保证每天及时检查患者的生活护理和治疗是否到位,督促和协助生活护士完成生活护理,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同时能够每天组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患者能及时与责任护士进行沟通,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而对照组的责任护士在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知晓率方面明显低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精神科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较不分组开展责任制护理更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仅对精神科责任护士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是否适用于综合科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资料

[1]马晓伟.夯实基础履行责任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5-8.

[2]罗南,李溪晶.无缝护理服务模式在CCU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2-73.

[3]刘庆素,安秀艳,于蕾等.不同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21-23.

[4]苑记清.“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的关键接触点的应用效果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16-18.

猜你喜欢
精神科病区责任制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