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珊珊
姜人杰的巨额贪腐之路
文◎丁珊珊*
20 08年10月23日,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2011年7月19日上午,被执行死刑。经法院审理查明,2001年至2004年间,姜人杰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贿赂款共计人民币1.0867亿元、港币5万元、美元4000元。在检察院的公诉意见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无论是单笔受贿数额的8250万还是受贿总额的1.08,67亿,都可堪称是建国以来受贿这一职务犯罪之最。”惊人的受贿数字,令姜人杰成为国内迄今被曝光贪官的名单之首,成为不折不扣的中国第一贪。
细数姜人杰的腐败犯罪事实,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姜人杰案所涉及的五起受贿案件大多与土地和房产开发有关,多笔受贿款都是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审批等行政权力违规操作,为自己攫取巨额私利,且犯罪数额特别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避免利用职务便利在城市建设领域谋取利益的职务犯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政绩显赫难敌利益诱惑
姜人杰在仕途上的发展,更多的源于自身的努力。
1948年冬,祖籍湖北大冶的姜人杰出生于苏州震泽镇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64年高中毕业后,与其他同学一起到震泽附近庙港公社红心大队插队务农。1969年,姜人杰被安排到所插队的庙港公社红卫中学担任教师,后来到公社文化站工作。由于机缘巧合,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费孝通前来故乡吴江调研,先后两次到震泽镇调研小城镇建设,均由姜人杰全程陪同。姜人杰为人机灵,深得这位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费老的赏识。
在八十年代初,错过高考且年龄较大,但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干部,有机会被推荐到大学进修,拿一个大专文凭。1982年,在费孝通的推荐下,姜人杰经过一定范围的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组织上派到南京大学经济管理干部专修班学习。在他毕业分配时,费老表示,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给姜人杰,他将会留姜人杰在自己身边工作。1984年,姜人杰回到吴江县,被任命为上海缝纫机三厂吴江分厂的厂长。而姜人杰也没有辜负费老重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使该厂就成为吴江机电企业中的“龙头”。
凭借不俗的成绩,2001年5月姜人杰担任苏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市政公用、邮政、电信、园林和绿化、房管、房改、房地产开发、防震抗灾、人防等13大类工作,兼任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常务副总指挥、苏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个公社文化站的普通干部,成长为苏州市分管城建等重要领域的副市长,他的人生,无疑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处在高位,手握权利,如何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是很多人都难以闯过的一道关卡。
据有关材料显示,姜人杰出任苏州市政府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后的三年,正是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的三年。2002年,苏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进入全国前列;2003年,苏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9亿,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占了江苏省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城市建设投资从2002年开始就大大超过100亿元的数字。由于苏州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几乎每一项重要工程或计划均与姜人杰多少有些关联,并且最终都需要由他拍板或者落实。在普通苏州市民眼里,这些投资大大改善了交通和市容,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明显变化,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姜人杰在巨资改造城市的同时,也将巨额金钱纳进私人口袋。
检察机关指控,就在姜人杰出任苏州市副市长的当年,其子姜荑从南京大学毕业,酝酿开拍卖公司,注册资金至少要1000万元。姜首次向开发商索贿,就发生在此时,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经法院审理查明,2001年至2004年间,姜人杰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苏州鼎立物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某、苏州市华业百福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某、苏州易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某、苏州天熹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某某、苏州市友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凌某某贿赂款,共计人民币1.0867亿元、港币5万元、美元4000元。
公权过度集中催生巨额寻租
苏州在谈及防腐先进经验之时,第一条就是:调整权力结构,削减个人权力,对权力进行制约和分解。
然而,2001年上任的姜人杰一人包揽了城市规划、建设、交通、市政公用、邮政、电信、园林绿化、房管、房改、房地产开发、防震抗灾、人防等多项工作;在苏州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姜人杰拥有了太多、太集中的行政权力,公权的过度集中极易导致巨额寻租的发生。事实证明,姜人杰的数笔受贿款均得益于此。
2001年2月,姜人杰刚刚上任副市长,一位曾共同在南京省委党校学习的同学找到他,请他帮助寻找买家,收购水利局下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边的一块150亩土地,由水利局下属企业鼎立物产公司持有。也就是在这个项目的违规操作中,姜人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被查处的受贿官员中“单笔受贿金额最高”的记录。
这150亩土地由于4年未经开发,还处于农耕状态,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认为不具备开发条件,同时工业园区的规划也发生了变化,园区决定收回这块土地,同时给予水利局一定的资金补偿。但水利局并不甘心以这种方式解决土地纷争,于是托请姜人杰代为寻找买家接盘。姜人杰所寻找的买家就是顾文斌。
顾文彬原是娄葑镇政府的官员,负责镇招商局的工作,后来下海经商,他在此前政府工作中与姜人杰相识。顾文彬下海后并没有赚到太多的钱,也没有什么资金实力。但他与姜人杰十分熟悉,经常去姜人杰家里,与姜人杰的交流非常直接。
在看到土地出让市场化后巨大的利益空间后,顾文彬冒着被回收的风险,以每亩7万元买入150亩土地。2002年下半年,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招拍挂”新政,苏州市也出台了相关土地政策,将对超过两年未开发且属于招标拍卖范围的项目用地,一律由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顾文斌购得的那块土地正在回收之列。以当时的市价衡量这块地的价格至少在30万元/亩以上。姜人杰得知后,赶在土地回收前,协助顾文斌办下了土地证。
拿到土地证后,顾文斌一面向准备收回土地的苏州工业园区索赔,另一面,又以香港奔德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曙东的名义向当时的市委主要领导反映问题,要求对其“度假村”用地作出补偿。
市委书记收到该信后,派市委一位副秘书长调查处理“反映的问题”。副秘书长在征求分管副市长姜人杰意见时,姜人杰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让苏州工业园区有偿回购,二是作置换处理。据此,副秘书长在写给市委领导的报告中,提出了两条选择性建议。市领导将报告批转姜人杰阅处。在这个报告上,姜人杰签署了“服从统一规划,予以土地置换”的意见。
但是,苏州工业园区“坚决不同意置换”。通过调查,还指出香港奔德公司与顾文彬的合作开发是虚假的。至此,姜人杰只好再次批示:“虽然港方有欺诈之嫌,但考虑到港方背景,为避免争端,宜采用等面积、同性质的地块与150亩的土地进行置换。”
2003年8月,姜人杰帮助顾文彬成功置换了150亩土地。顾文斌在办好土地置换手续后,迅速将90%的土地使用权高价转让出去,净赚1.9亿元。当初1000余万元买入的土地,通过置换、拍卖、转让一系列违规操作之后,转获暴利。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改变了土地使用性质。姜人杰正是利用回收土地的机会,通过改变土地性质实现低买高卖的,从中获得暴利。此项交易中,姜人杰收受顾文彬人民币8250万元。
作为主管房地产开发的副市长,姜人杰有着批示土地转变用途(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的特权。正是利用了手中的特权为自己谋取了很大的利益。一般来讲,将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价格可以相差10倍甚至20倍以上。权力过于集中,加上不同用途的土地价差,共同制造了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正是姜人杰案的关键。
监管缺位助长变本加厉
2002年8月1日开始,国家规定对国有土地出让一律实行“招拍挂”。同样,苏州市也规定,首先工业用地必须在中央备案,而从市到县每一块的商业用地,都要通过在拍卖会上竞拍才能得到其使用权,土地拍卖全由政府组织,具体负责拍卖工作的是国土局的“土地储备中心”。
看似严格的制度,并非完全没有漏洞。政府出让的土地要改变用途,须先由政府收回土地,再通过规划部门改变其土地使用性质,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卖出。而如果原来土地是私人或公司,要想把工业用地改为商业用地或住宅用地,则可以向政府申请,给分管的领导批,具体的招拍挂过程只须走一个“形式”。这样的程序,在缺少有效地监管之下,助长了暗箱操作的火焰。
掌握土地性质审批权的姜人杰正是通过拍卖行与开发商勾结起来,把工业用地改为住宅用地,并通过拍卖行收分赃,牟取暴利。他的“经营思路”是:某开发商看好地皮——这些地皮通常是原来的农业用地或者工业用地——找到姜人杰,由政府出面收回土地,给土地原使用者一定补偿,然后将这些土地的性质转变为商业、金融、房地产开发用地。这些土地中,一部分被直接划拨给政府下属的城建开发公司,由这些公司出地皮,房地产开发商出资金,双方合作开发房地产,从中渔利;而另一部分则拿出来公开拍卖,由姜人杰事先与开发商量好,以约定的低价拍卖成交,双方再从所得利润中分成。在这样的“经营思路”下,姜人杰安排其子姜荑成立拍卖行,专门做起“政府的土地生意”。
1979年出生的姜荑,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先后担任欧莱雅(中国)销售部销售主任、苏州协安贸易公司业务经理。工作不到半年,姜荑不满足给别人打工,想自己创业。
经过谋划,姜人杰决定让姜荑成立一家拍卖公司。成立拍卖公司需要注册资金,姜人杰就给时任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峰打招呼。姜人杰担任董事长的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陈峰所在公司的母公司,陈峰顺理成章地从公司账上分两次挪给姜荑1000万元公款使用。姜人杰叮嘱姜荑一旦注册完毕,就尽快归还。为了掩人耳目,姜荑没有出任福海拍卖行股东,而是被聘为总经理,以此达到在工商登记资料中隐藏身份的目的。但是,贪心大的姜荑并没有完全听父亲的话,在注册完毕后,他没有尽快把资金还回去,而是用这笔资金迅速地扩大自己的业务。
苏州福海拍卖行成立后,生意异常兴隆,做的全是“政府生意”。其所进行的业务,基本囊括了苏州所有新开商铺以及除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外的所有土地和关破企业的土地拍卖。
按照福海拍卖行网站的自述,“成立一年来,拍卖成交额累计达到8.1亿元”。这样的成绩占苏州拍卖市场份额的40%左右,几乎囊括当年苏州所有大型公物拍卖项目。姜人杰父子的获利情况亦可想得知。
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有理论层面上的程序和形式,还有实践层面上的主体和内容。有的制度在理论层面上严密无缝,但在实际操作中完全被人控制,——比如买官卖官、工程招投标,私底下所有的环节都沟通过、打点好了,通过"制度"无非是补一道组织程序、竞标程序而已。这样的制度不但很不可靠,而且还相当危险。姜人杰之所以能钻号称相对完善的防腐制度的漏洞,症结也正在于此。我们所提倡的制度不仅要在理论上、更要在实践上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防腐、反腐、治腐。
*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学府街道工委[3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