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研究述评
——以读秀网书名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为研究对象

2012-11-07 01:22段淑娟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术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刘 锋 段淑娟

(1.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研究述评
——以读秀网书名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为研究对象

刘 锋1段淑娟2

(1.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新世纪以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文章以书名中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总体情况、基本问题、前沿问题等进行梳理,探讨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不足,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前沿问题;研究述评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就研究综述而言,成果层出不穷,但基本上都是以中国期刊网上的论文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的研究严重不足。本文以书名中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为分析对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体情况、基本问题、前沿问题等进行梳理,探讨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现状分析

本文以读秀网书名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进行精确搜索,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共计207本。具体情况如表1:

从下表可以看出,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一直发展到今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03年以来,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稳中猛进,发展迅速。2003年党中央号召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与往年相比呈双倍增长态势。2004年中央下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文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宣布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所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二级学科。至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焦点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名的著作也呈双位数增长。尤其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上下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的活动,国内外学术界再次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潮,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名的著作创下历史新高,从2008年至今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名的著作不断增加。

国内学术界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入与传播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问题、必然性问题、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基本规律、理论成果等基本问题进行挖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时代化、现代化、国际化、民族化、具体化、当代化等重要关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贡献与历史局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理论体系、前沿问题等进行深度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表1

同时,国内学术界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实质、特征、主体、机制、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其中,直接论述到这些问题的著作的具体情况如表2:

另外,学术界关于各个时期、重要会议、重大事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的著作,硕果累累。但就书名中包含各个重要时期、重要会议、重大历史事件的学术著作而言,具体情况如表3:

除了上述的一些基本问题外,国内学者还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历史学、文艺学、新闻学、解释学文化传播学等学科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有单独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述评,还有就毛泽东与孔夫子进行的个案研究,还有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模式的历史生成、整体转型、深化拓展、整合创新等进行详细研究,还有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头,思想前提、轨迹、原则、方法、路径、动力、意义等进行考察。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研究领域。国内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包括: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研究;四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研究等。

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倪德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张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龚育之,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等等。

国内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研究、多领域研究、多层次研究等,而且逐渐从注重理论宣传转变到注重学术研究。但是,低水平、高重复性的研究还是不少。梳理国内的研究成果,虽然硕果累累,但尚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具体现存问题与不足表现在: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遭受的挫折和教训研究严重不足;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与学术史的研究相对滞后;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研究比较薄弱;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与成果的研究相对失衡。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不足,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出路,以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更加进一步深入,取得更加可喜的成绩。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研究

在这207本著作中,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等。具体情况见表4: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问题研究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就必须探讨马克思主义这一西方文化是如何传入中国,进而如何传播开来,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早将马克思主义思潮介绍到中国的是在1898年夏以英国李提摩太为主要代表的外国的传教士。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英法、日本和俄国。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洋务运动说。张静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1]二是十月革命说。张国宏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2]三是五四运动说。曾德祥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在中国传播,首先得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3]笔者以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不等于传播,所以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发端于1898年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需要其理论和实践主体,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表2

表3

表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研究

学术界对谁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存在分歧,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毛泽东最早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以汪青松、柳国庆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术界同仁都秉持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该观点具有说服力。然而,倪德刚却认为,“1938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概念并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1939年12月13日毛泽东在我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同时,李安增对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进行梳理,概括出四种观点。“第一种是毛泽东说……第四种观点是李大钊说,其标志是李大钊在1919年8月给胡适的复信。”[5]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问题研究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理论工作者的某种特殊喜好,也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权宜之计,而是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必要,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慎用;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分必要。南开大学张静教授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学术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文化依据、中介等视角进行不懈探索。其中,张静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价值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主要依据。”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本性和解答中国问题的实践需要决定的。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研究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探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致包括以下六种观点。一是适合论。杨奎松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即中国的实际,并使之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6]二是过程论。汪青松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7]三是创新论。倪德刚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四是特征论。张国宏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等多重内涵。”第五种是结合论。师吉金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8]第六种是内容论。王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可以从化什么、怎么化、化成什么三个方面来理解。”[9]笔者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解答中国问题,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

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颇多,主要包括起点和分期的研究,划分标准和视角各不相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学术界主要的观点有:井冈山道路起点说、八七会议起点说、中共二大起点说、起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之说、思想传入为起点说。笔者认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更具说服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分期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五种观点。一是以党史的分期为标准。龚育之和石仲泉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新时期一直到现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10]二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标准。张静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包括奠定基础的毛泽东思想和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时期。”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个层面为标准。林志友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从马克思主义层面开始(策略选择阶段),然后进入制度层面(制度构建阶段),最后发展到理念层面(理念升华阶段)。”[11]四是以实践主题的转换与解答为标准。陆剑杰认为,“第一阶段以“怎样争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为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上的成果是新中国的建立,理论上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第三阶段以“进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其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事业。”[12]五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特征为标准,王令金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之交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浅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是继续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3]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研究

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当前学界围绕该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以党的理论和历史发展相结合为视角,龚育之和石仲泉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总结实践经验,让理论掌握群众来改造中国。”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文化渊源、历史根据、主体条件为视角,柳国庆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具备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胆略和理论勇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14]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根本、内在要求、标志、源泉、保证为视角,肖浩辉认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保证。”[15]

笔者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党的领导观、基本国情观……问题意识观”[16]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学界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根本目的、发展方向为视角。王令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进度解读,他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勇于胜利不断进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二是从理论和实践形态两个方面去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林志友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是从它的表层即策略层面开始……最后发展到深层即理念层面”。从其实践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的规律性体现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等”。笔者以为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规律是实事求是。

(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研究

学术界直接论述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著作大约有90本,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包括对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一是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历史地位等,研究成果不少,但是低水平的重复现象非常严重。二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当前学术界着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在关系等进行研究,对其逻辑构架的研究是当前学界的焦点问题。但是,对其基本原理的研究相对薄弱。

(九)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系统地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思想脉络,必须从微观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贡献和局限进行深入研究。学界直接对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研究的著作较多。

纵观学界的研究状况,“有的学者注重从权力斗争、政治集团、派别纷争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历史作用。有的学者则选择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有关的人物进行重点评析。”[17]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毛泽东、李立三、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江泽民、胡锦涛等。有的学者对人物研究的范围较为宽泛,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研究中,对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进行研究,对李达、瞿秋白等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传播进行探讨,对艾思奇、张闻天等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行分析,指出他们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舆论准备,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学术界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袖人物思想的论述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代表人物思想研究的最强音。而对刘少奇、陈云、胡耀邦、叶剑英等其他重要代表人物,特别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到重大挫折的反面代表人物的研究仍然不系统、不深入,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沿问题研究

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沿问题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等五个方面。这些前沿问题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关系研究。学界的著作对这一问题的直接论述,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一是以二者的内涵与命题的提出为视角。张国宏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命题……具有内在的统一与联系。”二是以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为视角,倪德刚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者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之中。”三是以二者的逻辑过程与结果为视角,汪青松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的民族形式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结论。”笔者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辅相成。前者呈现的是逻辑过程,后者呈现的是逻辑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李安增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关系的研究方面。他对学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主要观点如下:“相斥说、相容互补说……综合创造说。”我以为这样考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关系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这样的学术研究显得不够严谨,有失偏颇。罗本琦的观点有代表性。他着重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在实践理性……存在着契合性。”[18]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晶,只是这两种文明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不同罢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研究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之后,学界就掀起了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高潮。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其中,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关键;大众化是基础。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笔者比较认同张静的观点。她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并行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中国化更多侧重于地域性,时代化更多侧重于时域性,大众化等多侧重于适用性。”“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统一历史进程中……三者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之中。”总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紧紧围绕中国化这个核心,牢牢抓住时代化这个关键,不断夯实大众化这个基础。

(四)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研究

党的十七大明确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分开来,于是引起学界对二者关系探讨的兴趣,有相互包含的噪音,又有相互否定的杂音,对二者的关系说彻底,自然就成为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术界对二者的关系阐述得很多,分歧不小。笔者比较赞同倪德刚的观点,他认为,“把二者视为对立关系,不行……探讨二者的关系应该从批判继承问题、完善创新的角度加以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有三种:一是继承;二是纠正;三是创新和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研究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授之以识字之“渔”,而非汉字之“鱼”。教师理性思维的体现,在于对学生须识汉字的整体感知与合理归类,为学生有效识记汉字奠基铺路。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识字兴趣,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把相对枯燥的汉字识记过程能动的转化为具有趣味的认识世界的手段与方法。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架构的研究,有些学者主张按基本观点构建,有些主张按基本范畴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的不同层次构建,有些主张按理论板块构建,有的主张按其内容的三个部分的逻辑顺序构建,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倪德刚的观点是比较具有说服力的。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干包括十个方面:“时代主题论、国情基石论、……祖国统一论、党建工程论。”笔者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必须把握好贯穿这一理论体系的主线,即党的基本路线。另外,笔者主张邓小平理论的逻辑框架可作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参照物。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实问题与未来展望

通过对书名中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进行统计分析,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仍有很多现实问题与不足,期待学界同仁共同解决。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遭受的挫折和教训研究严重不足,有待深化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遭受挫折和教训的研究,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阶段的研究,以及“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非常薄弱。一些学者认为“文革”期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个禁区,尽量不要涉及。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不能区分好政治宣传与学术研究的迷茫。虽然我党在“文革”期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中出现了失误,但是,理论工作者应该善于总结“文革”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教训,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提供良好参照。同时,“文革”期间的一些做法不是完全没有借鉴意义的,例如,“文革”期间能把一些错误的理论政策宣传得家喻户晓,贯彻落实得很彻底,这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要解放思想,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以这种精神和气魄为指导,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遭受的挫折和教训的研究。

(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与学术史的研究相对滞后,有待提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二级学科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截至目前,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为名的专著只有三本,突出反映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史的研究还不够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事件、人物、经验等。这都是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的研究力度和深度。同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发展的轨迹,梳理学术界研究的过程和成果,总结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等。当前学界主要从研究综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的研究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史进行研究。但是这两个方面的梳理是无法代替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二级学科进行系统的学术史研究的。因此,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的发展史,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史的研究,迫在眉睫。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研究比较薄弱,有待加强

当前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理论成果以及内在联系、逻辑构架等基本问题上,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研究比较薄弱,客观上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和宣传,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推进。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宏大的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创新成果,它就应该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由构成自己理论体系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组成。只有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才能说我们真正彻底地把握了它的主旨和精髓。因此,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研究,势在必行。

(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与成果的研究相对失衡,有待改变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体系,只有将其基本内容和成果都进行扎实的研究,才能真正地抓住该学科的根本,了解该学科的全貌。虽然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异彩纷呈的,但细究起来,可以发现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的研究等,则显得相对薄弱。虽然政治学、法学、新闻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学者也纷纷投身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有特色的成果,但仍然没有深度,没有站在时代前沿去解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另外,在对毛泽东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的进程中,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当某个理论成果刚提出时,学界的研究热度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问题在于有一部分学者喜欢跟风走,去研究更“热”的东西。这种学术氛围可能会割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自身 “应有”的发展史,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缺乏发展的连贯性、内在的逻辑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因此,亟待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和成果的研究相对失衡现象。

[1]张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曾德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

[4]倪德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李安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

[7]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师吉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体系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1-2.

[9]王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5-26.

[10]龚育之,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林志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2]陆剑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论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38-139.

[13]王令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4]柳国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44-257.

[15]消浩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44-59.

[16]刘锋.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经验[J].党政干部学刊,2011,(9).

[17]赵麟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244.

[18]罗本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5.

责任编辑 李秀华

D22

A

1672-2426(2012)05-0045-06

猜你喜欢
学术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法学之路上的女性:一个多视角的观察与叙述——读《法学学术界中的性别与职业生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WTC管理者论坛:共享时代的体制创新(2)——学术界与管理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研究述评
文学语用理论体系构想
湖北省学术界人士提出应重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