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73例

2012-11-06 08:07杨晓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4期
关键词:压痛治疗仪盆腔炎

杨晓红,程 燕,刘 娟

(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扬州,225002)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临床多表现为下腹部疼痛,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甚至不孕[1]。作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7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门诊患者142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73例,年龄21~55岁;病程最短1个半月,最长9年;小腹痛73例,腰骶部疼痛66例,白带增多59例。对照组69例,年龄 22~5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小腹痛69例,腰骶部疼痛62例,白带增多56例。2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照《中医妇产科学》[1]证属湿热瘀结型者,证见小腹部隐痛,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胸闷,大便溏,或秘结,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B超示子宫肥大,肌层回声增粗,盆腔少量积液,双附件包块。妇科检查示子宫体压痛,双附件增厚,压痛,或扪及炎性肿块。

治疗组采用清瘀散结汤配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具体为口服自拟清瘀散结汤,基本方:红藤、忍冬藤、败酱草各30 g;黄柏、三棱、莪术各15 g;川楝子、延胡索各12 g;当归、红花、丹皮、赤芍各10 g。加减: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6 g;白带多,色黄者加芡实15 g、椿根皮10 g;腰痛甚者加狗脊、续断各12 g;月经淋漓不净者加仙鹤草20 g、三七粉 2 g冲服;盆腔积液,苔黄腻者加苍白术各10 g,泽泻10 g,薏苡仁、茯苓各15 g;输卵管不通而致不孕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2 g,路路通15 g;神疲乏力,气虚者加党参15 g,黄芪20 g,淮山药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 d为 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经期停服。同时配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YS-Ⅲ型),方法:选择治疗程序,将两片均匀涂满藕合剂的直径100圆极片分别置于骶尾部、下腹部压痛明显处,与皮肤紧密接触,并用胶带固定,逐步增大能量,但不可超过患者的最大耐受程度,每日1次,每次50分钟,10 d为 1个疗程,连续 4个疗程,经期停用。对照组单用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疗效标准为:痊愈:临床症状、局部体征完全消失,B超提示子宫、附件正常,6个月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局部体征基本消失,压痛消失,B超提示包块缩小1/3以上,6个月内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局部体征减轻,压痛消失,B超提示子宫、附件正常,3~6个月内未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及B超检查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3]。

2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2%,对照组为7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对比(n)

3 讨 论

慢性盆腔炎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如宫内放置节育器、产后或流产后感染、经期不良卫生习惯、宫腔内手术操作感染、不洁性生活史和急性盆腔炎转化等[4-6]。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病理改变主要是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现成[7-8],最终形成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湿热壅结或余毒未清,与冲任之气血相搏结,瘀结胞脉导致气血不畅,冲任不调所致。临床以湿热瘀结型多见。慢性盆腔炎属“带下病”、“妇人腹痛”、“月事不调”、“症瘕”、“痛经”、“不孕”等范畴。病因以湿热、余毒多见。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止痛为宜。若病程日久,耗伤气血,致虚瘀夹杂,应予以扶正祛邪,补气化瘀散结。

本方中红藤、忍冬藤、败酱草、黄柏清热解毒、败脓祛毒为主药;《本草纲目》曰:“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红藤、忍冬藤,善行走窜,具有通络作用。黄柏“清肾中之火,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也。”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要药;红花、丹皮、赤芍活血化瘀生新;三棱、莪术破气逐瘀、消肿散结;川楝子合延胡索名金铃子散,为行气活血、止痛之良方,可行气分之郁,散血分之结。全方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肿散结、行气止痛。另淮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苍术、白术、薏苡仁、茯苓辅土渗湿;仙鹤草止血、消肿;三七粉止血、散瘀、定痛;椿根皮清热燥湿,治崩漏、带下随证加减,对慢性盆腔炎有良好治疗效果。

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通过对盆底组织的脉冲电良性刺激,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有利于腔内的炎症吸收和消退。其次,通过对骶部穴位的刺激,干扰、阻滞阴部神经的传导,抑制盆腔的疼痛,从而使盆腔炎症逐步吸收消退[9]。

[1]张玉珍.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1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5.

[3]黄英.中医药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67.

[4]李伟莉,余世强,徐云霞,等.中医药综合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6):586.

[5]杨群,费小芹.抗生素联合微波及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628.

[6]冯书梅,孙维峰.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机理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6):499.

[7]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8]谢笑娟.116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17.

[9]毕行易.YS-1型多系统电脑治疗仪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10(3):525.

猜你喜欢
压痛治疗仪盆腔炎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