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亦鸣:在路上

2012-11-06 06:25曹雪琴
科学中国人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业

本刊记者 曹雪琴

融亦鸣:在路上

本刊记者 曹雪琴

“还有前面的声音常在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

这句话,来自鲁迅先生笔下的“过客”,一个纵使前路荆棘,依然无畏上路的形象。这个形象,深刻地影响了融亦鸣。他所深爱的,无论旅行,还是科研,都充满了一个状态——在路上。“每个人的情况都很特殊,我也没有特别去追求怎样的发展,只是想做点事情而已。”现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制造工程研究所任职的融亦鸣教授如是说。

穿越岁月,梦想在路上

融亦鸣中学毕业时,我国的高考制度尚未恢复。很自然地,他做起了工人,在纺纱厂一干就是两年。在当时,纺纱工人被称为熟练工,机械工人被称为技术工。“熟练工”融亦鸣最朴素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工”。为了这个梦想,在恢复高考的那年,他在志愿表上不假思索地填上了他理想的专业——机械制造。

“其实我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专业要学什么、做什么。”可以说,年轻的融亦鸣是懵懵懂懂地一脚踏进了哈尔滨科技大学(现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校门。1981年12月,他获得学士学位,并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半后,毕业留校。1985年起,他前往美国深造。1987年5月,获威斯康星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12月,获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完成学业后,从1990年开始,他在美国南伊利诺依大学技术系工作了8年,任制造系统助理教授,并得到了终身副教授的任职。1998年8月,他转到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这是一所在美国久负盛名的私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就曾在此就读。该校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以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作培养和全球化教育方面领教育改革之先河。13年来,融亦鸣从副教授起步,先后担任WPI CAM研究室主任、制造和材料工程专业副主任、机械工程系机器人专业学位负责人、中国学生实习项目中心主任,广泛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与当地及全球众多工业公司合作规划和提供具有现代新技术水平的实际课题,并指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培养出具有开拓工作能力的毕业生,受到工业界的赞誉。

一步步走来,融亦鸣教授的研究领域逐渐涵盖了机械制造系统与过程、CAD/CAM及其集成、计算机辅助工具技术和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因为专业之缘故,融亦鸣与美国工业界过往甚密,其中包括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FORD和GM,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公司P&W和GE Aircraft Engine,最大的工程机械公司Caterpillar,最大的汽车零件制造公司Delphi,以及最大的专用机床厂Ingersoll等。在美国这些主要机械制造公司的资助下,在NSF、空军和能源部等美国联邦机构的支持下,融亦鸣先后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仅近五年的外进科研经费就超过了600万美元。他的课题组也发展到拥有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及访问学者十数人的规模,到2011年底共毕业博士11人,论文硕士35人以及非论文硕士十数人;共发表学术专著二部,技术论文逾二百篇,以及一项应用专利。而早在1998年,美国能源部制造技术展望的正式文件中就录入了他的相关研究成果。他本人也曾于1995、1998、1999三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以及2009美国金属材料学会(ASM)年会中主持分会工作。鉴于他的突出科研贡献,2003年,美国W P I授予其“杰出教授”称号,并保留至今;2004年,他又获得ASME FELLOW的称号。

几十年岁月流转成河,当年萌芽的梦想已经成长为如今茁壮的模样。这一切,当时的融亦鸣不曾预想过,他只是循着心底的声音一路努力去“做”,为了“做”,忙而快乐着,“收获”反而成了意外之喜。

峰回路转,责任在路上

在美国,作为一位机械制造专家,与工业界联系紧密意味着事业中有更多的机会,但在同时也埋下了一个潜在的危机。这不是杞人忧天,当美国制造工业开始向国外转移的时候,融亦鸣知道,他的“危机”来了。

“我们的专业就是为制造工业服务,所以对我们来说,制造工业的阵地转移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这种境况下,很多人要么转行,要么停下来。”融亦鸣认为自己还没到退休的地步,虽然在美国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都已经做到了,也没有了所谓事业顶峰的追求,他还是不想就此止步,还是觉得只有做事才能令他踏实。面对同行们的转行——或者转向微观世界研究纳米技术,或者进入生物方向,他认为这不是坏事,却不合他的“口味”,“即使机械制造在美国已经不很景气,但无论从其科学问题、技术问题,还是工业应用上看,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发挥,我觉得这个空间足够我做一辈子。”为此,他开始考虑回国。事实上,尽管在国外停留了20多年,融亦鸣对国内的情况并不生疏。“我从来没有连续两年不回国的经历。其实,开始是因为私人原因,希望能够多陪陪母亲,但是回来总要到国内的高校看看,慢慢就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从1994年与国内开展联合项目起,这种合作关系一直在持续。”

2008年与中美大学生混合小组之一在工业项目结业报告会后合影

到了2 0 0 5年,融亦鸣带着他的美国学生来国内做毕业设计。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希望能够尝试一个新的工程实践方式——将中美学生混合编组,共同去做工业界的实际项目,以期在合作中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2006年起,他开始担任WPI-中国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主任,致力于中美交流项目的顺利进行。“从本科生培养层面来说,我们的尝试是比较早的,到现在为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借这个项目,我回国的频率更高了,每一次回来都会利用一切机会去访问一些高校和工厂,对其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这时,就觉得非常强烈地想要回国来做事情。”融亦鸣说。多年来,频繁来往于国内外,融亦鸣自豪于祖国的发展,也感慨于国内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的缺失,基于一个工程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基于一个清华人颠扑不灭的情结,他由衷地想要为国家出力,为清华出力。

2010年7月,融亦鸣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开始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工作。回国以来,他干劲儿十足,“的确,以前我对国内的情况是有一定的了解,但那时毕竟是作为旁观者去看,现在要切身去做事,我必须要进行更细致深入的系统调研。”

对于认准了的事,融亦鸣并不怕什么艰难,他勤于“跑腿”,2011年10月之前,甚至很少能在北京连续待上一个星期。凭借自己的力量,他以行业需求为原则,对航空工业、动力工业、工程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等进行了多方位的系统调研,认为计算机建模仿真技术已经成为数字化制造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在精密加工上,他以微尺度下材料特性研究为核心,对精密加工材料去除机理进行研究,以期能稳定地提高尖端产品的生产质量;他又通过对磨削过程的研究,提出利用内感应预载热应力技术主动控制特种合金加工中的表面及亚表面应力分布,在航天航空工业中将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在金属热处理研究上,他将热分析与微观组织的演化相结合,首次对热处理炉内多工件及热处理过程进行整体建模与仿真,从而使整个热处理过程得以优化;在制造系统方面,他将坚持以三维精度控制的思想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规划控制,做出适合国内企业的系统。

融亦鸣深知其中不乏艰巨之挑战,却在接受“战书”之余四面出击:科研上注重基础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申请项目、齐头并进;中美合作教学项目继续深入;学科建设上,规划在新能源风电设备上有所创新;产业化上,关注行业的实际需求,对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他忙碌,甚至难免还会有或多或少的苦涩,即使如此,他还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带上责任上路,坚持在国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猜你喜欢
工业
线束工业软件应用之中线CAD标准版
《工业设计》杂志征订启事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波兰工业展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 解读《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融合的工业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