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秀,葛咏梅,魏 卓,徐雪松,李洪军
(1.吉林省人民医院 检验科,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医院感染中最为常见的感染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而且由于病死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1]。早期恰当的初始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血流感染的病死率。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血培养分离的307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经验治疗选择恰当的抗生素进行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1.1 菌株来源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临床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去除同一患者多次重复分离的菌株。
1.1.2 仪器 血培养仪为美国BD公司912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为BD Phoenix及梅里埃公司VITEK 2Compact。
1.1.3 质控菌株 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
1.1.4 MH培养基为Oxiod公司产品,购自广州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1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所有抗生素纸片均为Oxiod公司产品。严格按照CLSI2010版规定的标准进行实验操作及结果判读。
1.2.2 统计分析 应用 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011年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30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58株(51.5%),其中大肠埃希菌86株(28%);革兰阳性球菌149株(48.5%),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2株(33.2%),结果详见表1。
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科细菌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对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βlactamase,ESBLs)的比率分别为51.2%及41.7%。
表1 血培养分离307株病原菌的分布(%)
葡萄球菌属细菌中未发现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率为88.2%,显著高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比率(36.4%)。结果详见表3。
近年来侵袭性操作及各种插管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血流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也越来越引起的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所有病原菌的1/3,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未发现耐药菌株,对阿米卡星、四环素及利福平的耐药率也相对较低,低于30%。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尤其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接近90%,这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
表2 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及中介率
表3 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及中介率
本研究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仅次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排在第二位,也接近所有病原菌的1/3。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阿米卡星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对其也具有较好的活性,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超过50%,产ESBL的比率超过50%。由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产ESBL的菌株的疗效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势必增加[2]。
血培养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如采血时机、采血量、采血瓶数及消毒灭菌效果等[3],本研究无法确定每个分离菌株都是血流感染的真正病原菌,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可能也存在少量污染细菌,虽然分析时我们无法去除这些污染菌株,但是由于菌株分离数量较多,结果仍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王 进,梁 军,肖永红.2008年Mohnrain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99.
[2]Palasubramaniam S,Muniandy S,Navaratnam P .Resistance to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s by the emergence of SHV-12and the loss of OmpK35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Malaysia[J].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09,42(2):129.
[3]Seifert H.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microbiological finding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J].Clin Infect Dis,2009,48(suppl 4):S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