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军
到新宁县工作后,我一直琢磨:当前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怎样才能破解影响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访了全县18个乡镇,努力寻求一些解决的办法。
矛盾解决在基层,农村社会才稳定
在对蒋木村的走访中,我了解到该村连续6年被县里评为综治维稳先进单位,并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
我问村干部,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村支部书记杨子胜说,没有社会稳定,讲发展也是一句空话。我村六年来没有向镇政府上交一起矛盾,所有矛盾都在村组解决了,主要原因是村支部在处理矛盾时做到公平公正,通过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村民调处员处理矛盾的能力。同时,对重点对象和事件实行包案制,全村12个组分为4片,村支两委成员每人负责一个片,做到及时掌握和了解矛盾趋势,从而杜绝越级上访的事件发生。
计划生育难,牵住“鼻子”就不难
在高坪村调研计划生育工作时,计生专干李秋兰自豪地告诉我,现在村里的计生工作由前些年的老大难变成现在村里的亮点工程。
我笑着问,你们是如何发展到这一步的?
李秋兰说,我认为流动人口的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只要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其它工作就好做了。因此,我们村按照自然院落和村民小组划分,每5户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由组长、党员和群众代表每人负责2—3个基本单位,村支部两委成员则实行分片包干,及时掌握在外务工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从而基本杜绝流动人口计外生育现象。
拓开发财路,致富一方人
走进高桥镇甘家村,漫山遍野的烤烟迎风摇曳,青翠欲滴,很是喜人。镇党委书记姚美春介绍,甘家村现在已经发展到1300多亩的规模,产量预计突破4500担,是全市名副其实的烤烟种植第一村,高桥镇也成为全市烤烟生产第一乡镇。
村支书马代元接着说,甘家村一直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到2008年,村支两委着手发展烤烟产业,但是由于以前没有种过烟,村民都不愿意拿自家的耕地冒这个险。村干部只好从党员、组长和亲戚入手,发动他们带头种植,村民纷纷加入种烟队伍。2008年种植了78亩,产烟200余担,此后每年以翻一番多的速度增长,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我又问村民,烟叶生产对你们致富的带动作用有多大?
邓拥民告诉我,他以前在广东打工,在村里的发动下,2009年回乡种烟,今年种植了65亩,预计产量200余担,收入可达20万元,是种烟让他走上了致富路。
村秘书李云华接着说,烤烟改变了村里贫困的面貌,现在大部分村民建起了新楼房,大家集资50多万元,上面配套50多万元,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
一个星期的走访结束了,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的交流,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农村问题纷繁复杂,基层干部千辛万苦,但只要抓住了发展和稳定这对主要矛盾,只要有利于不断改善民生,只要能够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要能够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农村的发展就一定大有希望。
(作者系中共新宁县委第一副书记)
只要有利于不断改善民生,只要能够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