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苏 肖伟民/文
同得兴面业跨越发展可行性方案(四)
江 苏 肖伟民/文
(1)优势分析
苏州商品经济发达。苏州商品经济在长三角已经处在前列,市场的繁荣带来了餐饮行业的黄金时代。苏州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层次也不断提升,这将有力促进苏州商品经济升级换代,也促进了苏州餐饮行业的升级。
苏州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苏式食品是我国传统食品帮式中重要的一支,在我国食品发展史和世界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式食品与苏州丝绸、园林、工艺并列为苏州四大文化支柱。苏式食品历史悠久,苏式食品品种繁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苏式菜肴、苏式卤菜、苏式面点、苏式糕点、苏式糖果、苏式蜜饯、苏州小吃、苏州炒货、苏州名菜、苏州特色酱菜、苏州特色调味品。而苏式面点更是苏式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一碗面在苏州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饮食文化。
旅游城市的市场空间。苏州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园林和水乡古镇名闻天下,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10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 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接待境外游客2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186万人次,增长24.5%;港澳台同胞73万人次,增长4.6%。旅游外汇收入11.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全市景区接待游客9 1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丰富的旅游资源,巨大的游客群体,是苏州餐饮文化的重要支撑,也是苏州面业文化发展的动力。
同得兴苏式面文化品牌引领。同得兴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在苏州乃至江浙一带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其影响更是远播京城;追求苏式面文化使其成为苏州餐饮文化的代表,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其影响甚至远播海外。同得兴面已经成为面业市场的一块招牌,品同得兴面已经成为苏州旅游的一个知名节目,在来苏游客中具有不小的影响。
国家级省级名小吃荣誉。同得兴已经获得了“中华名小吃”、认定产品、国家“中华餐饮名店”认定企业、“江苏省名小吃”荣誉称号、“苏州市知名商标”荣誉称号、“姑苏市民喜爱的面”称号等一批荣誉,在苏州餐饮市场也是仅见。
独特的技术秘诀。同得兴面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关键是拥有了技术秘诀,在汤料制作、面条配制、浇头制作方面具有独门秘笈,这些是同得兴面口味的保证,是同得兴最重要的财富。
绿色健康的天然食品加工技术优势。同得兴面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采用优良、天然食材,以绿色工艺加工,全部流程不采用任何添加剂,保持了食品的营养成分,又具有超然的口味,是同得兴面独步天下的秘笈法宝。
(2)劣势分析
经营规模偏小。目前同得兴在苏州主要有三家直营门店,虽然十全街精品店稳定在日营业额超万元的较高水平,但是就总体来说,经营规模在苏州仍然偏小。与苏州面业某些老字号和新品牌相比,同得兴目前仍然局限在家族经营这样的圈子里,无法有效发展连锁经营,这与同得兴追求文化经营的特点有必然的联系。
品牌传播不广。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同得兴的品牌传播主要依靠媒体报道和吃客口碑传播的方式进行,而没有策划过主动的广告传播计划。对于目前的经营现状而言,同得兴生意盈门,似乎不需要再利用广告等手段推广完全可以满足了。从长远来看,同得兴要突破现有平台发展,必须继续提升品牌形象,加大品牌传播力度。
成本压力上升。在经济运行持续高通胀的压力下,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涨,餐饮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经营毛利率越来越低,已经成为苏州餐饮业的普遍现象。同得兴虽然走精品面业的高端路线,但是不能简单转移成本压力,规模经济偏小的特征在这个方面尤其显得突出。
未形成产业链模式。目前,苏州面业市场主流都通过连锁加盟的模式进行快速扩张。这固然有出于占领市场的考量,但是通过连锁经营实现产业链的完善进而实现成本最优、争取竞争主动应该是关键。像朱鸿兴、东吴面馆等面业巨头,都通过统一配送来达到产品质量与成本的控制。通过产业链优化整合,实现统一采购、统一制作、统一配送,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总店既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也通过产业链经营获得了利润最大化。同得兴目前局限于单店经营格局,显然是无法形成产业链模式。
缺乏现代化管理思维。同得兴在15年的经营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但是长期家族式经营使业主事必躬亲,所有的经营行为都是围绕着两个单店展开。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一直局限在夫妻店的范围,制约着经营者视野的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同得兴期望通过战略转移、二次创业来突破的。
缺乏专业化管理团队。传统的家族经营的必然后果,就是以老板为中心,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科学的管理来促进发展。未来同得兴要跨越发展,必然在专业化管理团队方面取得突破。
发展资金缺口大。同得兴要升级发展,面临着资金方面较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目前依靠同得兴本身的能力已经无法解决,必然需要外部战略合作者的进入。
表2-1 同得兴SWOT矩阵分析
(1)提升面业文化的精神理念,实现产业升级;
(2)抓住机遇战略转移,扩大经营领域;
(3)强化面业供应链建设,提升产业平台功能;
(4)以创新求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更好地服务未来市场。
(二)苏州面业市场细分
1.按照业务性质划分
(1)新兴面业连锁加盟企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州开始出现一批新兴面馆,在经过市场认可后,利用自身品牌发展连锁加盟,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东吴面馆。东吴面馆以红汤面著称,脱胎于昆山奥灶面,已经在苏城自成一体。目前东吴面馆在苏州主城区及吴中、相城和常熟,总数达到82家,是目前苏州影响最大的面业巨无霸。
陆振兴是苏州另一个面业大户,目前在苏州共有33家自营店和加盟店,在规模上居于领先地位;与陆振兴一字之差的陆长兴,在苏州同样已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商标注册于1992年,是苏州最早的服务业商标,经过20年发展,目前在苏州拥有10多家加盟店。
绿杨馄饨店是苏州老字号,原来位于观前街邵磨针巷,仅仅经营馄饨、汤团等小吃。改制后绿杨馄饨店也经营起面点等其他小吃,并发展起连锁加盟,目前已经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开设了40多家门店,数量上居苏州饮食业前列。由于绿杨的经营主业并不是面点,与其他几家有所不同,但是其规模庞大却在苏州面业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黄天源向来以“糕团大王”蜚声海内外,创自清道光年间的名声远播,甚至传到东南亚。但是,黄天源的糕团市场中开设冷冻食品后并没有新的突破,相反独辟蹊径也卖起了面。除了观前的总店,黄天源卖面还开起了分店,开开关关,目前黄天源在苏州还有17家分店,规模也不能说小。
纵观这些面业新军,大部分是通过连锁加盟的手段,进行市场的快速扩展。像陆长兴等对各店的生面和各种面浇头统一配送,实行规模化经营和统一管理。但是,在汤料方面,由于苏式面点的特殊性,还很难做大统一,这就导致了加盟门店中口味出现差异,而且在不同的门店,价格还存在着差异;部分面馆实行的是松散式管理,仅仅收取加盟费用,以出让品牌使用权为主,对面点品质等并没有统一管理措施。近年来,东吴面馆、陆长兴等各分店在午餐时间纷纷卖起了快餐,原来单一的面点经营已经受到冲击,低端的面业市场目前已经呈现多元化格局。
表2-2 苏州主要知名面馆门店数量统计
(2)面业老字号的连锁经营
这个方面主要以朱鸿兴、观振兴为代表。朱鸿兴在老店拆迁后,几经搬迁,总店目前位于观前碧凤坊。朱鸿兴改制后已经实现多业态经营,除了老本行面点外,还经营起了朱鸿兴净菜、朱鸿兴卤菜,均通过统一配送,实行连锁加盟模式发展。目前朱鸿兴面馆的加盟店在市内有20家,规模上比其他业务要小,可见朱鸿兴现在并没有将主业集中在面业。
观振兴在观前改造后一度销声匿迹,近年开始以连锁加盟店模式重现,在苏州已经有了10家,主营也不局限面点,快餐、馄饨、生煎等都有。近水台在石路商圈改造时曾经消失,现在成为亚细亚集团下属企业,近年在苏州开了8、9家门店,但各家规模、口味都难称统一,最近荣获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估计是靠了祖上余荫,是否名至实归,还需拭目以待。百年老店聚新春近年来“复活”,在经营特色方面力求复古,在苏州城市上影响也不小,且连锁发展的势头挺强劲。与东吴面馆、陆长兴等面临的情况一样,老字号在发展连锁经营方面也碰到竞争激烈的局面。在应付市场压力和成本压力的同时,老字号几乎毫无例外也都搞多业经营,卖快餐是不二法门。现在,面馆卖快餐已经成为常景,而面点在午餐时往往成为配角。一心多用影响了面业的做深做精,更是无法将面业文化的层次进一步提升。低档面业已经似乎在走一条无奈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