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平
温暖阳光下,我们再出发
In the Warm Sun, We Re-start
□文/李 平
在气候学上,冬天过后自然是春天。但在经济学上,冬天之后可以是任何季节,甚至可能是更冷,更长的冬天。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金融)危机,自200 8~20 09年曾上演过第Ⅰ季,随后2010~2011年又上演了第Ⅱ季,这时,人们不禁会问201 2~20 13年是否会上演第Ⅲ季——新兴市场会不会诞生新的危机呢?我们或许无法准确把握经济学上的“四时更替,寒来暑往”,但我们始终坚信:只有未雨绸缪,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健康的体魄,才能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期关注,请读者暂将“饮桃汤,进屠苏”的心境收上一收,闲庭信步慢翻书:且看一看20 12年之经济大势!
20 0 6年~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12.7%、14.2%、9.6%、9.2%和10.3%。2011年,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已从今年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新华社一篇《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的评论员文章中透露,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于9%。
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增速适度回落是我们期望的。但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
2012年会不会诞生危机的第Ⅲ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完全有可能。他指出:国际经济体系霸权国家在危机之后有更加强烈的转嫁危机和遏制新兴大国的内在动机,加之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社会内在的不稳定性。其他热门新兴市场一旦发生危机,即使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与他们有着本质不同,金融市场的危机传染机制也会波及中国。2012年中国经济的问题在于如何抵御危机和防范资产泡沫再起的双重目标?压力不可低估。
2011年12月31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美国2011年就业市场年末收尾好于年初开局。因而预言:明年美国经济情况会好一些,不太可能再陷入衰退。经济学家们认为,欧洲可能成为2012年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
12月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经济蓝皮书》认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淡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预计达到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小幅回落的趋势。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实际增长率将回调至11.3%。最严重的是外贸情况,蓝皮书预测2012年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减弱,分别为20.4%和17.3%,全年外贸顺差将继续回落到1 350亿美元左右。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称:未来欧美经济即使不会出现衰退,复苏缓慢也几乎成为共识。他指出,世界经济可能二次探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蓝皮书中撰文称,2011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已经显现,但大多数企业尚能维持。与2011年比较,2012年市场需求不足、订单不足预计也将成为约束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既有问题和需求不足问题多方面困扰下,预计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将难以维持。当然也有好消息。近日高盛公司的预测称,中国经济将在2012年下半年全面复苏。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永刚对此发表评论称:这是有可能的,但还要取决于国际大环境。他表示:从当前看欧元区经济下滑迹象明显,如果这一效应扩大,则不排除中国GDP增幅跌破8%的可能。尽管如此,未来3~5年中国的经济形势相对乐观。“中国无需担心经济硬着陆,中国人均GDP只有4 000美元,仍有很大增长空间。目前中国经济的一个特征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原材料价格飙升,中国制造企业也应能找到方法,来消化成本高企带来的压力。”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称:“2011年资本市场并未反映企业较好的盈利情况,对2012年的资本市场表现比较乐观。”
李稻葵认为,2012年是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的年份,预测2012年增速是8.5%;物价水平是年初年终两头高,中间低,两头在3.3%的同比增长水平,全年平均为2.9%。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年度物价涨幅控制目标为4%左右。
这一回,预测机构倒是和中央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大部分机构普遍预测2012年CPI值都在4%以内,中金公司、瑞银证券、工银瑞信基金则预测为3.5%。招商证券、德意志银行的预测值更低,分别为2.7%、2.8%。近日,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参加杭州举行的首届时代徽商高峰论坛时给徽商打气,大谈“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应对与发展之道”。当记者问道2012年股市走向的问题时,他一改往日的高谈阔论,而是选择了三缄其口,选择了回避:“这些问题我没研究”、“股市我确实不懂。”中国楼市泡沫有多大?2012会不会出现大跌?樊纲认为:“就趋势来讲,不涨上去,过两三年自然回到均衡价格水平。房价不是跌,而是随着经济变化逐步逐步地价格均衡化。”樊纲强调,房地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趋势是防资产泡沫——这一导致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主要导火索。针对这一问题,李稻葵也在博客上发表言论,力挺中国楼市,认为中国楼市不会崩溃。
对于樊纲不敢开口的股市问题,2008年A股沪指跌幅为65%,1994年A股沪指跌幅为22%,刚过去的2011年A股沪指跌幅为21%,这历史上第三大跌幅几乎与第二大跌幅比肩,投资者的沮丧心情可想而知。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却搬出了“否极泰来、盛极而衰”这条古训。正如2011年收官之际,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中国金融学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寄语投资者的那样“我们对中国股市要有信心。”
文章写到此处,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突然想和读者分享经济学家中盛传的一个小幽默:话说经济学界流行着两条亘古不变的定律:一是“经济学家第一定律”,对任何一位经济学家而言,一定同时存在着一位实力相当、观点针锋相对的经济学家;二是”经济学家第二定律”,他们都是错的。
任凭天花乱坠,我自闲庭信步。奉劝诸君对上述言论冷眼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