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畔的遐思

2012-11-01 09:15郭雪民
资源再生 2012年1期
关键词:古老伦敦建筑

□文/郭雪民/

泰晤士河畔的遐思

Thames Reverie

□文/郭雪民/

2011年的世界有色金属年度大会,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因此,我们一行四人早早就从北京启程,飞往那个我并不陌生的城市。虽然心里的感觉不如前几次兴奋和好奇,但是,两年里的伦敦变化如何?我还是充满期待与向往。而这次也是带着重要任务去的,所以心里总在嘀咕:到了以后,一定要让自己先进入状态,圆满地完成同行者“落实”在表格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会议日程。诸多的会面日程都精确到了几点几分。尽管每天像赶场子似的异常忙碌,能与新朋老友在一起,心里也特别舒坦,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话题,那就是铜。几天下来,听的、见的、说的,与两年前的到访,确实有些不一样。

伦敦的夜空今晚星光灿烂

今年的伦敦金属年会,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的崔志祥董事长作为会议主办方邀请的重要客人,与Codelco、Bhp、Freeport世界矿业巨擘们一同被安排在大会主席台上就座。能有幸被LME官方邀请的客人,中国的企业扳指可数,无怪乎业内的朋友见了面,因我是方圆的一员而倍受关注。

崔志祥董事长在刚刚结束西班牙、毛里塔尼亚矿山项目的考察后,也应邀赶赴英国,与我们会合在伦敦。次日,他还接受了英国《金属导报》(M e tal Bu lle tin)的专访,成为当期杂志的封面人物。

三年前,在崔志祥先生带领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项目在中国东营投产运营,掀开了“世界第四代铜冶炼新技术”应用推广新的一页。而今,他成为全球铜业高端平台上的公众人物,可以说“既是在情理之中又不在意料之外的”。

走出会议大厅,我深深低呼了一口气,仰望天际却蓦然发现:这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导游告诉我,今年伦敦像这样的一碧如洗,几十年不遇,叫你们赶上了。时隔多日,我始终在回味:LM E晚宴的那个晚上,大厅内外,都是这般的群星灿烂呵!

伦敦。一年一度世界有色行业的“奥林匹克”,带给了我们多少希冀与求索、梦想与光荣!

伦敦又一次告诉我,真正的“Chi na”是什么?

徜徉伦敦的街道,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典雅气质让我们屏神凝思。这座城市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说到古典,是这路边的岩石,街心的建筑都与几年前初到之时看到的一模一样;说到现代,是它每天都有新的思潮与新的时尚之风荡漾其间。“变”与“不变”之间,时光的长河永远不息地在流淌;在古典与现代之间,人们在追寻着安逸宁静的生活,日复一日,淡然而优雅,这或许就是它让无数到访者难以言说的永恒魅力吧!

几次俯身泰晤士河边的石栏上眺望着伦敦的古老建筑,我总是神思恍惚:在遥远的祖国,经济正飞速发展,一派热火朝天,整个中国大地似乎就是一个大工地,大兴土木与推倒重来,人们似乎已司空见惯,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旧貌”可以换成“新颜”,然而这打桩的震耳与机器的轰鸣之中,一个个模样雷同、千城一面的城市拔地而起,而我们曾经与之相伴的古老文明与传统风格的故土只能留在遥远的记忆中了。看着古老的伦敦,我的心底有一种忧伤:作为文明的印记和载体,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古老建筑承载这一个城市的文明演进的来世与今生,我们能不能学学欧洲人的“修旧如旧”;能不能领悟欧洲人在保持一个城市的品格与风貌方面的苦心孤诣;这是我们的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在“热心肠”的同时必须有的“冷思考”。要知道,城市建设比不得金属冶炼,古老的兵器熔炼加工之后在今天仍然可以在手机的微电路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城市建筑的风貌一旦“瓦砾支离”便永远不能重现。这就是不可再生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不同!

几日留连,我反复琢磨一位专家的大声疾呼: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而建筑作为物质载体,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符号。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看看一个城市的建筑,就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听到它们讲述的这座城市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眼下的伦敦大街就是英国的文化。它那些上百年古老的建筑被今天的伦敦人整修着、呵护着。游走在古老建筑之间,时间仿佛还是定格在了一百多年前。在伦敦,也只有繁华的商业街区,才可以见到熙攘的人群。踱步伦敦,到处都是古老的建筑、白色的帘布、洁净的街道、葱茏的绿树、平整的草地,整个城市流动着宁静与安详。而今天的伦敦人正奔着现代化的方向坚定地走着,但他们不尚奢华,不注重排场,简朴而优雅,厚重的文化与古老的绅士风范成了这里的色调与清风。记得在一篇报道中曾这样描述伦敦人的简朴与珍惜资源:英国人对家具、用具等从不浪费,走进古老而富有特色的街区常能看到二手商店和二手市场,生意也还不错。即使是在节日里,往来的贺卡也小巧玲珑;他们把呵护绿色做到了极致,百年老树枯朽了,被碾成粉末埋在地下;即使房前屋后的花草也都修建得美轮美奂。

大英博物馆每次还是要去的,不仅仅是因为它免费开放,而是每一回的浏览后的感觉都不一样,历史和现实总是让我时时有一种穿越时间隧道与先哲对话的体验。每一次伦敦小住,总是让会议挤得只有一点点空闲的时间,但为了不让其他两位同事不枉来一次伦敦,便怂恿他们一定要去大英博物馆。

在宽大的展厅前,我试探地询问接待我们的王先生:欧洲经济最近特别的麻烦,欧债危机频发,感觉比三年前的金融危机还要厉害,每天世界各地这么多人来游览,为何这偌大的博物馆不收门票呢?王先生笑了笑:“英国政府将大英博物馆建成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对全世界的人都免费开放,共同享受世界的东西!”这让我心中为之一震。

在中国馆,其门类齐全、应有尽有的藏品使每一位到访的中国人的心中百感交集。百年的岁月,百年的辛酸,圆明园情结似乎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萦绕。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文物至少还存在,至少还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如果这些名族文化精华的流落在在当时那些贪婪的军阀、软弱的政府手里,或者说在十年动乱里被发现,当无知与无耻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这些奇珍异宝的命运又该如何呢?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说起的那个“王道士”胖胖的面庞在我的记忆中久久无法抹去。我也曾从内心谴责过这位毁掉敦煌石窟的历史“罪人”。而想想,如果没有“王道士”们,那些经卷能保存得这么好吗?有时候,我们在感叹那段屈辱史的同时,应该想想,对我们的文物破坏力更大的,究竟是外国人,还是我们自己?

在中国瓷器馆,我也有了另外一个收获。记得从认识英语开始,就一直认为“China”是中国的意思,老师也是这么教的,也从来没记住它有第二个意思。在国内曾听到过坊间流传的一个段子,“China”就是“拆哪儿……”我甚至认为,这位“作者”英译汉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作品”。

而听王先生介绍时,“瓷器”就代表“中国”,它的英文和“China”是一个意思!这位国外的朋友娓娓道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身为一个中国人,反而不如遥远国度里的陌生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有多少疏漏和失误啊。

人与自然的和谐:简约与唯美

这次下榻的酒店不在伦敦的最市中心的位置,但是,在酒店的旁边,就是肯辛顿公园,听说是戴安娜王妃的寝宫,皇家的花园。因此,伦敦几日,除了公务之外,我们时常与旁边的公园亲密接触。每天早上遛上一圈是必须的。

徘徊小径时我就在想,在如此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带,英国人竟然保留了这么一大片绿地。不仅仅因为它是皇家的花园,海德公园也是如此,比它还要大好多好多倍。肯辛顿公园里,树繁叶茂,草青花艳,踏着砂石铺就的小径,青草的芳香在身边萦绕,两旁都是合抱粗的大树,三三两两的晨练者,奔来跑去的小狗,林中觅食的松鼠,河里静默的水鸟,游动的天鹅,你可以用手中的食物喂它们,甚至可以用你的手轻轻地抚摸它们……

朋友说,英国是一个岛国,土地资源稀少,长期以来整个民族就形成了不尚虚华、崇尚科学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世代相传,祖祖辈辈,耳濡目染。正是这种传统,呵护了英国脆弱的自然生态,也维护了这里优雅的人文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简约之中又处处显示着美。我们几个在欣赏这都市里的田园风光时都真切的感受到:来到伦敦,就能“目测”不同国度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目标的距离来,到底是需要十年,二十年,还是一百年?

一片一片的大树,几十年、几百年,依然参天而立,路会绕着树而修,房会避开树而建。我想,那些树木和花草们生长在伦敦真幸运!它们也是伦敦的主人!

临别之时赶往希思罗机场的路上,司机指着湛蓝湛蓝的天空上说,每五分钟,就有一架飞机在机场起降,有时候还排队等候,天天如此……

伦敦是博大的。几天的流连只是窥见了这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的一角一落,然而正是这点点滴滴,让我对下一次的造访充满了期待……

(作者系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猜你喜欢
古老伦敦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去往伦敦
最古老的九大树木
古老的瑞典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伦敦畅游记(一)
我住的地方,是一首古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