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史少晨
“绿色制造”离我们有多远
□记者/史少晨
“绿色制造产品”离我们生活有多远?据第三方研究表明,超过70%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倾向于购买绿色制造的产品,我们关心的是在中国这一比例是否能够达到?如何说服更多的消费者为绿色制造产品买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以及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项目办公室主任任文伟先生,就绿色制造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记者:现在市场上“绿色制造产品”、“绿色食品”这些概念很多,大众对这些概念不是很了解,先请两位专家解释一下如何界定绿色制造产品的概念?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军:绿色产品的概念现在非常流行,如何去界定它,现在有很多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解释。从我这边的观察来看,第一,很多的企业强调绿色制造、绿色生产,主要是强调他们自身的生产过程必须要是一个绿化的过程,是一个对环境负责任的过程。各国都制订了环保的法规,各种排放的标准。第一步就是企业的绿色制造涉及到要符合这些环保的标准,不能违反这些标准。在这之外,有一个持续改进的要求,所谓超越法规的要求,去不断改进自己的环境表现。比如说一个生产型的企业,就应该注意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运行、排放的标准,包括后续的节能减排,回收利用。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很多企业已经大量的外包生产,它的供应链延伸到全球很多角落,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关注于自身的绿色生产已经不够了,要向供应链方向延伸。在此之外,还有绿色消费。一个是前端向供应链的方向,一个是向后端,我的产品卖出去之后,他在消费的过程中各种环境的表现。包括他在废弃过程中各种环境的表现,这些如何能够把它管理好。现在的绿色制造产品不仅局限在自身的生产过程,而是延伸到上游下游,全价值链的绿色制造才能够真正被看作是绿色制造。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上海项目办主任 任文伟:绿色制造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清洁生产和低碳制造。清洁生产更多的是从物质的循环角度更多的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低碳制造更多的是减少能源这一块的消耗,因为碳是跟能源相关的。有一家用秸秆做方便盒的公司老总,他说他们的产业非常环保,可当时就有一个专家质疑了,秸秆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排放,如果从生产周期评价来看,可能不一定那么绿色。这里有绿色制造和绿色制造的产品之间的差异。绿色制造和绿色制造产品,一个是强调过程,一个是强调末端的产品。
记者:在前几年,尤其是每年的3·15,大家对产品的关注可能只局限在产品质量是不是好,现在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产品背后的全产业链是否绿色。这也就是“生产、消费、互动”的消费“3.0”的概念,请问两位,绿色制造靠什么来实现?
马军:绿色制造根本上要从企业实现,从采购、生产、流通的过程很多都是企业能够管控的,这方面企业要发挥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但你不能仅仅依靠企业去完成,企业是逐利的,这是无可厚非的行为模式。这样的话,他就有可能和环境保护之间、和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一些矛盾。比如说降低环境的标准,很可能降低他的成本,为企业增加利润。要想推动企业绿色制造,也需要各界去配合,共同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能够为绿色制造带来这样一个动力。这方面,政府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各国刚才讲到环保的法律法规、排放的标准,这些如果严格的执行,是能够带来动力的。因为如果你做得不好的话,涉及到大量环境的处罚。也会把你当时想要降低的成本带回到这里面,内化进来。包括政府还可以制订各种各样关于产品本身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这都是有用的。包括司法系统的介入也会产生这样一个动力。现在一些新的动力来源也被加入进来,比如说市场化的动力,对于资源、能源的价格,如果他能够真正反映其稀缺性、价值,能够推动企业更加重视这种循环效应,重视节约使用、循环再利用。包括一系列的环境经济政策,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外贸,直到绿色供应链和绿色消费,某种程度上都是在用一种市场化的手段去为这个企业的绿色制造形成动力。绿色制造如果讲到用什么去完成,就是这些动力能够不断的推动企业愿意这样做。一旦形成了企业能够感觉到有这样动力的时候,当他自身开始做起来的时候,他会发现实际上绿色制造并不一定要增加成本。一旦企业从事绿色制造的时候,不一定要增加成本,发展和保护企业的盈利和环保和绿色制造之间可以共生,那将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任文伟:我也认为企业是绿色制造的核心,政府一方面是要打击污染的企业,同时要鼓励绿色制造的企业。还有一个是消费者,只有消费者愿意去买绿色制造产品,这些企业才有生命力,消费者要提高环保意识。一方面消费者自己要提高。另一方面,NGO组织、高校在环境教育方面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引导消费者识别哪些是绿色的、哪些是不绿色的。这也是推动绿色制造的普及。
记者:绿色制造的推动力是由各个方面共同联合推动形成的。作为一个NGO组织,两位对当前推动绿色制造效果如何评价?
马军:现在已有相当一些企业开始迈向绿色制造。如任老师讲到的,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在这些年来有了极大的提升。社会共同的呼声也在推动着很多企业去转变。在西方国家,我看到很多西方大的品牌,首先从自身,比如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年来他们在自身环境守法、不断持续改进的方向上做了很多的尝试、探索、努力,到现在一些企业已经逐渐从被动的回应社会对他的压力、要求,逐渐的过渡到他主动的把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营销作为他的企业品牌、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这方面,我们看到很多的案例正在形成。有些企业已经是百年老店,他再往前看一百年的时候,他觉得如果还要能够继续成功、继续生存的话,必须要迈向绿色的生产和制造。这个方向上,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企业,看到了很多希望,但是有些遗憾的是在中国整个局面依然不容乐观,大量中国企业仍然没有发生这样的转变。他们甚至还在合规性方面都还没有能解决这么基础的、环境守法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刚才您提到我们作为一家环保组织,一直在制作中国污染地图的数据库,这里面搜集了大量企业记录。到今天这些监管记录的数量已经越过了八万条,涉及数以万计的企业没有达成基本的环境守法的要求。
任文伟:为什么现在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这方面做得好,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差一点,这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前说的八大全球污染事件都在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等等国家。但是他产业升级,把污染型企业、资源消耗型企业转向发展中国家,我们自然而然接受了这些东西。我们发展以后,我们也在转嫁,从东部区域往中西部区域转嫁,我们在思考能不能不要走这条弯路,或者让弯路少一点。我这个角度来看,是这样理解的。从推行绿色制造的效果来看,这是大势所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后,整个人类都在关心如何爱护地球、保护地球。这是一个大环境下,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重要性。第二,企业自己也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能源是有限的。如果我自己不做好转型,我知道我会被淘汰的。所以你越少消耗能源,你未来竞争力是越强的。这个趋势可能是往绿色制造的方向推。
记者:有些企业确实在逐渐地去适应这一绿色潮流,可有些企业却反应不是那么积极,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
马军:有多重的原因妨碍了他迈向绿色、迈向环保。中国的环保部门基本上复制了西方排放的标准、环保的要求。但是在执行层面却是比较虚弱的。一直以来执法不严,处罚也是非常有限的。拿国内的一些案例来比较,英国石油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自己主动拿出200亿美元做赔偿的准备,我们就明白,现在的违法成本有多么低。
还有一个阻碍就是来自于供应链。有很多企业找到我们,他们试图说明他们出现的问题,整改的方式,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提出来说,我想做好,但是我作为单独的一家企业,我只是大型企业供应链条的一部分。我自己想做好很难。比如有的IT产品的生产商就告诉我说,他们的生产过程中造成了一些有害物质的排放,包括重金属的排放,他说不是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会造成成本的上升。都在一个工业园区里,你处理,他不处理。马上买家就会换了他。单独想要做好很难。绿色供应链的采购标准如果不能解决的话,也会成为企业转型的一个巨大的障碍。我们消费者也有必要把绿色消费的理念真正激发出来。
任文伟:很多大企业有能力做自我的技术改造、做绿色转型。但是我面临的问题还是一些中小企业有想法、没有办法。没有技术办法,没有资金办法,就算做好了以后,因为现在市场的公信力还不够的时候,真的绿色产品和假的绿色产品做好了以后也会淹没在里面。政府应出台有一些机制鼓励绿色转型。我们基金会香港办公室支持珠三角做了很多的项目,我们请第三方技术公司帮助他们做节能改造,他们刚开始改造这个会需要几百万,他改造完了以后每年节省多少成本,两三年就会把成本收回来。第二步就是要说服银行能不能贷款给这些企业做技术改造。银行会不会出台相应的政策,跟国家有没有相应的政策是统一的。
还有一个是通过技术手段,现在大家在推动能我们源管理,我帮你们做技术改造,但是我在成本里面分成,在五年和十年里面分享减少成本的效益。要设置这些机制和手段鼓励绿色转型。
记者:任老师,您认为绿色制造产品离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远?
任文伟:绿色制造产品我们有很多,但是如果说现在整个社会上都是绿色制造产品,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对中国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很多自己国内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他还是想怎么躲避罚款、偷偷的排污。目前国内一些大的企业也开始在做这方面的转型了,第一,国际形势上大家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比如说气侯变化,大家都在关注,我们每个国家未来会有每个国家的额度,我国现还在谈判并做出承诺,总的排放量不能超过多少。有的国家已经开始在准备或者计划在未来的贸易中推行一些碳关税,我国拟出台一个碳税类似于环境的贸易壁垒,逼迫这些国家做出自己的调整。第二,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非常大。如果你再不去做转型,以后的资源成本会越来越高,人员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第三,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因为身受其害以后,才会去关注这个事情。我们国家的河流,很多地方有河没有水,有水的地方污染。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了。这种危机感促使大众意识到,地球并不是其他人的事。企业也是,哪怕企业开始的力量很微薄,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这几个方面的判断来说,绿色制造产品离我们不会太远。
记者:马老师呢,您怎么看?
马军:我同意任老师的观点,我们现在正在走进绿色制造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应该有一种危机感,现在全球的人口从6 0亿迈向了10 0亿,我们的资源并没有增加,还在不断地消耗。
很多产品在它的能耗和水、某一个环节上面,有一定的绿色的特性,但是如果综合着看起来,来一个生命周期来看,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力,这个潜力如果开掘出来的话,在未来我们可能会有信心说,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我们能够维持好现在的生态环境,甚至能把一些问题加以解决。现在看起来,前端的供应链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刚刚开始,很多企业虽然有一些管理,但是大部分都还只触及到了一级供应商,我们就需要延伸管理了,NGO可以做的工作就是协助企业去共同的给公众一个指引、指导。让他们能够真正的用好这些绿色的产品。总之,如果我们最后能够形成一种社会环境,让这些的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不断的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的绿色产品的进程就会来得更快得多。
记者:任老师,您对我们的政策制订者和大众消费者有没有个人的建议?
任文伟:政府要出台一些规范政策。比如说FSC的认证。我们水足迹的管理未来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出台类似于认证的标准,一个企业在水环境管理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后,在行业里面比行业标准更高的时候,会不会达到这样的认证。以后是不是有碳标签、水标签、木材认证的标签,我想政府和NGO组织、第三方机构一起来推动这方面的工作。政府要从教育的角度让消费者知道这个事情。一次性的产品要少用,有些产品是可持续的,是循环的,我们要对消费者宣传教育。
记者:好的,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和两位专家进行交流,请两位对这次谈话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吧。
任文伟:绿色产品、绿色制造是大势所趋,也是人类文明未来的一个方向。我们只有这一个地球,没有更多地球能够承载我们现在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绿色竞争力是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马军:现在我们都看到中国环境的挑战是真实而且是非常严峻的。不但涉及到这一代人,而且是子孙后代、涉及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进步包括环境信息不断公开,更多的NGO和社会公众参与到这中间,提供了一个绿色制造的难得的新的机遇,能让这个系统变得更加高效、有效。现在绿色消费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信息充分的传递给我们的消费者,一个知情的消费者如果能够做出选择,他会产生非常大的拉动的力量。我们现在非常期待这样的力量形成。
记者:感谢两位专家的分享。绿色制造产品以及绿色制造离我们既远又近,需要我们企业、需要NGO,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去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