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再生纤维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2-11-01 09:15林世东
资源再生 2012年11期
关键词:聚酯纺织品纤维

□文/林世东/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再生化学纤维专业委员会

新形势下再生纤维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R
Recycled Fiber Industry Fac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Situation

□文/林世东/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再生化学纤维专业委员会

编者: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再生纤维最大的产业基地及产业集群最集中的江阴地区普遍出现了高达50%的检修、停产现象,由此可以预见,中国再生纤维行业以耕作式、粗放型、同质化、低值化的发展已走到了尽头。我国再生纤维行业在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及遭受动乱、战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需求短期难以快速提升的宏观环境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再生纤维企业如何从中找到并抓住机遇?

在今年11月5日在宁波召开的2012年第七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再生化学纤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世东先生为与会者拨开了云雾。在此,我们将他的演讲内容刊登出来,希望给读者以启示。

一、再生纤维行业面临的挑战

1. 产能是否过剩?

随着纺织制品由服装用、家纺用为主,转向产业用为主,纺织原料的用量急剧增长。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53亿吨。其中服装用纺织品4150万吨,占16.4%,家用纺织品4100万吨,占16.6%,产业用纺织品17050万吨,占67.4%。受人口爆炸式增加,联合国预计2050年全球人口将创纪录的达到94亿( 2011年预测),天然纤维的产量增长不会出现,产量的稳中有降将成为主基调,化学纤维的稳定增长将成为必然。

据预测:化石资源将在2050年枯竭,以石油化工为基础原料占96%的合成纤维产业资源必须另辟蹊径。全球废旧纺织品废弃物将达4000万吨/ 年。

2. 再生行业的宣传、认知度等问题

宣传教育问题:发达国家对民众已有10年以上的宣传教育,并通过法律,对再生产品进行认证、吊牌,在产品售价上可以接受10%~100%以上涨幅。

安全性问题:如今,再生的原料处理过程、产品生产过程可以达到无二次污染。但是产品应用的安全性如何?经一些再生企业委托国际知名中介的严格检测:产品安全性能达到国际上、国家的A类安全标志。

产品品质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再生产品可以说大部分产品能够替代原生产品,个别品种的性能甚至超过原生产品。

3. 原料是否会成为发展瓶颈?

首先是世界上各国对再生资源的重视,好的原料会越来越贵越来越少。所以短期来看,从各国进口的各种原料会越来越差,数量也越来越紧张。目前我国每年约产生2600万吨废旧纺织品,其中化学纤维占80%,约2080万吨,天然纤维约520万吨。在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每年一般会有2套废旧衣服,而城镇居民大概有3套。以此推算,我国一年可产生31多亿套废旧衣服。经折算:每年中国纺织服装的废弃物达100多万吨,大都被当作垃圾掩埋、焚烧,这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另外,测算闲置的旧服装保有量:2800万吨。我国是制服的生产、消耗大国,其中部队的作训、退役制服必须集中收缴制服库存压力越来越大,既占据大量储藏空间,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其他类制服(政府、大型国企、学校等)在解决了分材质、分颜色技术后,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我们巨大原料来源。

4. 国家对再生行业的支持力度如何?

发改委于2012年1月13日宣布,京、津、沪、渝、粤、鄂 、深圳市获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以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此外,发展改革委要求各试点地区着手研究制定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明确试点基本规则,测算并确定本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研究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分配方案,建立本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系和登记注册系统,培育和建设交易平台,做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支撑体系建设,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家积极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搞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加大对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和推广工作,同时对符合国家申报条件的企业单位应争取国家相关部门项目的支持和资助。

二、再生纤维行业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1.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在政府引导下,产、学、研紧密配合,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国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建立纤维材料从回收、生产、综合应用新型营运形式,重点在废旧纺织品的广度和深度的应用上拓展新的领域,真正实现“城市矿山”的价值。

2. 坚持走出去战略

重点是营销渠道建设。要重视原料、产品两头在外的布点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国外原料基地的建设,做好外销产品定位,利用错位竞争发展。并把设备、技术、人才、金融、服务、理念在内的内涵式发展建设列入对外发展的配套工程。

3. 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建议大企业要走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发展模式,走横向发展与延伸到上下游发展的模式。

小企业靠错位竞争,走小品种、个性化、精品化、特殊化等品种的细分市场。

4. 要积极研究产业梯度转移方向

东部企业受环保指标、土地、财税、能源、人工等影响,成本居高不下,中西部则相对成本较低。但产业配套不完整,影响转移速度。东南亚的转移也是如此。

5. 要充分利用新上设备的后发优势。

6. 积极跟踪关注新产品开发、生产。

世界化纤的发展格局在变化,以前从“拿来主义”、“快餐式”发展,被动式开发,转向买方市场、内需市场为主、稳定的外需市场为辅。新产品开发一定跟上新时代的需求。

7. 要充分关注资本市场带来的机遇

利用兼并、重组的便利、快捷,可以减少恶性竞争,提高产业集中度。

8. 充分认识行业的周期性(3~5年)

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周期是与行业周期同步的,各地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相应建立省、市、国家级的工程技术中心。

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发、引进、推广废瓶片、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

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工程,提高产品的高质化、高效化、高利润化及密闭式、无害化生产,确定废瓶片、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图,形成废旧纺织品梯级利用技术支撑体系。

9. 注重品牌的力量

品牌、吊牌、标准、认证建设是关系到行业社会形象地位的关键,也是行业设立门槛的软条款之一。

可以通过联合国内外采购供应商,建立绿色低碳纺织品卖场,扩大基本市场;通过著名品牌合作,提升化纤循环产品的高端市场占有率;通过体系与产品标准认证,提升化纤循环产品美誉度;通过公益广告、专业展览、国际合作,推广化纤循环经济理念,提升中国化纤循环经济联盟社会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

2009年制定了第一个行业标准,2011年新报批3个长丝标准,2012年又有3个行业标准通过审核报批,2个协会标准的实施,行业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系统硬件设计的核心是无线传输节点设计。无线传输节点以微控制器为核心,扩展了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传感器接口模块以及扩展接口部分。

10. 行业的门槛设计

设计门槛的原则是:提升与发展现有产业。

在同行业中按照“纳税占销售额的比例”、“人均纳税”、“亩产税收”、“单位用电产生税收”、“单位总能耗产生税收”等指标,作为企业继续扩大产能、新建项目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只凭企业的广告能力、公关能力、融资(借贷)能力,决定其是否能够上马新的项目,尤其是产能扩张。

通过一些硬性的节能降耗、节水减排指标,来达到减少二次污染、二次排放,清洁生产;并通过一些软指标,诸如品牌、吊牌、标准、认证建设,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通过再生门槛的设计,最终达到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发展。

11. 提高节能减排能力,缓解再生化纤与纺织行业发展中积累的资源和环境矛盾

通过节能、减排、降耗、节水等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形成环保、可持续的纤维回收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中水回用率达90%以上。

12. 行业自律

加强行业和企业自律首先从生产自律、价格自律着手,然后逐步过渡到发展自律。广泛开展诚信企业和法制教育的相关活动,引导企业讲诚信,讲职业道德,争做诚信守法的企业,并规范有序地参与行业竞争。行业内企业对发展自律、生产自律、价格自律达成共识,并积极参与并自我约束。

13. 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废塑料(聚酯)、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领域的行业组织、科研院校、中介机构(认证、标准、吊牌等)、企业(上下游、设备、辅料等)等相关力量,共同构建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运用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解决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开展废塑料(聚酯)、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产业化推广、标准化建设、政法研究、产业咨询等工作。

三、再生纤维行业展望

1. 资源可以得到综合利用

二十世纪后期,随着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许多生活用品都被塑料制品代替,然而这些塑料制品大都是一次用品,如快餐盒、鸡蛋盒、打包带、可乐瓶、矿泉水瓶、食用油瓶、化妆品包装等,目前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量日益增加,而这些废塑料垃圾不轻易降解,长期积累,形成白色污染泛滥,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而再生涤纶纤维行业是属国家重点鼓励的循环经济产业。通过大量的聚酯(PET)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弃物对国内环境的污染,做到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仅国内年回收利用聚酯(PET)废旧材料就达315万吨。

例如,一只废矿泉水瓶或可乐瓶(PET瓶),只要进入到再生涤纶纤维生产企业,它的瓶、瓶盖、塑料商标纸,均被分解,全部利用,而生产过程中清洗瓶及瓶片的废水,90%~95%以上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

2. 社会效益比较突出

再生涤纶纤维行业通过对聚酯废旧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大于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是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就业。其中仅回收清洗这一行业就解决约45万人就业,再生化纤加工企业约30万人,同时再生化纤行业还直接带动相关行业约80万人的就业。

二是再生化纤行业为国家每年直接提供大量的税收,并出口创汇。

三是节约石油资源。用PET废瓶片生产再生涤纶短纤维,同与用石油资源制造PET切片相比,每吨原料可节约6吨标准煤的加工能耗。

四是减少白色污染,洁净和美化环境,通过对废料的生产加工,增加了社会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再生涤纶纤维行业的发展又直接促进和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回收、国际贸易、物流、纺织机械、辅料等)。

3. 建立规模化示范园区,推动全国的再生行业形成几个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1)龙头企业培育

培育具有成套处理装备和工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形成分拣、清洗(消毒)、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完整的产业链条,鼓励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高质化、高效化无害化、密闭化发展,并向全国推广龙头企业的先进经验。

(2)示范园区、基地建设

在全国重点区域建立若干废旧塑料、纺织品综合利用示范园区或基地。如在山东设立环渤海循环试点,江苏江阴建立二手服装综合利用试点园区,浙江绍兴建立高值化再生利用示范园区,浙江苍南建立大宗无害化再生利用产业化园区,在广东建立粤东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综合研发产业基地,在福建晋江建立再生综合试点等,形成回收-运输-分拣-利用-销售的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完整产业链。

4. 产业总量目标

到2020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产量760万吨,产值1500亿元。其中再生短纤产能为750万~800万吨,产量600万吨,再生长丝产能将达到200万~250万吨,产量160万吨。

5. 产品结构目标

到2015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高科技、功能性再生纤维产值比重有较大幅度提升,差别化再生纤维内涵更加丰富,成为中国化纤产业主导力量。

6. 科技创新目标

到2015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0家以上。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以上,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7. 品牌创建目标

到2015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市级知名商标分别达5件、20件、50件左右,市级以上品牌产值率达到60%以上。区域品牌进一步打响,区域品牌数量可以达到10家以上。

8. 产业效能目标

到2015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提升;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10%,三废排放量进一步减小,中水回用率达到90%以上;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争取由2010年的100万元/人增加到2015年110万元/人,2020年将达到120万元/人。

9. 愿景展望目标

到2020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将发展成为:以差别化产品为主导、产业链完善、企业设备先进、产业布局合理、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创新体系较为完善,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更加突出,成为中国传统产业改造和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产业。

猜你喜欢
聚酯纺织品纤维
◆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前处理对再生聚酯织物表面低聚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