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厌食症是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至原来的一半或者1/3,且持续时间达2周以上,是现今小儿中常见的病症。出现厌食,会导致营养素供给不足、营养不均衡,影响儿童的身高及体格的发育。严重者出现生长发育迟滞,内脏萎缩,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胃肠动力不足、消化酶缺乏、药物、微量元素缺乏及气候、喂养不当、精神因素可导致厌食,其中胃肠动力不足、消化酶缺乏是导致长期厌食的主要原因[1]。我科自2009年对除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厌食口服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小儿厌食、食欲不振100例,随机分为二组,50例予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11岁,平均7.5岁;50例给予健胃消食片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10岁,平均8.5岁;所有患儿均小儿厌食符合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治疗方法 本组50例患儿均给予口服复合凝乳酶胶囊(12粒/盒,葵花药业集团唐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2~3岁1粒/次,3次/d,3~11岁,2粒/次,3次/d,三餐前口服。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本组50例患儿均给予口服健胃消食片(30片/盒,江中制药),2~3岁2 粒/次,3 次/d,3~11岁3粒/次,3次/d,一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在此期间停用其他影响观察的药物,如其他促动力药、消化酶、黏膜保护剂。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儿科门诊儿童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对病患进行治愈、有效、无效3个级别进行疗程判断。1)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食量明显增加,一个月内无症状反复,1年后的随访中患者的体重增加>2kg,身高增长>5 cm。2)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食欲开始增加,一个月内症状略微有反复,患者身心发育接近正常水平准,一年后的随访中患者的体重接近于2kg,身高增长接近5 cm。3)无效:在一个疗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依旧存在,1年后的随访中也无变化。
从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厌食症效果显示,观察组治愈15例,占30%;有效25例,占50%;无效10例,占20%。对照组治愈6例,占 12%;有效 15,占 30%;无效29例,占58%。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厌食症效果比较(例,%)
胃肠道是人体完成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器官,微生态医学认为:胃肠功能紊乱是由于体内毒素,病菌淤积2A杆菌及大肠杆菌,耐药株菌引起的免疫受损反应,属人体微生态环境失衡造成的。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而薄,新生儿肠壁肌层较薄,黏膜富丁血管和细胞。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和小婴儿肠管可含有气体,呈膨胀状态,常易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情绪,气候等因素也易致腹痛,腹胀。甚至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及消化不良,长此以往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及贫血复合凝乳酶胶囊成分为凝乳酶、蛋白水解酶、粘蛋白、双歧因子等生物活性酶,可快速分解蛋白质,促进胃肠道腺体分泌,增强胃动力,调节胃肠消化功能。儿童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并可导致多种病理性异常。儿童厌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消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厌食,但更多的是非病理性的,即功能性厌食。赫理华等检测体表胃电图表明,功能性厌食儿童存在胃动力过缓,胃电活动主频率缺乏、节律紊乱[2-4],复合凝乳酶胶囊含有胃动素,增加胃动力,促进胃排空作用。双歧因子,使体内有益菌群数量可增殖10~100倍,减少肠内腐败物质的生长和积累[5],促进肠道蠕动。本组试验中治疗组50例口服复合凝乳酶胶囊总有效率达80%,可见复合凝乳酶胶囊起效快,副作用少,疗效肯定,治疗儿童厌食、食欲不振,使儿童获得均衡的营养,保证身体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可长期服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诸福棠,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下册.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社出版社,2011:275-1276.
[2]赫理华,张理菁,李芬,等.厌食儿童胃电图检测与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3):160.
[3]祝益民,赵样文.危重症时循环衰竭与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附46例分析).小儿急救医学杂志,1996,3(2):68.
[4]郭先娥,汪晖,董萍,朱丹,胡晶.药物治疗患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现代护理,2005,11(23):2017-2018.
[5]孙心亮.试论小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内外合治.中医外治杂志,2005,1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