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殷 凯
(1.黑龙江科技学院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2.大庆市外事服务职业高级中学,黑龙江 大庆 163414)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高科技已经逐渐地替代了人类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正当人们享受在从劳动中摆脱出来的喜悦时,随之而来的却是诸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脏病等诸如此类的“富贵病”,究其原因就是人们抛弃了许多日常的体力劳动,同时又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而造成的。这类慢性病,不仅耗费国家大量的资金,同时又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普及“终身体育”的思想,迫在眉睫。
高等学校教育,是大学生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的关键环节。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比较成熟,能够对各种事物和思想做出明确的判断。如果能够在这一时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并通过体育课堂的言传身教,能够不同程度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习惯。所以,文章通过对辽宁省4所“211”工程重点院校的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探究其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方面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为培养大学“终身体育”思想服务。
以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掌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分类,查阅有关“终身体育”的概念、意义和举措,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分别在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4所重点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在该校教师的帮助下,共找到26名毕业生,并填写了毕业生问卷。
表1 调查对象构成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收集、分类、统计、求和与百分比的统计,为本研究做数据支撑。
1.2.4 逻辑分析法 综合运用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等逻辑学方法。
2.1.1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教学指导思想
(1)重点高校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指导思想决定着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基础环节。通过对辽宁省四所重点院校的教学指导思想的调查发现,四所重点院校坚持贯彻国家教育部的指导方针,融会贯通“终身体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由此可见,四所重点高校在教学指导思想,能够把握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为实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计划奠定理论基石。
(2)重点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教学指导思想。高校体育工作者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体育工作者对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理解的深度、实施的力度同样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计划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方案二:在原病害托架旁增设一个新托架,扶正原病害托架并与新托架焊接为一体,使人行道荷载由新旧托架共同承担。
表 2 辽宁省重点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教学指导思想(n=70)
如表2所示,目前4所高校的体育工作者的教学指导思想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所占比例仅为6.3%,排列第四位。可见,高校体育工作者对“终身体育”指导思想认识不够,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模式,认为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在一定限度内提高学生的体质,就完成自己的教学使命。其实不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的要求和学生对体育课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仅仅是工作的一方面,如何能够让学生喜欢体育、并坚持“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因此,作为教学工作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把握时代的脉搏,更好地为培养社会接班人服务。
2.1.2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 如表3所示,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中,提到“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培养目标之一。
在教学大纲制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尚未提到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体育课程中提高上课内容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因素。体育课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趣味性不强,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更谈不上培养其终身体育的习惯。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应该是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表3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教学大纲概况
2.1.3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课程设置 通过调查发现,辽宁省四所重点高校所开设课程种类分别为大连理工17门、辽宁大学12门、东北大学13门和大连海事大学16门。四所高校课程开设种类也比较相似:第一类,传统的体育课程,例如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和乒乓球。这类课程在我国高校开设时间最长,群众基础较好,课程内容安排相对完善,并且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该项目的比赛,因此比较利于在学校开展,并且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第二类,东北特色项目,例如速度滑冰和轮滑。速度滑冰历史悠久,由于东北特殊的气候条件,现已成为北方学校的特色项目运动。随着我国短道速滑队屡次在冬奥会上夺金,该项目已经越来越受群众喜爱。于此同时,速度轮滑不仅是北方人夏季的娱乐项目,而且也是我国南方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此类课程不仅受北方学生喜爱,对南方学生而言,也充满了神秘和刺激,便于学校开展。第三类,社会大众较流行运动项目,例如游泳、网球、羽毛球、健美操和搏击等。身体健康已收到全社会的关注,许多健身俱乐部针对各阶层工作者开设这些体育项目,使得参与这些项目的群众日益增多。
通过表4也可发现,我国可开展76项体育运动,相比之下,这四所高校开设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在12-17项之间,仅占17.9%~25.3%。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不仅喜欢接受新事物,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四所重点高校有必要增设其他未开设的体育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表4 辽宁省重点高校所开设课程的调查
2.2.1 辽宁省重点高校在校学生对已学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
图1 辽宁省重点高校学生对已学体育课满意度调查图(n=200,男(双线左侧)=102,女(双线右侧)=98)
如图1所示,对200名在校学生的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学生对已学过体育课程进行评分,反应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调查发现男女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相差悬殊,男生对篮球、羽毛球和滑雪三个项目的喜欢程度超过80%,排球、武术和健美操三个项目的喜欢程度低于40%;女生对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游泳的喜欢程度超过70%,而对足球、篮球、排球、武术、速度滑冰和轮滑的喜欢程度低于20%。由此可见,目前四所高校的课程亟待改革。一些不受欢迎的课程不仅浪费学校资源,同时也浪费学生的时间,上课的效果必然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心理,反而不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2.2.2 辽宁省“211”工程重点高校毕业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调查 如图2所示,通过对已毕业的26名四所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经常参加的活动有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网球、健身、台球和保龄球。这些项目中,羽毛球每月参加的次数最多,平均每月可达10多次,受欢迎程度较高;其次是俱乐部健身;参与篮球和足球运动大多是响应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其中台球和保龄球是毕业生们在学校期间尚未接触过的项目。
图2 辽宁省重点高校毕业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调查
由此可见,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并没有与学生毕业后的体育生活联系在一起,只是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片面地选择体育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继续参加这些体育项目。所以,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应该从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活动出发,为贯彻“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辽宁省重点高校的体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终身体育”思想的深化和学习,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服务。
(2)重点高校开设的课程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差异,很多课程不能达到让学生满意的程度。高校某些课程分班授课的形式比较好,可以让男女生能够根据自己性别的喜好去选择课程。
(3)重点高校开设的课程数量较少,缺乏多样化。目前开设的课程比较陈旧,缺乏娱乐性,许多带有娱乐性的体育项目并未纳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当中。
(1)辽宁省重点高校应该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征求学生的意见,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2)加强教育投资,为新增体育课程建设场地和设施,满足学生的要求。
[1]魏 来.辽宁省“211工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熊 健,等.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2):69-71.
[3]郑来发.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向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6):56-58.
[4]刘雪冰,黄金鹏.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0(4):48-52.
[5]杨 静.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