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05年和2010年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析与比较研究

2012-10-31 09:52陈德明吕克宁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年龄组年龄段贫血

于 滢 ,陈德明 ,吕克宁

(1.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2.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儿童青少年贫血大部分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贫血将严重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1]。2010年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全面展开,为了解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现状及近5年的变化趋势,特对其中的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建造和修补组织的负担较大,更容易发生因蛋白质和铁摄入不足引起贫血。本文主要对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进行比较,以了解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发展和贫血发病率的变化情况,为今后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黑龙江省血红蛋白测试结果。测试对象为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绥化市、阿城市、富锦县6个调研片的汉族中小学生,按照全国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7岁、9岁、12岁、14岁、17岁5个年龄段学生组成监测样本,见表1。

表1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男女各年龄组人数(个)

1.2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采用WHO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血红蛋白测定仪器为721分光光度计[2]。

1.3 贫血判断标准

女生7~17岁Hb<120g/L;男生7~12Hb<120g/L,14~17岁Hb<130g/L[2]。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应用SPSS 11.5数据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双侧t检验和卡方检验。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含量

2.1.1 2005年和 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城乡测定结果 2005年和2010年不同年龄组的城乡男女血红蛋白值见表2。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5年和2010年血红蛋白男女各年龄组城乡差异均具高度显著性。

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色素蛋白,其功能主要是携带氧和运输氧。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同化作用高于异化作用,需要更多的氧来参与机体的构建。农村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卫生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发现血红蛋白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总体好于乡村,这与城市人群文化素质高,更注重膳食营养及结构有关,也与城市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方便有密切关系。

表2 2010年和2005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含量

2.1.2 2005年和 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分析 与2005年相比,2010年平均Hb除7岁女城组外,其余各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整体出现下降。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性在9岁、12岁、17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乡村男性在7岁、9岁、12岁、14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女性在9岁、12岁、14岁、17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乡村女性在各年龄组均显著性差异,见表3。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水平均均出现下降,说明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身体机能状态出现下滑。

表3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含量比较

导致血红蛋白低的原因有很多,分析黑龙江省2010年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首先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当而导致的营养不良。当今社会的营养物质供应已经非常的丰富,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去吃什么和怎么吃。儿童青少年群体由于其未成年性,其营养常识相对贫乏,同时也受到快餐文化的熏陶,对于食物的选择主要通过色、香、味、口感去考虑,于是偏食、挑食甚至厌食的孩子越来越多。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则较为肤浅。因此,在膳食结构中,快餐及方便食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其中的防腐剂、添加剂和脂肪成分越来越多,而对于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铁和蛋白质及一些维生素(如叶酸,维生素C)则相对缺乏。虽然表现出的是膳食营养结构问题,但深究其原因还是社会问题:独生子女的饮食问题和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问题。儿童青少年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对铁和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再加上摄入不足,就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生成,导致血红蛋白水平整体下滑。再次是失血性因素,这主要是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女性群体在这个时期出现

了月经初潮,之后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加上处于生长发育期,就比较容易出现血红蛋白水平低下的情况。同时大多数女性在此年龄段有了审美观念,为了保持身材,不惜余力的节食,会使情况更加严重。第三是体力活动因素。体力活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改善身体的造血机能。进入21世纪,人们的休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玩手机、玩IPAD、看电视和上网成为了很多人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地铁里、公车上、饭桌前,教室里等等场所,随处可见。而儿童青少年上学的时候乖乖坐在教室里学文化,课余时间又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特长班占据了时间,好不容易有了歇息时间,想玩没有同伴,父母又忙。于是不是去挥汗如雨,而是选择与电子产品打交道,不能通过体力活动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

2.2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贫血状况

2.2.1 贫血检出率 表4可见, 2005年贫血检出率乡村是城市的6倍,男性贫血率高于女性,其中乡村男性贫血率最高。2010年贫血检出率总体上是城市高于农村,性别差异不大,其中城市女性贫血率最高。

表4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贫血检出率一览(%)

与2005年相比,2010年乡村、男乡、女乡的贫血率出现下降,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除男贫血率不具显著性外,其余各组具高度显著性。城市的贫血率高于乡村,城乡的贫血状况出现反转,由2005年的乡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高于乡村,且城乡差距在缩小。可能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城乡饮食的营养差距渐渐缩小,而且随着乡村人口各方面素质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饮食的营养认识也大大提高。城市的贫血率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儿童青少年的饮食更趋向于快餐化,营养得不到全方面的保证。另一方面,城市的学生学习压力远远大于乡村的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休息得不到充分的保证的同时,锻炼的时间也相对较少,不能通过锻炼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导致城市男女贫血率大幅度上升。从性别上看,2005年男子的贫血发病率高于女性,而2010年女性的贫血率略高于男性,造成这种现状的可能原因是14岁年龄组女生的贫血率较高,可能与青春期身处于旺盛生长阶段,以及偏食、月经期失血有关[3]。

2.2.2 不同年龄组城乡男女贫血率 2005年和2010年不同年龄组男女城乡的贫血率见表5。从实验结果来2005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除17岁男乡贫血率超过20%以外,其余均低于10%。2010年12岁女城、14岁男女城和男女乡、17岁男乡的贫血率均超过10%。14岁年龄组高发贫血的原因可能是与青春期生长发育骤增有关,也可能与男子此年龄组的贫血标准高有关[4]。2010年14岁、17岁男性和12岁、14岁女性是高贫血发病率阶段。有研究表明:贫血学生营养摄入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改善营养是预防贫血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5]。

表5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男女各年龄组贫血率(%)

与2005年相比,男城的贫血率各年龄均出现升高,以12岁和14岁年龄段增长幅度为明显,由2.14%上升至14.58%,差异具高度显著性;14岁男乡贫血率出现上升,其余年龄下降,且男乡的下降较为明显,差异具高度显著性;17岁女城贫血率下降,其余年龄均升高,其中9岁、12岁和14岁差异具高度显著性;14岁和17岁女乡贫血率升高,其中14岁差异具高度显著性,其余年龄均是下降趋势,其中7岁女乡贫血率下降明显,差异具高度显著性。从以上比较可以得出:经过五年的时间,黑龙江省的儿童青少年的贫血情况不同年龄段变化特点不同。乡村除14岁外,男女各年龄段贫血率均下降,17岁乡村男性发病率虽然下降,但仍是贫血高发群体。城市贫血率上升;城市各年龄段贫血率均有升高趋势,其中12岁、14岁男城和9岁、12岁、14岁女城贫血率骤增。可以看出,贫血率的年龄特点与青春期有关,所以青春期和青春期启动前是今后贫血预防的重点。应在此年龄段加大监督力度,注意营养的摄入,特别重视含铁和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2.2.3 贫血程度 根据血红蛋白的多少贫血可分为轻度贫血:90~119g/L(90~129g/L,男14~17岁),中度贫血:60~89g/L,重度贫血:30~59g/L[6]。2005年和2010年贫血程度比较见表6。

表6 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贫血程度百分比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与2005年相比,2010年没有重度贫血的出现,中度贫血率下降,主要是轻度的贫血,贫血程度有所减轻。贫血患者可表现出乏力、易倦、免疫力低下、头晕眼花、面无血色、暗淡无光、舌头指甲发白、心悸、头发干枯易脱等症状,儿童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较严重后果。但是轻度贫血的症状较轻微,中度贫血在体力劳动后会有心慌气短的感觉,而重度贫血已无法正常完成日常体力活动。因此,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由于其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对于贫血在早期应积极进行防治。贫血程度的降低,表明整体上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营养水平较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3 结 论

(1)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血红蛋白含量城市高于农村,与2005年相比血红蛋白整体水平下降。

(2)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率城市高于农村,与2005年相比,贫血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乡村的贫血率出现下降,而城市的贫血率出现上升,其中青春期的贫血率上升明显。

(3)与2005年相比,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贫血程度有所减轻,主要为轻度贫血。

总之,12~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检出率较高,是贫血高发年龄段,此年龄段是黑龙江省贫血防治工作的重点。血红蛋白下降和贫血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长和孩子对健康饮食知识的缺乏,造成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贫血;二是女生的高贫血率,与青春期女生本身处于旺盛生长阶段,再加月经期失血有关;而l4~17岁男生的高贫血率则可能因为机体生长旺盛蛋白质和铁的供应不足造成的,也可能与贫血筛查标准高有关。儿童青少年由于其的未成年性,在缺铁性贫血的防治问题上,要重“防”,铁剂的治疗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作为成年人群体的家长和学校担负了一定的责任,搞好家庭的“小餐桌”和学校的“大餐桌”,支持和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才能真正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和机能状态。

[1]崔 晶,栗 娜,栗学军,等.长春市中小学学生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06,27(3):294-295.

[2]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北京: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0:86-91.

[3]曾宪民,盛晓梅.黑河市2213名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检测分析[J].中国校医,2007,2 1(6):654.

[4]岳 峰,桂 云,宋婵娟.合肥市儿童青少年贫血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4(5):347-348,361.

[5]汪正园,张鑫毅,孙建琴,等.上海市闵行区民工小学学生贫血与生长发育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318-320.

[6]施爱珍,刘 弘,邹淑蓉,等.上海市中小学生和妇女贫血状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5):229;244.

猜你喜欢
年龄组年龄段贫血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