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华 王天力 金洪国 张明晶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谈大学知识转移、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的关系
周立华 王天力 金洪国 张明晶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全球“超竞争”日益激烈。大学面临的环境变化在时空上被极度压缩了,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对大学知识转移、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内涵及其相互锁定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探求大学可持续发展。
知识转移、动态能力、创业绩效、持续发展
大学作为教育组织实体,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与知识转移制度化的产物,是知识的所有者,是知识得以传播,知识转移得以发生的供给者。表现出明显的以知识为中心的特征,根据1962年普兰妮(polanyi)提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划分标准,大学作为知识转移供给者(发送方),不仅包括显性知识转移,而且更重要的是隐性知识的转移,这正是大学持续发展与壮大的关键。
Szulanski(1996,2000)将知识转移类比为信息沟通的过程,指出知识转移是一个特定的情境下从知识来源方向接收方的知识传输过程,知识转移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者、转移渠道、知识、接收者和情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内部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如图1所示的四阶段模型,最终实现知识转移界定为源单元和目标单元之间知识的二元交换过程。
图1 知识转移的沟通模型
大学作为知识发送方,是知识的拥有者,具有识别已有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用途,因此交换过程应包括知识传递、知识共享、知识内化,知识应用与创新。[1]知识传递是知识发送方为接收方提供获取发送方知识的机会;知识共享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扩散;知识内化是将接收方从外部获取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是知识主体获得的知识,同自身知识和新知识整合重构,实现知识的创新。
动态能力理论是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变化的特点而产生的。市场环境的动态化,使技术环境、竞争环境、消费需求偏好都处在快速变化之中。在这种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或企业的成长都面临着冲击。能力理论,不能解释动态市场上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什么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蒂斯(Teece)等学者首先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接受了动态能力的这个概念,但对内涵的解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归结起来有五种:
1.动态能力是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能。蒂斯·皮萨洛和苏恩(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认为在全球市场上的胜利者是这样一类企业:具有有效协调、配置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并显示出及时、快速与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Teece等学者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他们认为“动态”指的是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而更新企业的能力,“能力”突出强调的是整合和有效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以便使企业适应错综复杂环境变化的需要。因此,动态能力是管理其他能力的能力,其内在本质仍是一种能力。
2.动态能力是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行为模式,用以产生和调整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佐罗和温特(Zollo and Winter)从组织的学习和知识演化角度将动态能力存在的环境条件做了进一步拓展,认为即使在相对静态环境下企业依然需要动态能力。
3.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流程或者常规惯例问题。Kathleen认为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的常规惯例(Routines)或者流程(Process),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资源的动态能力及获取和让渡资源有关的动态能力。
4.动态能力是一种产生多样化业务的知识特性。苏巴Subba和Narasimha借鉴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即免疫系统具有一种识别多种抗原多样性并在需要时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从而使人体有能力应对生物环境,提出动态能力是产生多样化的业务的知识特性。
5.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者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国内学者董俊武等认为,能力可以被作为企业知识的集合,能够改变能力的能力的背后是技术知识。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改变能力的结构是企业建立了一套新的知识结构。[2][3][4]
综合上述定义,本文提出大学动态能力是指保持或改变其作为战略能力基础能力的能力,通过利用教育资源的吸收与整合以及通过学习、知识管理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并逐步整合和改进现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大学在动态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促进大学发展。
理解创业绩效,首先要理解绩效。顾名思义,绩效就是组织活动的“绩”和“效”之和,即“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和“获得什么样的效用”。但现有文献对绩效概念的理解经常不一致,根据“韦氏词典”,绩效指的完成执行的行为,完成某种任务或者达到某个目标,通常是有功能性或者有效能的。管理学认为,绩效可以分为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并且是紧密相关的。组织绩效是指组织的整体运营结果;员工绩效是指员工在某一时期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的总和。[5]
大学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大学的使命是独特的,绩效有它的特殊性,它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是却担负着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使命,探求新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能力的人才,并履行社会服务的责任。对于大学而言制定组织目标是重要的,但这种目标本身却又具有模糊性和多样性。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育组织绩效也应包括系统输入要素、过程要素和输出要素,以此有效测量大学办学的绩效。
基于以上观点研究认为:大学创业绩效就是指大学持续发展所获得的成绩和行为的总和。大学持续创业绩效是大学知识转移和动态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检验大学持续创业效果的基准,是大学实现教育使命的最终归宿。
通过上面的概念界定,知识转移、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的界限已经比较清晰,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无论是大学知识转移和动态能力都是大学持续竞争的必要条件,但不能用来作为检验大学是否实现了持续竞争优势。唯有创业绩效才是检验大学是否成为应用型创业大学的基准。
大学知识转移、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和应用型创业大学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转移、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图
阿吉瑞斯(Argyris)和熊恩(Scho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知识学习理论。后来许多学者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加文(Garvin)研究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创造,获取和传播知识的过程,同时它还善于改变原有行为方式以适应新的知识和未来的需要。组织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知识转移和行为变化。知识转移阶段,涉及组织成员间知识的制造、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共享,使得组织能够提高组织绩效(效率),深入地理解组织意境;行为变化阶段,涉及组织成员行为的改变以提高组织绩效(效率)强调对组织的重大改造。蒂斯·彼萨洛和苏恩(Teece·pisano and Shuen 1994,1997)等学者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和著名的动态能力框架,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并锁定知识转移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转移的动态能力模式
该模型对所有的组织都适用,它既说明知识转移的意境,又表明知识转移需要这种动态能力体现出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表现如下四点:
第一,知识转移通过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知识转移若离开动态能力便失去价值和组织绩效。因为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培养人才的团队性教育活动需要其各种教育资源或教学要素相互匹配和协调与整合,也就是需要某种形式的能力,如学习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资源能力等构成的能力体系。
第二,动态能力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大学必须把知识资源四阶段模型,界定为源单元和目标单元之间知识的二元交换过程。结合在一起来承担教育职能业务活动,也就是只有通过使用知识资源(显性和隐性)为社会创造价值才得以显现。一个大学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位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创造新知识、集聚提升特定能力的流量。
第三,动态能力也能促进知识转移的积累。动态能力的本质是重构和转变过程,是通过组织学习和创新把各种来源的知识、技能和专长整合使其有价值的积累过程。
第四,动态能力需要一定的运作行为才能起作用。动态能力在行为发生之前就潜在地存在着这种潜在地动态能力,是大学或个体经过若干科研和教学实践的沉积表现出一种知识形态,但这种知识毫无疑问地使动态能力得以激活和放大,这种放大了动态能力就可以促进组织和个体创新,进而又产生新的丰富的知识。从这个角度看,知识转移是一种与动态能力紧密相结合的,进而与价值(绩效)创造有直接关联的特殊形态。因此动态能力的根源在于知识,动态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对现有知识的整合重构和利用,使大学能够高效稳定一致地部署教育资源,履行一系列活动,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大学知识转移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他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资源学派一般将知识冠以“无形”之名成为资源的子集,相对于有形的物质资源知识资源是最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之一。大学知识转移不仅包括显性知识的转移,还包括隐性知识的转移;大学通过建立的传统的“知识仓库”,进一步发展到现代“知识工厂”以及未来引领发展的“知识中枢”推动知识转移。大学知识转移很重要的原因是进行知识转移所获得的总收益大于知识研发时,所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务以及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成本之和,才具有知识转移的动力与良性运作,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
大学知识转移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路径。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的科学研究在学术刊物上的发表,这是大学知识转移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研成果是典型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的文章的形式体现出较低的成本进行转移和传递,并且不受距离的限制。但这仅限于能够明确表达的显性知识,对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作用不大。
第二,人力资本的流动而产生的知识转移。主要体现为以大学学术人员和大学毕业生为载体的人力资本的流动。突出隐性知识的转移,其包含有技术要素(主要指技术诀窍、技能和能力),认知要素(主要指选择和分析问题、判断力、前瞻性),经验要素(指经验、阅历和文化要素)和价值要素(包括文化和行为准则规范等)产生这种人力资本的流动进而促进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提升大学竞争优势,其一,大学附近新企业和衍生企业更容易学术知识商业化,提高大学无形资产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其二,嵌入在大学生个体中的知识由于以一个组织向另一个组织的流动而发生知识转移,促进大学的发展。
第三,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大学增加收益。
在2000年埃森哈特和马汀(Eisenhardt&Martin)认为动态能力蕴含在组织与管理过程之中,蒂斯等学者也认为动态能力在企业适应环境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Teece etal 1997),并提出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成长,所需要的动态能力组成,即洞察能力、学习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重构转变能力。这些能力越强,组织运营能力、产品动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程度就越高,进而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就越高。这一理论虽然是针对企业组织,但对于大学也同样适用,为此提出大学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
这一框架充分说明洞察能力、学习能力、整合能力和重构转变能力之间紧密联系,并互为锁定促进的关系,大学动态能力对于创业绩效作用依赖于他们的良好的有机结合,经过大学内部各部门有序组合达到整体大于各部分价值之和,最终实现大学教育资源重构和转变并提高绩效。
从这一框架中还能看出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大学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有调节作用。无论是市场的不确定性还是科技的不确定性,它们都会对组织动态能力和绩效的关系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如果大学处于稳定的环境之中,大学面临的问题多为结构性问题,可以利用原有的教育资源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大学预期的目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时动态能力可能对创业绩效影响不大。而在高动荡不确定环境下,一方面,大学将会面临大量非结构性问题,环境变化毁灭了存在的能力和价值取向(潜力)。这种危机迫使大学对其存在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另一方面,快速的市场需求变动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超竞争等多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大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动态能力帮助大学及时了解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变动,更好的发现或预测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重构教育资源,获得知识生产、传播和转移,实现大学组织绩效的提升。由此可以得出环境不确定性调节大学动态能力和创业绩效的关系,市场不确定性越高,大学动态能力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综上所述,大学知识转移、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的三者关系,既有相互锁定关系,主要表现为,目标取向一致性、本质相同性以及功能作用相同;又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强调重点不同和分析角度不同。无论从“知识基础论”“动态能力论”还是“绩效管理理论”等都致力于探索大学可持续发展。
[1]徐笑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和文化影响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冯俊文,王华亭,宁方伟,苗成林.习惯领域与能力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李兴旺,王迎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与前瞻[J].当代财经.2004,(10).
[4]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2).
[5]林新奇.绩效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周立华(1941-),女,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