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现状与措施

2012-10-26 11:49郝志伦
文化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理工研究生

郝志伦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创新型教育的重要性。早在2003年6月,党中央就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 “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在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1]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核心基础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以培养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的高级专业人才为己任的当代研究生教育,尤其应当将创新型教育视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综合化成为其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少高校由单科型向综合型转变,合并组建为综合性大学。其中一些理工院校在合并重建后,研究生教育规模随之扩大,在原有理工科及社会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开始有了人文学科诸如语言文学等新专业。如何在这些高校的新建人文学科专业践行创新型教育?是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现状与原因,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现实况状与原因分析

2011年4月,我们曾以网络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以北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近20所理工院校的人文类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创新能力的自身评价、以及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期待及发展趋势等作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2份,填写问卷426份,有效问卷415份,有效率为73.8%。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调查人文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结果统计

1.对学校、专业及其创新教育工作的总体评价

以学校环境、专业设置及创新教育工作等构成的创新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条件。表2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对其学校和专业是较满意的,这是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得以实施的基础。但大多数同学认为,其所在院校对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宣传、落实做得很一般或不到位,这表明其对学校急需加强此项工作的热切期盼。

表2 对学校、专业及其创新教育工作的总体评价

2.对人文学科的认知与实践状况

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理工院校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重理轻文”的观念;其人文研究生培养的定位不清,其学科、专业建设相对于理工科而言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因此,在培养和提高其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工作中往往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表3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认为理工院校对人文学科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表示院系对此的重视程度和实践工作做得一般或不到位,无法满足其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这些都说明,理工院校在对人文学科的认知与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表3 对人文科学的认知与实践

3.对专业课程设置及自身学习状况的评价

表4数据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表示为一般或无所谓,部分表示不满意,这一方面说明少数理工院校在人文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确存在问题,另方面也表示大多数同学对所学专业缺乏科学认知。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较少阅读前沿性论著,绝大多数同学每年听学术讲座的次数不足10次,这说明不少理工院校其人文研究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表4 专业课程设置及自身学习状况

4.对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的评价

课堂教学一直是人文专业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在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因势利导,适当借鉴理工科积淀深厚的教学资源,做到文理兼容、互补双赢。但是,由于传统与现实的众多原因,造成人文与理工之间沟通交融的缺乏和教学观念的狭隘单一。表5数据显示,大多数调查对象最欢迎的教学方法是问题讨论式,因为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多数调查对象在理论上都认可理工思维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他们及其导师却极少借鉴和利用理工教学资源。这表明一些理工院校其人文师生对理工学科认识的不足以及人文研究生自身知识获取面的狭窄。

5.对考核测评方式的评价

考核方式在当代中国仍然是决定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主要因素。对人文研究生而言,也是激励其科研创新积极性,从而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表6数据显示,虽然大多数院校对人文研究生的考核测评是以写论文的方式,但仍有不少院校在专业考核上主要是用闭卷的方式。而绝大多数人文研究生认为,以论文写作与开卷考试相结合,并参考平时学习与科研绩效的综合考核方式是最好的。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已认识到单一的考核方式是有缺陷的,有必要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测评模式。

表5 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

表6 考核测评方式

6.对科研实践状况的评价

实践是任何创新教育都不可或缺的。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研究实践,注重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表7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很难有或根本没有参与项目研究的机会。一些能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主要集中在211及以上的高层次院校。同时,除少数同学能经常参加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外,大多数同学很少或没有机会参加。这表明,在理工院校其人文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状况不容乐观,而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的缺乏,是严重影响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7 科研实践状况

7.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及发展期待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取决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关键在主体能理性地反思自己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对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认知与期待。表8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很一般,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表示提高创新能力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极大帮助,而且也非常符合社会需求,因此,对培养与提高创新能力充满了期待。这表示,虽然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现实创新能力不容乐观,但他们绝大多数对提高创新能力既有深刻认知又有强烈期待。因此,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亟需加强。

表8 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及发展期待

(二)原因分析

传统的“重理轻文”和当今转型时期重物质、轻精神等价值观,以及原有人文基础薄弱等因素,是当前我国不少理工院校人文学科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特别是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尚存在诸多不足的主要原因。

第一,转型期的社会大环境,导致培育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文化土壤贫瘠。

当前,随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社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强烈追求物质利益,致使科技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受到冷落。随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教育受“市场化”机制影响,“指标”和“效率”已逐渐成为评判教师教研水平、院系学科建设和学校办学实力的标准,急功近利已成为不少高校发展的普遍隐患。由于人文教育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人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一则需要厚重的积淀,再者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显现度亦不及理工学科大,这显然与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相违背,故而导致一些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滞后。[2]

同时,毋庸讳言,一些理工院校尽管新建了人文学科,但部分管理者及师生员工,除了从学校发展需要着眼,明白没有人文学科就无法建设综合性大学,从具体工作需求出发,知道没有人文学科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各种人文活动就不能很好开展以外,其实并非真正能从国家民族和人类世界终极发展的大视野大格局着眼,深刻认知人文科学对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在此社会背景下,一些理工院校对人文学科认知不清,定位不明。导致部分师生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缺乏,或消极,或浮躁;教师碌碌于聘期教学科研任务,人文学科的文化使命感淡漠;学生盼着早毕业找工作,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谈不上对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对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沿袭固有的理工管理理念和培养模式,忽视人文学科教育管理与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一些理工院校在管理方式、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常常是在已成定势的管理体制之下,用理工管理方式和培养模式去要求人文学科。这种有违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悖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必然会对新兴人文学科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对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带来极大制约。

第三,人文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科研活动。

相对于理工类研究生教育,理工院校其人文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相应的教学设施如图书资料与实验室等的建设尚未成体系,难以组织有效的实践教研活动。同时,一些学校为了发展上台阶,往往将有限的经费集中于加强理工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而对人文研究生的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由此导致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缺乏,自然会极大地限制人文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四,考试模式单一,生源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额亦随之扩大,其中理工院校人文类研究生的招生名额也逐年增多。但一方面由于“2+2”招生考试模式的单一,以及人文学科在现行考试体制下的局限,即使一些专业基础差甚至非该专业者,只要通过短期死记硬背,往往也能攻克一两门课的考试而上录取线。另一方面,由于理工高校新增人文硕士点对考生的吸引力不大,导致直接报考的考生很少,每年实际招收的人文类研究生绝大多数是其他人文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掉榜的调剂生。因此,相对而言,理工院校其人文研究生生源的总体水平明显较低。[3]

第五,人文研究生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首先,理工院校其人文学科硕士点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新建的,其人文师资的储备原本就很少,而具有人文硕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和专业水平者更是凤毛麟角。其次,在引进人才方面,由于大多数理工院校财力有限,其经费常常要用于重点专业学科的发展,这自然会影响对人文学科一流人才的吸引力,从而较难及时引进急需的高端师资。与其他人文类大学和综合型大学比较,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师资力量薄弱已为众所公认,而由其造成的诸如专业学科建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人文研究生很难实现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等,已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深化人文科学认知

第一,人文学科及其教学目的

在传统大文科领域,人文学科主要指除经、法、社、管等社会学科之外的哲学史学、语言文学、艺术美学等学科。它主要是以人类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是对人类思维模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人格等深层文化结构的探究。旨在为人类构建和谐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使人类的心灵和生命有所归依,从而使人类社会得以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繁荣昌盛。

人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文素质和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主体的人格、品质、修养和创造力。人文精神则包括主体的审美情感、价值取向、道德理想和终极关怀等文化价值。在当代中国一些理工院校,部分管理者和部分师生员工,由于受“重理轻文”和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等庸俗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相对缺乏对人文学科的认知,常常无暇深切关怀和理解精神与物质,科技与人文等的关系,也难以深刻感受和把握事物表象背后所蕴涵的哲学规律和人文价值;往往缺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宏阔视野与恢弘胸襟。因此,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加强文理渗透,有利于大学师生净化心灵、启迪心智,提升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4]

第二,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

人文科学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不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能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物质文明建设中也起着指引方向、创立机制、形成决策的巨大作用。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如果没有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欧洲就不可能很快结束长达千年的宗教神学统治,人类也不可能有其后的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更不可能很快进入到今天的后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在中国,如果没有上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及时引进;如果没有上世纪80年代初理论界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不可能彻底结束十年文革的灾难,中国也不可能有其后的改革与发展,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强大与辉煌。

在人类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人文科学更有其重要作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空前发达的社会,如果其人文科学没有被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甚至被边缘化,那么,必定会造成人类良知泯灭,平衡和谐动摇,社会矛盾激化,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同样,当今人类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如果失去人文科学的正确引导,科技这把双刃剑就会给人类自身带来巨大苦痛,甚至灭顶之灾。[5]

(二)强化创新理念

创新理念是指主体对创新价值的认知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与态度,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的规范与调控下主体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是主体创新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和提高的首要条件。[6]

创新理念主要包括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求异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等内容。其中以主体意识为其核心。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在于唤醒思维自由、人格独立的主体意识,因为主体意识是强化创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创新主体首先必须强化以下观念:[7]

第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科学研究成果已被国际公认为自然科学的重要文化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提高人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但一些理工院校在传统上特别注重培养能满足社会某一行业要求的单一型专业人才,这种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常常只是为了实现某种功利目的的“工具人”,往往是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第二,提高人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纵观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拥有凸显母语母文化深厚积淀的一流人文学科。例如以理工学科闻名于世的麻省理工学院,其人文学科中的语言学堪称世界一流。麻省理工将其一流的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有机融合,从而产生出强大的创新能量,衍生出“生成语言学”这一当今最新的语言科学理论。总之,要建一流的大学,必须有相应一流的人文学科,而一流人文学科的建设,则必须重视对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文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

具体而言,现代高校创新理念中的主体意识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对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首先要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要明确自己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在教育理念上应实现以下几个转变:[8]

第一,在观念与实践上不能置身于创新教育之外,即是说,创新教育不仅仅只是针对学生,教师自身也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二,克服传统认为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是“师生相承,父子相传”,故而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偏见。

第三,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从传统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知识型”人才培养,向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智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化;在教学关系上,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理工院校其人文研究生在培养和增强创新意识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自信自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受转型时期“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更不能自我边缘化,要摒弃只为一张文凭而学的消极心态。应明白人文科学在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要清楚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文研究生,在社会进步、民族强盛和祖国繁荣的伟大进程中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第二,培育敢于反思的问题意识,增强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人文研究生不仅是知识和真理的继承者、传播者与捍卫者,更应是知识与真理的反思者与创新者。因此,在学习与研究中,必须保持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以之增强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开拓创新能力。

第三,适应、热爱学习环境,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增强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理工院校的自然学科大都具有较强优势,师资力量较强,理工科技各学科门类较齐全,这为拓宽人文研究生的知识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理工科的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数型结合等研究方法尤其可为人文研究生借鉴和利用。

第四,准确把握学科专业性质,克服庸俗实用主义。要明白人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具备严谨踏实的学风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尤其要克服转型时期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摒弃庸俗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心态。

第五,培养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学术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多元学术自由的主体自觉能力。中国人文学科的成果主要保存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之中,这便决定了人文学科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古籍的整理、校勘和诠释,达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弘扬。这种学习数千年来已形成一种至今影响极深的群体心理定势。其弊端是容易使人“师故而为所役”,往往画地为牢,墨守成规,严重影响学术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因此,人文研究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继承的同时,也要学习和掌握人文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现代科技手段,以及了解相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

(三)完善创新体制

1.教学体制

应从以下几方面改善固有的教学体制:

第一,课程设置应从实际出发,注重体现人文学科特色。突出“高、精、新、宽”的课程设置特征,协调好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分配比例,适当深化专业课程的学习,拓展选修课的范围,做到博取而专精。

第二,教学内容要突出特色,丰富内涵。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都应当宏微兼顾,古今勾连,中西贯通,注重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并重。克服重实用,轻理论,重现实,轻历史的庸俗实用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教学方法应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课堂讲授、问题研讨、专题讲座及社会调研等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专业理论课,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开展问题研讨,师生共同思考,辩诘争鸣,探求真理,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辨、深入探究和群体互助等主动研讨式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创新思维,培育创新能力。

第四,转变教学观念。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往往是知易而行难,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一点一滴做起。导师可在课后启发式布置研究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和社会调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实践中寻找学习、研究和创新的途径。

第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在当代中国,考核方式仍然是决定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主要因素。任何单一的考核方式都是有缺陷的,必须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近些年一直强调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样适用于研究生教育。将平时课堂表现、学习效果和开拓研究等能力的综合测评作为考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学习研究,开拓进取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2.管理体制

学科的发展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支撑,理工院校其新建人文学科的发展尤其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保障。无论是其教学管理机构还是科研管理机构,以及其它管理部门都应改变固有的理工大学管理模式,改善或增设相关组织机构,在管理体制建设上实现学校内部体制的同步转化。借鉴国内部分高校的经验,我们认为,具体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建立校级人文学科管理机构,把人文学科发展置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性地位。

第二,建立健全人文学科管理制度,包括规划制度、基金制度、项目制度、奖惩制度;制定人文学科基地建设、重大课题和创新团队建设等规划。

第三,完善 “人文学科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人文学科评审委员会”,实现人文学科的科学化管理。

第四,加大人文学科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促进人文学科的快速稳步发展,从而为理工学科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更好地促进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并驾齐驱的良性发展。

3.优化创新环境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优化的创新环境。创新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是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保证其进行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应在充分利用原有教学实验设施和图书资料的同时,增设人文研究生教学科研的相应设备,以保证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需。同时在人文学科导师队伍建设上,除积极从校外引进人才外,还应对现有师资加强培训。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文学科导师队伍。[9]

校园精神环境是指在大学校园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创新进取的精神氛围,亦即“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大学文化氛围。让身处其间的莘莘学子能时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启迪。倡导开拓创新的进取风气,经常性举办相关的学术讲座,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全体师生形成以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为荣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同时应积极向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加大创新型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全校形成重视人文科学和激励开拓创新的氛围,营造一种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科学理性,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环境。

4.增强创新实践

实践出真知。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虽然人文研究生和理工研究生在培养方向、科研过程和成果形式上都有各自的特殊性,但它们都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实现其价值。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人文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古人对人文学者的传统要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遵循。当今人类世界的一切新理论、新成果,无一不是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并反复实践的产物。但是,与人文学科比较发达的综合性院校相比,理工院校其人文研究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其专业知识大多是从课堂和书籍文献上获得。因为缺少实践运用,对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缺乏深刻认知,故而常常不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更难于开拓创新。

针对这种情况,理工院校应结合人文专业特点,积极有效地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人文研究实践基地,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调研与田野调查等实践活动。同时,要有效地利用理工研究生已有的实践研究平台,比如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语音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人文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开拓创新。要适应当今世界学术研究由单一走向综合的发展趋势,引导并组织人文研究生参与一些交叉边缘学科的研究项目,与理工研究生并肩实践、共同研究、文理渗透,优势互补,以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

综上,我们认为,在创新型教育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必然趋势的今天,我国不少理工院校在对其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缺陷,其人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尚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观念的约束,更有转型时期特有价值观的制约;既有宏观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具体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对人文学科的认知,采取强化创新理念、完善创新体制、优化创新环境和增强创新实践等措施,去真正落实创新型教育,去培养和提高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摘要)[N].光明日报,2004-03-21.

[2]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丁东,等.大学沉思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与训练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

[5]李兆友.推进理工科大学的文科研究生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

[6]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7]林喜庆,许放.论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8]李毅弘,殷焕举.文科硕士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五个着力点—基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特殊性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7).

[9]王军,马颖.理工科大学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10,(4).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理工研究生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理工人之歌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