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 “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
《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总体表述。
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看,“文化强国”一词中包含着“文化”和“强国”两个词组。就文化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科学文化(科技文化)、人文文化。“强国”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大,文化强国表示这个国家文化在综合国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表明这个国家不仅在经济、军事、政治、外交上具有较强的实力,而且表示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具有较强的实力。就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而言,我们又可以将其细分为国家文化硬实力(文化生产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决定》之所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考虑到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的大国,但还算不上是文化的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资源相匹配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的、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例如,2003年,中央确定广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启动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序幕。2009年8月,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在未来5到10年内大力建成“文化强省”,2010年7月通过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纲要提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在这个基础上,在国家层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考虑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要一个过程,而且要与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相联系,所以,这次《决定》没有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而是强调全党全国要共同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这次全会上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相匹配”、“相适应”、“相承接”,这样的目标是一个既顺应时代的潮流又体现人民的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的一个奋斗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各省、市进一步完善文化强省、强市战略。例如,浙江省提出了文化强省的新目标:强先进文化凝聚力、强公共文化服务力、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强文化发展创新力、强区域文化影响力、强人才队伍支撑力,从而提出争取到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8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
根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六大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文化强国之路实际上也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协同发展之路。如果说科学文化体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以及通过这种活动所积累的知识和方法的话,那么人文文化则体现为人类为认识和发展自身价值,求得精神的自由与发展,寻找内心的美与和谐所从事的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所创造的成果。人文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人道主义,以弘扬人的价值为目标。
我国人文文化资源丰厚,如何将我国人文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软实力,从而转变为文化生产力,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文化积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世界古代的几大文明,如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印加文明等都被埋入历史的尘埃下,唯有中国文明长盛不衰从远古洪荒一直延续到现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演化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文化瑰宝,这些珍奇的文化遗存从上古时代一直排列到现代的整个中国文明史序列,而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从漠河到海南的山山水水之间,谱写着中华大地上勤劳的人们从石器时代走到网络时代的壮丽诗篇。辉煌的故宫,巍巍的长城,谜一样的秦皇陵,神秘的三星堆,神圣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不胜枚举的古迹如星斗一样闪烁在中华大地。[1]中国的文化是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重要因素,汉唐文化孕育了辉煌的汉唐盛世,形成了汉唐帝国,其辉煌的文化辐射形成了事实上的中华文化圈,不但对中国的统一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今天还有不少亚洲国家甚至已经将其作为本国的民族文化加以传承。北宋时期佛学东渡,与中国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形成了儒、释、道三大体系并存的文化景观。贯通西方的丝绸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明清时期中国的绘画、园林艺术、瓷器源源传入欧洲,中国的经籍从明末清初开始西传,中国功夫、书法、绘画、传统服饰、京剧、中医等在世界上都很有吸引力。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为各国人民所喜爱。[2]
相对于我国丰厚的人文文化资源而言,我国科学文化资源则显得相对不足。第一,因为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近代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第二,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这表明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大国。但是,这些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我国在科学文化方面的创新特别是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仍然显得不足,我们还不是科技强国。
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等内容。发展科学文化,就是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尊重知识分子,宽容失败。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人文文化的历史比科学文化久远得多。文学、艺术、宗教、神话、道德等,都属于人文文化的范畴。发展人文文化,就是要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精品、作品和节目,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文化兴国战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劳动者的人文素养和文明素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使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经济规模占到GDP比重的8%以上,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引领作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核心,要用其指引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工程,就要从体制机制上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设立国家荣誉制度,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此,我提出四点建议:
1.完善国家院士制度。我们国家设立了“院士制度”,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没有采纳“院士制度”,这是一种“制度性缺陷”。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很多人过分夸大了其意识形态性,而没有看到甚至否定其科学性。即便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建立或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的 “院士制度”。例如,美国有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的院士,法国也有类似的制度。建议将现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内部学部委员制度,上升为国家层面,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2.完善我国科学奖励制度。1999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方案》,在自然科学领域设立了国家级四大科学技术奖,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社会科学领域,我国目前没有设立国家级奖励,只有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从奖励制度的设计来看,这也是一种“制度性缺陷”。为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人文文化,建议国家设立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奖。
3.彻底打破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制度。目前高中教育急功近利趋势比较严重,而文理分科为这种现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现在教育部据西陆网2012年1月4日为止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不应该取消派”虽然占了上风,15457票,占58%;“应该取消派”10534票,占 39%,另“不好说”的占了3%;反对文理分科的主要原因是:“利于综合素质培养,将来难成大器”,2125票,占72%;“文理成绩差不多,不分科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升学”,829票,占28%。解决目前困境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将高考与高中教育脱钩,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2929票,占45%;“坚持文理分科,同时加强基础性综合素质教育”,2265票,占35%;“尽快取消文理分科”,1285票,占20%。[3]从未来教育发展的实际和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出发,我呼吁尽快彻底打破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制度。
4.加强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始于美国的高等学校。自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和西方传教士把英美的高等教育引进到香港和台湾地区,同时也把通识教育的观念与做法移植了过来。大陆通识教育尽管在历史上较港台地区早,但新中国成立后,仿效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通识教育的传统未能继承与发扬。近年来,两岸三地关于通识教育的交流与研讨较多,香港、台湾地区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可丰富与拓展大陆对此问题的认识,为大陆通识课程设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有人认为,开设通识课程主要是文科的事情,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欠妥当的。不仅文科教师要给理工科学生开设高水平的文化、文明类课程,经典导读类课程,而且理工科教师也肩负着如何将现代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普及给文科大学生,两者缺一不可。当前,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尤其重要;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讲,提高科学素养也是当务之急的问题。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努力,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大”文化素质教育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要相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相融。相融则利,相离则弊。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就是在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中形而下的东西,经过人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人的实践,在实践中深思,在实践中体悟,在实践中磨练,内化升华,形成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的东西。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精神就是人文的东西,所以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就是应以“实事求是”作为其基础的求善精神,从这一角度讲,就是求善的科学精神。科学与人文都有共同的追求。科学追求真,人文追求善,两者结合,保证追求正确,保证结果可以完美。这就是追求真善美高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真善美都是围绕着要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新的明天。一个正确的思想,一个创造性的思想,必定是逻辑思维同形象思维、科学技术思维跟人文艺术思维的高度的统一。
总之,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同等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力量与自然科学的力量一样巨大。试想,如果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国社会能够及时地破除教条主义的坚冰,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吗?我们能否想象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将会对于中国经济社会未来20年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吗?我们只有 “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1]李书文,尹作升.文化产业化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2]邱金英.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J].文化学刊,2010,(6).
[3]解读“文理分科”背后的故事[EB/OL],http://www.xilu.com/zhuanti/my_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