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王志亮
【摘要】思考贵州是否能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借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通过分析贵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机遇,可以分三步推进该产业,目前第一阶段,应该从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培育环境、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积累人力资本等方面展开工作。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资源优势 战略投资者 人力资本
对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而言,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日前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更指明了贵州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并通过该产业的发展构建新的主导产业体系。对此,笔者将从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入手,分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机遇和条件,从而提出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并明确近期的主要任务。
贵州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资源优势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宜人的海拔和气候、珍贵的地质遗址、繁多的生物种类,构成了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优质的生态环境,更孕育了贵州这座原生态文化珍宝库:多姿多态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文化遗产,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这些多彩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和重要基础。
自然资源。贵州又称“喀斯特王国”,拥有洼地、峰林、天生桥、溶洞等各种大陆喀斯特地形,多种喀斯特地形在不同地域的差异化组合,形成了喀斯特峰林、盆地、高原、峡谷等各种地貌类型,造就了神奇而迷人的风光。贵州有1000多处具有较高价值的旅游景点,尤其是世界级的生物圈保护地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黄果树、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独具特色,享有声誉。
历史文化资源。贵州的历史源远流长,这里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与北京周口店文化同为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共80余处,岩画石刻近200处,而古生物化石“贵州龙”也发掘于此。古代贵州自战国时期起成为夜郎的中心,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文物;南宋理宗年间,在今遵义近郊修建的土司城堡,是迄今为止国内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要塞;明朝初期“调南征北”的将士后代在安顺一带筑屯堡而居,并形成今日独特的“屯堡文化”。在近代发展历史上,贵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保留有遵义会议会址等珍贵的红色资源。
民族文化。贵州省内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民族的多样性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带来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节日与歌舞曲艺,除了花鼓、梆子和黔剧等地方特色戏曲外,还保留有集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为一体的极具文化研究价值的傩戏。而精美多姿的民族工艺蜡染、地戏面具、萧笛等,不仅是精湛的艺术品,更是独特的文化遗产。总体而言,贵州文化资源具有品种多样、品位高级、类型丰富的特征,而原生态性更使得贵州民族文化成为文化中的瑰宝。这些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保证和竞争力优势,为产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贵州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机遇和条件
尽管人均GDP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但是自2011年来,贵州经济总体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了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贵州将面临诸多机遇,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现实,并将通过该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随着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贵州将成为贵广线、贵昆线、贵黔渝线,以及昆曼国际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中心;随着龙洞堡机场的扩建,贵州的区位劣势将发生根本性扭转。
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始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的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三大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已发展成为产业集中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的产业,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国家大力支持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的背景下,贵州将依托军工企业优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实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标。
洼地效应和高地效应共同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获取足够的利润和投资回报,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产业资本将目标瞄准“经济洼地”,这为贵州的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调整带来机遇;同时,随着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和品位的不断提高,作为文化资源富集的“精神高地”,贵州的文化宝库,必将成为吸引技术、资金的磁石,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之源。
国家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日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出台,明确指出要把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贵州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贵州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路
从工业体系上看,能源、烟酒是支柱产业,特色食品和民族制药是贵州的优势产业。但工业总量小、实力较弱,产业链条短、产业化水平不高,粗放型发展阻碍了产业效益的提升。从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现状来看,贵州文化宝库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神秘性、原生态等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但是,文化资源的开发水平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基于目前的发展阶段及状况,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第二步,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第三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改造。
以旅游业的发展为先导。通过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挖掘历史和民族文化内涵,开发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研究基地,儲备相关人才;探索适宜贵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包括投资模式、技术开发模式等;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好资金准备。
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心。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应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一些核心文化产品品牌,增强文化企业的实力,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基础。重点应该瞄准“多彩贵州”等具有良好基础的产品,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多种包装设计展示,以及多种衍生品开发,将之打造成为更具魅力的贵州省创意产业名牌和名片,并带动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以及旅游、博物馆、遗产等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将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用文化创意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可以通过对茶文化和茶产品进行创新,發展创意茶艺业;大力挖掘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文化营销;将创意加入到茅台的品牌塑造中,提升茅台酒的品牌价值。
现阶段贵州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旅游业为主,打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大部分旅游景点既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又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在第一阶段建设中,应以文化旅游业为核心,实现文化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重点是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内涵挖掘,要充分重视各种遗产申请,引进省外甚至国外的专家学者、资金技术协同挖掘文化资源,以高水平地保护文化宝库,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各地区则需要明确各自的文化特色,提出发展思路,避免重复发展和低效发展。
培育适宜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是硬环境建设,核心是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这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更是贵州亟待突破的基础设施硬约束。另一方面是软环境建设,核心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创意的基础和根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特色文化的来源。因此,应该出台有力的制度和政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更要加强舆论宣传力度,让保护产权观念深入民心。
引入战略投资者。贵州尽管有独特的文化瑰宝,但是由于开发水平不高,经济发展落后,人才缺乏,技术和资金缺口大等因素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入本地与企业合作,从而扭转资金、技术、人才等劣势,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必备的基础条件。通过大胆引入国外一流的文化经营集团和大制作商,参与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能够学习对方的经验以及创意思维方式。
全方位积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驱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创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应从全方位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一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开放博物馆、建设高水平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提高居民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知识文化水平,更好地承担好文化挖掘及其传承的重要任务;其二是强调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进行创造力开发,核心是培养其发散和创新思维;其三加强大学生的专业培养,根据创造力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性学习;其四,对企业员工进行持续培训,重点是创造性思维和技能。总之,要下大力气对贵州人力资本积累进行投资,鼓励进行教育培训方面的体制创新,改变常规办学思路,以尽快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
(作者均为贵州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