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艳 蒋常香
【摘要】职业生涯管理是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管理部门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目前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存在诸如管理部门职业梯过窄,缺乏多元化的职业路径等问题。政府需要转变观念,健全职业生涯管理配套体系;拓宽职业路径,实施多元化管理等,以完善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
【关键词】公务员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管理
《国家公务员法》修改后的“双梯制”晋升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缩小了“当官”和“不当官”公务员之间的待遇差别,使公务员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改变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被动局面,提高我国的行政效率,促进公务员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将成为政府管理者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
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个人或管理部门的职业历程设计、职业发展促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它包含职业生涯决策、设计和开发。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公务员职业成长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也是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挖掘公务员工作潜质的重要手段。因此,积极推进公务员职业生涯计划的系统发展,对于培养和造就一支过硬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我国的行政效率和提升政府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管理部门转换职能,强化服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冲破了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中只关注控制与使用人的行为模式,从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调整出发,认识到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在一定的管理部门环境中会受到影响其潜在,在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多方配合,从公务员自我探索、管理部门工作环境和目标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制定人员培养与开发计划,长期性地分阶段分解培训目标,提供有利于公务员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职级或职数等方面全面规划,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的行政效率。
有利于公务员挖掘潜能,发展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是公务员本人在其工作经历中不断探索、总结而形成的自我角色定位,使公务员能够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能,防范职业倦怠和职业危机,同时也可以避免管理部门出现离职率高、人才流失等现象。而管理部门指导和参与公务员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可以较好地帮助公务员促进自我认知,明确工作环境特性与自我角色定位,有效地调整自我,从而使双方资源得到有机整合,达到双赢。
有助于公务员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良性流动。在管理部门的能力方向匹配过程中,公务员的主动探索,不仅可以高效率地完成管理部门的目标,更可以让公务员自身在探索中明确定位,获得价值感和心理满足感。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业指导,可以对未来公务员的数量和种类需求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从而为管理部门判断人才的来源、使用发展、培养方式等提供重要的依据,保证管理部门和个人都可以取长补短,量才使用。
有助于促进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管理部门和公务员双方共同作用的过程。在探索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部门的专业指导和长远发展让公务员有了心灵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公务员的生涯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管理部门的发展,提高其行政工作效率。在匹配过程中,双方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增强彼此的信任,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部门氛围,建立团结协作的团队,形成合理梯队,从而提高公务员人力资本的贡献率。
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个人和管理部门观念守旧,忽视职业生涯规划。长期以来,公务员被认为是“旱涝保收”的职业。虽然近年来公务员制度不断改革,在内部引进竞争机制、淘汰机制,但在实际中“无过即有功”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许多公务员对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缺乏积极性。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政府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事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工作中更注重公务员的人职匹配,或只注重公务员在岗位中的使用与管理,对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未有长远规划,更谈不上专业性。
管理部门职业梯过窄,缺乏多元化的职业路径。职业梯是决定管理部门内部人员晋升的不同条件、方式和程序的政策组合,可以显示出晋升机会的多少,如何去争取,从而为那些渴望获得内部晋升的公务员指明努力方向,提供平等竞争的机制。根据管理部门和工作需要不同,职业梯可宽可窄,公务员在多个职能部门、多个工作环境轮换工作的职业梯是宽职业梯,反之,则是窄职业梯。《国家公务员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公务员的职业通道,但公务员分类制度主要还是行政职务范围内的划分,这不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
管理部门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化培训。目前我国公务员的培训,一般是仅限于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类型的划分、培训方法的运用、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效果的评估等主要内容,在总体上还是处于一种规定上的原则性和操作上的粗放型状态。而在公务员的成长中,培训形式化、培训方法呆板化、培训效果格式化严重影响了公务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公务员在生涯规划中自我认知不够清晰,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针对公务员的个性特点和工作需求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促进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是当前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完善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对策
政府转变观念,健全职业生涯管理配套体系。当今社会,职业对于一个人来说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完善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政府管理部门需要遵循“人尽其才”和“人岗匹配”的原则,使管理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引进人才心理测评体系,建立公务员职业发展信息系统,通过问卷、面谈、讲授等多种形式,帮助公务员对自我的心理特质、个性特点、价值体系等进行探索,也可以由管理部门的领导者、部门主管和职业研究专家组成团队定期为公务员提供专业化的职业咨询,为公务员量身打造一套适合其发展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健全职业生涯管理配套体系,实行公务员分级分类管理,打通人才培训培养的通道,实现公务员自我提升和工作发展的双赢目标。
加强行政文化建设,促进公务员自我教育管理。行政文化是公务员在工作实践与工作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被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影响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因素。对于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能够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协调公务员与行政系统及整个行政环境的关系。因此,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树立公务员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加大竞争、考核和奖惩机制的实施力度,有助于使公务员认识到职业发展是职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公务员需要尽早转变“铁饭碗”等传统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促进自我发展。同时,在工作经验积累中形成正确的职业锚,不断进行自我认知探索,分析自我价值体系,处理好自我发展和工作目标、个人发展与家庭发展的关系,确定出既适合自己又符合组织整体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公务员个人发展和管理目标的有机统一。
拓宽职业路径,实施多元化管理。目前,大部分公务员的工作成就只能体现在行政级别的晋升上,而领导职务是有限的,大部分公务员不能享受因职务晋升而带来的各种待遇和心理满足感,这大大地影响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一方面,政府公共资源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拓宽职业路径,构建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并逐渐弱化领导职务的附加权益,允许低职务的公务员在具备一定资历、学历和工作业绩的条件下,在不晋升职务的同时适当晋升到与高一级职务相对应的级别范围中,从而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公共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加强职业崗位交流,如可以把年轻有闯劲的公务员交流到基层岗位上,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把基层岗位上有较丰富经验、工作能力较强的公务员交流到上级或重要岗位上去,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梯队建设,实现多元化服务。同时,可以借鉴企业单位的做法,采取常任制和聘任制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对部分公务员实行定期聘任制,达到入口出口通畅,形成“可进可出”、“到期必出”的局面,构建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公务员队伍。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