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浩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江苏 如皋 226500)
实验与调查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
杨 浩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江苏 如皋 226500)
1.1 研究对象
如皋市外国语学校初一1~4班239名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理论书籍5本、检索文献资料17篇。
1.2.2 实验法首轮(2009年1月~7月)中,严格控制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他因素上的一致性,从而鉴别实验组受施加因素后产生的效果,以修改、确定实施方法。实验班主要方法是以游戏为媒介,由学生为主角,自己选择、组织、参与游戏,教师只是提出指导与建议性的意见,同时参与学生的游戏,使学生体验社会性;对照班则为教师组织游戏。经过讲解两种教学思路后,由各班学生民主讨论、投票,确定1班为对照班(61人),3班为实验班(59人),2、4班参照实验班教学。第二轮(2009年9月~2011年4月),3班仍为实验班,并在其他3个班级全面推行,进行自身纵向比较,并且根据首轮实验与文献资料的分析,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游戏法、引导法、表演法、角色分工法、议论法、小组学习法等,评价时广泛采用自评、互评与小组集体评议。
1.2.3 行动研究法基于实际问题需要,在行动中,边实践、边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2.1 实验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参
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普遍增强
调查表明,91.5%的学生上课时情绪高涨,81.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各方面的收获很大,参与性、学习能力等有了明显提高,主体性有了很强的感受。可见,集体环境的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成功。
2.2 实验前后学生社会适应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2.2.1 集体意识与人际关系方面集体意识是社会适应的基础,所以在两轮的体育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形成“集体”的概念,在实验班首轮固定分组的前提下,第二轮不定期甚至随机分组,有目的地使学生处在不断变化的集体环境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人际交往技能的各个方面,如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等都得到锻炼。
2.2.2 协同合作与合理竞争方面经常进行的集体性体育游戏与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良好媒介,而竞争的胜利又必须依靠成员间的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谅解。通过游戏竞赛法、引导法、讨论法使学生在这两个方面得到了锻炼。
2.2.3 角色适应与规范意识方面实验中,使学生不断变化、感受,充当游戏者、裁判员、组织者等各种角色,逐渐领悟和内化活动规则与规范意识,有目的地强化角色与规范意识。
2.2.4 自我完善方面在学习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寻求其他同学、老师的帮助,且在自主组织游戏的选择上,并不满足于从前学过的游戏,而是通过网络、体育书刊等学习新的游戏,甚至把一些综艺节目中的内容改编成为游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2.3 实验班学生体育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实验前2个班学生体育成绩经检验无明显差异。实验后,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体育课成绩比较(表1)来看,差异显著(P<0.05);达标成绩分布也表明实验班“达标”成绩高于对照班。实验组学生两轮与对照组学生第2轮(参照实验班教学)成绩的提高,说明施加实验因素后,学生的主体参与明显转变,使得良好、及格这两个档次的学生不甘落后与掉队,而且使其他同学有效的帮助这两部分的学生来提高成绩。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课成绩比较
表2 达标成绩分布
3.1 对社会适应、体育教学与其他关系的理解
社会适应能力就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其实,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是一个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凡两个人以上具有交互行为和共同关系行为的一群人都可以称为社会。体育教学正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共同行为来达成学习目标的。几乎所以的体育课堂活动都是某些特定情境下师生、生生间通过身心频繁接触发生的。所以,课堂就是一个特殊的微型社会,通过有意识的创设情景、施加影响,使课堂社会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根据系统论的分析,它是心理系统总体在实践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等过程中表现出的纬度、层次的功能。其中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如果仅仅停留在客观知识的层次上,是难有作为的。同时,我们又认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即课堂教学活动)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所以,社会适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促进,但是体育教学得天独厚的特点和它特殊的课堂条件,是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场所之一。
3.2 社会适应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图1)
图1 领域目标关系示意图
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其中运动参与是基础,是前提,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运动技能是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其他3个领域应该是在这两个领域的基础上获得的,不能够人为割据开,他们并非鱼与熊掌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体力基础是不能够很好融入社会的。
社会适应领域要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这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阶梯,它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参与、获得运动技能的体育活动交往过程中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参与、获得技能。通过归纳,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规范意识、自我完善意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必须加以重视,使学生社会化基础得以逐步完善。
3.3 过程与结果的认识
竞争的重要意义在于参与者在竞争过程中的由合作等行为带来的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以及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我们的教学中,不应该关注哪一组赢了,哪一组输了,而是要引导、强调学生注意与他人的相处、小组的活动和合作是否成功,使他们知道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知道不管做什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来说无疑更具现实意义。
3.4 促进社会适应的教学策略
3.4.1 形成团结努力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合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团结努力、相互合作是首要原则,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对集体负责,尽力做好如保护与帮助、接力跑等合作内容,甚至是个人考试内容,我们都要求小组里掌握情况好的同学要辅导一个或多个稍差的,个人成绩与小组全体成员挂钩,这样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使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共同努力。而为了促使学生小组的合作成功,适时给予他们时间,来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分析别人的意见,经过争论、辩解,最后归于一致,教师也适时地做出指导与建设性意见。
3.4.2 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提倡勇于创新与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豁达大度、谅解、宽容和相互关心、尊重他人等,逐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发挥主动性的阶段,教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想出主意、说出来时,一般就不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斥责、嘲笑性评价了,即使是荒谬的相法都可能孕育出新的东西。所以,我们鼓励与众不同,提倡创新与标新立异。
3.4.3 减少“他控”,加强“自控”能力,促进规范意识的养成有的教师往往采用直接控制的方法,颇有“一言堂”之风,易使学生逆来顺受、反感甚至是对抗。所以,改变教学理念,利用启发、引导使学生知道正确的社会行为与自我控制,让课堂成为“群言堂”。任何体育活动都是一个天然的“法制小社会”,都必须受到规则的约束和限制,没有谁可以享有特权。在大家这样对规则一致的监督下,体会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使“自控”落到实处,再进一步深化,引导他们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与理解。
3.4.4 教学方法要合理、灵活运用在实验设计中,提出应用小组学习法、游戏法、引导法、表演法、角色分工法、议论法来促进社会适应,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角色分工法,安排内向、不大说话的同学做一些球类或游戏比赛的裁判,使他们在赋予的职责权利下,通过努力完成自己特定角色的行为;可以运用议论法请学生谈谈对出现的有些情况的看法、自己的感受,指出别人的错误并纠正等。小组学习法是重点,固定、随机的分组方式可以使学生与不同个性的同学相处、交往,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寻求他人的承认,学会随着合作伙伴、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课堂场景是动态生成的,所用方法也不能预先设定,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敏感与教学机智、合理、灵活地运用。
4.1 在本次研究的教学实验中,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得到提高,在技能、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社会适应也有大幅提高。结果证明,教学实验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设计思路与教学策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4.2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不仅包含个体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同时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的需要。它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客观知识的层次上,而是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即课堂教学活动)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
4.3 在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人际交往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规范意识、自我完善意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必须加以重视,使学生社会化基础得以逐步完善,让学生知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对于学生的人生历程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4.4 有学者认为,课标中的社会适应目标必须找到体育教学情景表象和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间的具体连点才能落实。虽然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无法预设的过程,但是因为本次研究仅是初步的,还需要在今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进一步探讨,改进方法,逐步完善。
[ 1 ] 林小燕.利用课堂社会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J ].中国学校体育,2002(6).
[ 2 ] 汤金洪.例谈人际交往中的认识失真现象[ J ].中学教育,2002(6).
[ 3 ] 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4 ]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 5 ]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 6 ] 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7 ]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8 ] 陈建文,黄希庭.公众的社会适应观初步调查研究[ J ].心理科学,2001(1).
[ 9 ] 陈建嘉.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G807.0
A
1674-151X(2012)06-081-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42
投稿日期:2012-02-12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资助课题《深化“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类)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a/2009/02/004)阶级成果。
杨浩,中教高级,华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