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莲
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学至今,我一直担任初中教学班的班主任。由于生源的特殊原因,对后进生的转化管理可以说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技巧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学习素质等诸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心理学者、青少年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后进生的形成,根源、背景复杂,就像病人患了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针、片药就能根除的,这项工作,需要一整套系统、连贯、长期的操作,才能彻底奏效。
一、“感化”
对待这类学生,班主任应像朋友般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后,要细致深入地触摸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这段时间中可允许学生犯适量的错误,犯了错误不应一味地指责批评,而应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沟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学生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同时,想办法接触学生的同学和与其交往的朋友,从侧面了解其活动的环境和背景。还可直接同家长联系,采用家访的形式,更深层次地了解其小学时的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成长经历等等。
二、“转化”
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采取不同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及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对思想品德后进生,应多说服教育,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品德高尚的名人传记、思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等,如《周恩来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同時,要信任、爱护、尊重他们,万万不可孤立、打击,同他们形成隔膜,使他们知道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不可做,改变自私利己的行为。要让他们记住:只有做一个正直的公民,助人为乐,作风正派,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还要控制这类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行为习惯后进生,要注意养成教育和规范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惰性造成的懒散、迟到等行为,要让学生明白:人如果战胜不了惰性,就会被惰性战胜,鼓励其挑战自我。
三、“优化”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情理感化后,思想上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有的会强烈地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技巧等,行为上可能暂有收敛。这个时候,班主任切不可认为大功告成,从而放弃努力,如果老师忽视了严格的管理,放松了继续对学生的要求,各个方面的不良表现可能又会出现,因为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上容易接受好的思想观念,但更容易回归到以前曾根深蒂固的坏思想。一段时间后,疗效巩固,学生便不再容易出现不良表现或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其人格和性格便又回到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注意技巧。“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由于“后进生”往往和老师有隔膜,存在抵触或逆反心理,所以一定要注意技巧。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接管后进生后,应首先树立自己的威信,制定严明规范的班规班纪,给学生造成形式上的“高压”政策。
第二,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是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
第三,要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学生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这就要求老师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拿起表扬的武器,让学生体会愉悦成功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
总之,教育应“以人为本”。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力、智能,培养人才。遵循教育规律,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是后进生转优工作中强有力的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