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莉,杨洪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天津 300220)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硅抛光片清洗设备由原来的手动设备、半自动设备逐步发展到全自动清洗设备阶段,国际上,全自动清洗设备已经成熟,通常带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工艺,这样可缩短设备调试时间,尽快将设备投入到生产当中,但价格昂贵。近年来,国内设备生产厂家加大了全自动清洗设备的研发投入,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比于进口设备,国产设备价格便宜,但无成熟的工艺与设备相匹配,需要采购厂家进行工艺探索,在工艺调试时间上相应要增长,部分设备被国内硅片生产厂成功运用于硅片生产当中。本单位采购了一台国产硅片全自动清洗机,用于50~150 mm(2~6 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的预清洗。
在设备调试过程中,125 mm 硅抛光片清洗过程中出现边缘“色斑”现象。本文对“色斑”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清洗液配比、清洗温度以及快排冲洗等进行研究,解决了125 mm 硅抛光片表面的“色斑”现象。
(1)样品参数
直径:125 mm;
电阻率:0.001~0.005 Ω·cm;
晶向:<111>偏<110>4°±1°;
晶片表面经正常抛光工艺进行抛光。
(2)清洗设备
HL-WA08型硅片全自动清洗机。
(3)工艺流程
上料位→氢氟酸浸泡清洗→溢流清洗→RCA1# 超声清洗→快排清洗→RCA2# 浸泡清洗→快排清洗→下料位→甩干→检验
快排清洗槽的原理图见图1,各装置的开启时间、关闭时间均可独立控制,并且各装置开启、关闭的顺序也可独立控制。
图1 快排清洗槽原理图
(4)试验方案
针对抛光片表面存在“色斑”现象的问题,对RCA1# 超声清洗、快排清洗两个过程进行了正交分析,设计了表1所示的工艺方案。
表1 试验方案
表2 列出了4个方案的试验结果。
表2 试验结果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色斑”出现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本集中于如图2所示中抛光片被花蓝遮盖的区域。
图2 花蓝与硅片的相对位置
采用表面分析仪对出现“色斑”的区域进行微区分析发现,“色斑”区域的雾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区域。这种现象的成因是:1)抛光过程中,抛光片表面不均匀;2)清洗过程中,该区域冲洗效果不理想,表面残留的化学试剂对抛光片表面继续腐蚀。从“色斑”位置的规律性可以判定“色斑”的成因为冲洗效果不理想。经采用其他设备进行对比试验发现,“色斑”是清洗过程造成的。
在文献[1-3]中介绍了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颗粒去除机理,使衬底表面与颗粒表面具有相同的电势,减少颗粒的吸附,防止颗粒的二次吸附等。在清洗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减少抛光片表面颗粒的吸附。
另一方面,加入表面活性剂后,降低了溶液以及硅片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抛光片表面颗粒及残留化学品的去除,降低抛光片表面“色斑”现象的比例。
从方案一、方案四之间的对比以及方案二、方案三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清洗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降低“色斑”的比例,但仅采用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措施,不能彻底解决“色斑”现象。
从方案二、方案三与方案一的对比可以看出,快排冲洗方式对“色斑”现象影响较大,第一步冲洗是影响整个清洗效果的关键因素。采用下淋方式能够以溢流方式将抛光片表面的化学品冲洗下来,减少化学品对抛光片表面继续腐蚀,从而减少“色斑”现象的产生。
综合上述四个试验方案,在清洗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采用“下淋——快排+上喷+下淋——下淋+上喷”清洗方式可有效解决抛光片表面“色斑”问题。
通过工艺试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抛光片表面的“色斑”缺陷是抛光片表面清洗效果不理想造成的,尤其在晶片边缘与花篮接触位置有化学试剂残留,经后续的干燥工艺处理后残留于表面,从而形成“色斑”。
(2)清洗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在抛光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在后续的快排冲洗过程中更容易冲洗,而不产生化学试剂残留。
(3)快排冲洗过程对冲洗效果影响较大,采用“下淋——快排+上喷+下淋——下淋+上喷”的工艺过程可获得理想的冲洗效果。
[1]刘玉岭,檀柏梅,赵之雯,等.表面活性剂在半导体硅材料加工技术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3(2):72-76.
[2]万群.ULSI 用硅片的缺陷与表面质量[J].稀有金属,1997,22(3):172-174.
[3]郑 忠.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