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2012-10-20 06:50:52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301700杨卉艳谢云爱任淑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咽峡炎阿昔洛疱疹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301700)杨卉艳 谢云爱 任淑女

关键字:痰热清;雾化吸入;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多由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等感染所引起,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致病。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以婴幼儿多见,主要发生于6个月~7岁的儿童。多在夏季及早秋发病。目前,有大量研究报道痰热清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好疗效,可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热程,减少并发症,我院儿科应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观察其对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并与阿昔洛韦雾化吸入对比,以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 0 0 9年6月~2012年6月,于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6个月~6岁患儿共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实验组55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0±1.3)岁,病程最长4d,最短3h。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0±1.7)岁,病程最长4d,最短5h。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抗生素使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实用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 ①夏秋季突然发热、咽痛、不敢吞咽、流涎;②咽充血,咽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可见数个至数十个灰白色疱疹,直径1~3mm,周围有红晕,1~2天后破溃成浅溃疡;③病变局限于咽峡部而不波及口腔前部,且不发生于齿龈,局部淋巴结不肿大;④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无异常淋巴细胞。

1.4 排除标准 ①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患儿;②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③手足口病患儿;④有严重心、脑、肾等疾病患儿。

1.5 评价标准 ①治愈:疗程内全部症状消失,颊黏膜充血、疱疹及咽后壁淋巴滤泡消失;②有效:疗程内体温降至正常,全部症状消失,颊黏膜充血明显减轻、疱疹破溃及咽后壁淋巴滤泡未消失;③无效:疗程内体温未降至正常,全部症状未消失,颊黏膜充血、疱疹及咽后壁淋巴滤泡未消失。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0.9% NaCl注射液4mL+阿昔洛韦5~10mg/(kg·d)Bid雾化吸入,并予复合维生素B口服。每次20min,疗程5d。

1.6.2 实验组 0.9%NaCl注射液4mL+痰热清注射液0.5~1mL/(kg·d)Bid 雾化吸入并予复合维生素B口服。每次20min,疗程5d。

1.6.3 设备 仪器采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雾化治疗仪,以5L/min发出气雾。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 两组11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9.09%,实验组总有效率85.4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药物疗效总体相近,见附表1。

2.2 两组病例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病例110例,对照组退热时间(2.8±0.789)天,实验组退热时间(2.1±0.56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痰热清雾化吸入的退热效果优于阿昔洛韦雾化吸入,见附表2。

两组疱疹消失时间的比较,对照组时间为(5.3±0.823)天,实验组退热时间(5.6±0.669)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药物在消除疱疹方面疗效相近,见附表2。

2.3 两组病例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易复发,多见于婴幼儿。目前,西医治疗给予全身抗病毒治疗及口腔黏膜局部用药。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可口服阿昔洛韦或利巴韦林。亦可用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擦,锡类散、养阴生肌散局部使用,葡萄糖酸氯已定片含化等治疗。有研究者用阿昔洛韦雾化吸入治疗该病,效果显著[2]。但抗病毒药具有降低自身免疫力,长时间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易复发等不良效果。中药制剂具有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使用中药制剂可以更好地弥补以上不足。中药制剂的雾化吸入有助于药物以小分子形式渗透入病患处,直达病所,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效,且患儿依从性高,操作方便,安全有效[3],成为了重要的新兴技术。

附表1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例,%)

附表2 两组病例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比较(± s,天)

附表2 两组病例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比较(± s,天)

注:χ2=2.278,#P=0.035<0.05;χ2=0.878,*P=0.391>0.05

?

中医辨证认为,疱疹性咽峡炎大多属脾胃积热证,多为外感湿热,困脾腻胃,胃热熏蒸,上攻咽峡,常用清热解毒、化湿利咽的治法。痰热清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和连翘组成。方中的山羊角作为羚羊角的替代品,有解毒、退热、镇惊之功;熊胆粉化痰解痉、清热解毒;连翘疏风清热宣透,兼有引药入肺之力;金银花宣肺解表、清热解毒;黄芩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共奏化痰镇静、清热解毒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黄芩可抗菌、消炎,既具有一般抗生素的功效,又有对呼吸道有关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4]。熊胆粉可止痛消肿,山羊角具有抗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金银花、连翘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该药的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对多种呼吸道G+、G-细菌有抑制作用[5];显著抑制发热介质PGE2、CAIP升高;抑制细菌和病毒内毒素释放,降低内毒素血症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渗出,阻止炎性损伤,使治愈速度加快[6]。实验中,两组病例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痰热清组用药后退热较阿昔洛韦快,疱疹消失用时两者相当,故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与阿昔洛韦起到相同作用。本实验尚未发现不良反应,可能与观察样本量小及治疗时间短有关,临床应用过程还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咽峡炎阿昔洛疱疹
4种阿昔洛韦片燃烧分析*
广州化工(2023年15期)2024-01-04 13:36:48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4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2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9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2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52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
黄芪颗粒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