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药专业人才需求与办学状况的调研

2012-10-19 14:58张钦德武继彪战文翔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中药院校

张钦德,武继彪,战文翔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00)

高职中药专业人才需求与办学状况的调研

张钦德,武继彪,战文翔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00)

在对全国65所开设中药专业的相关院校及288家用人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如何适应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的要求,推进高职中药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等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高职教育;中药专业;办学状况;发展建议

1 对象、方法与内容

1.1 调查对象

在全国随机抽取65所开设中药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办学情况调研,被调查人员均为相关院校的教学副校长或药学院(系)主任。随机抽取上述65所院校中药专业面向的用人单位288家(包括医疗机构138家,中药材生产企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制药企业、中药经营企业、医药连锁药店共150家)进行人才需求调研,被调查企业均拥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证书,被调查人员为医院药剂科主任,中药房负责人,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生产、销售、质检等部门负责人等。

1.2 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配合查阅文献、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电话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采用信函方式,先后发放人才需求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20份,回收率88%;发放专业设置情况调查问卷65份,回收60份,回收率92%;召开专题会议4次;实地考察了39所院校、36家医院、42个医药企业。

1.3 调研内容

对用人单位主要调查中药专业人才职业资格类型、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等方面的需求状况。对相关高职院校主要调查专业布点、办学层次与办学时间、招生情况、师资配备、就业情况、课程设置情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状况等。

1.4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研结果准确可靠,成立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调研计划、设计调查问卷,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参与访谈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采用问卷调查时,取得国家及省市自治区中医药管理部门、教育厅(局)及有关院校的支持与配合,要求相关数据应与历年上报的数据一致;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整理,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今,它又以源自天然,毒副作用小,兼具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综合作用而倍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产业前景十分广阔。2005年我国中药及相关产业产值达1 000亿元,2008年达6 300亿元,2009年达7 0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包括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农业、中药保健品、中药化妆品、中药食品、中药兽药以及中药加工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中药市场的工业产值将突破10 000亿元,呈现出新型产业的显著特征。

2.1 中药专业人才职业资格类型需求状况

随机抽取这65所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药专业面向的用人单位288家,对高级中药专业人才职业资格类型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考察,取其平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未来4年中药专业人才市场对中药特种职业工种的需求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中药调剂员、中药质检员、中药购销员、执业中药师的需求率均为100%,年需求均值在10人以上;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液体制剂工的需求率在90%以上,年需求6~9人;执业中药师的供需比始终保持在5.2:1左右。

2.2 中药专业就业岗位需求情况

2.2.1 中药农业 截至目前,中药材年种植面积为700万亩左右,地存面积1 800万亩左右,全国已建立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已有17个省市制订了202种中药材GAP规范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SOP),但各省市均缺乏相应的技能型人才。若今后10年内拟对800种最常用中药建立GAP基地,每种药材建立两个基地,每个基地至少需5名中级技能型人才,2名高级技能型人才,则至少需8 000名中级技能型人才,3 200名高级技能型人才,而目前中药专业的职业教育规模远不能满足需要。我们在怀药、亳药种植区调研时,既看到了不少农民在发展地方中药材中初步尝到的甜头,也看到了农民因缺乏药材生产技术,面对产值不高和病虫害时的无奈。虽然许多地方政府已将中药材产业化列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并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但是仍会因基层中药材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技能型人才的缺乏,而影响中药农业经济的发展。

2.2.2 中药工业 目前,全国共有中药工业企业1 200多家,若按照全国中药工业企业100万从业人员,以现在生产岗位占一半、营销与管理占一半计,在生产岗位的技术人员应为50万。按国家最低准入资格,在生产技术岗位的最低为中级工,即中职毕业生,辅助岗位从业人员为初级工,关键技术岗位为高级工,即高职毕业生。若3者的比例为初:中:高=1:6:3,则理论上中药工业企业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应为45万。目前,我国中药工业企业从业技工人数占总人数的32%,即为32万人。那么就意味着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存在13万人的缺口。若按五年培养,则每年应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26 000人。以三年制职业教育计,中药专业的在校学生至少应保持在8万人。若平均每校有1 000名中药专业在校学生,则需要有80所开设中药专业的高职院校。

2.2.3 中药商业 据对广东省的调查,广东省现有中药批发企业1 550余家,中药零售企业3 700余家。按每家企业中药专业从业人员4人计,该省从事中药商业的一线人员有21 000余人。从全国来看,全国中药商业一线从业人员共需672 000余人。当然在这些预测人群中,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所需人数相应多些,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所需人数相应少些,但是估计总体从业人数应在55万~60万。伴随着全球中药及其相关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我国每年中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将不断增大。到2010年,全国从事现代中药商业一线的从业人员将不少于70万,而且其中应以掌握及运用部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先进设备的中、高级执业技师(或技工)为主。

2.2.4 医疗机构 对129家医院中药房和9家中医医院中药房的岗位、工作职责和所需要人才的学历层次进行调研,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在东部较发达地区以及许多大、中型医院的中药房都已有本科学生及研究生,但目前我国一些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医院,中专学历初、中级职称的中药从业人员仍是中药房的主力军,这就为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3 中药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调查

近3年,我们对120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院等用人单位进行了中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未来中药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除社会生存通用能力、中药行业通用能力及专门化职业能力外,尤其强调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进取心、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具体见表3。

2.4 高职中药专业办学状况调查

2.4.1 历史沿革 中药专业的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全国仅有两所中医药中等职业学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药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0年,全国共有中药或医药中等专业学校68所。进入新世纪,先后有18所中药类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累计为全国中药行业输送中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十万余人,已形成中职与高职教育并存,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相结合,布局较为合理、层次相对完善的多层次职业教育架构。2.4.2发展现状(1)专业布点。调查表明,高职中药专业在各省均有布点,但布点数量不够平衡,山东布点10个,而北京、甘肃、广西、海南、吉林、云南均只有1个。高职中药专业初办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办学时间在20年以上的院校有1所,占1%,办学时间不足10年的院校有59所,占59%。由此可见,多数院校中药专业是在近十年内伴随着社会对中药人才需求的增加而起步的。

(2)招生情况。75个中药专业布点年均招生人数为8 328名,其中本科院校1 238名,占15%;高职院校6 750名,占81%;中等职业院校340名,占4%。

(3)师资配备。被调查院校的主要课程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配备了两名专任教师(包括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人)占100%,专任教师总数在20人以上的学校占80%;专任教师中具有中医药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者在60%以上,外聘兼任教师比例在20%以下,“双师型”教师比例在50%以上。

(4)就业情况。我们对被调查院校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及总体需求趋势的评价进行了统计,医院(129家)认为就业率及总体需求有增加趋势的为34%,社会药店(33家)认为有增加趋势的为55%,制药企业(31家)认为有增加趋势的为32%(见表 4)。

(5)课程设置情况。对高职中药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显示:①公共课程:均开设有思想政治、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体育、计算机、英语等;②专业基础课程:医药数理统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人体解剖与生理、中医学概论、中药学、药用植物、微生物等;③专业课程:中药药理、中药制剂技术(或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炮制技术、中药栽培技术、中药储存与养护、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技术(或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药品营销与管理等;④选修课程有实用写作、公共关系、中医药发展史、中药专业英语、中药生产质量管理等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基本适应,大多进行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还需进一步改进。

(6)人才培养方案调查。对上述129家医院中药房、9家中医医院(包括制剂室)和90家中药企业就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①目前高职中药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者占36%,基本适应者占60%,不太适应者占4%,组建有中药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院校占72%,能及时把握行业需求及变化,动态调整培养目标的院校占66%;②中药专业学生最为重要的能力顺序为: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知识>表达能力>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中药专业学生还应具备的知识储备的顺序为:计算机应用>责任心>综合素质>团队精神>外语能力;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业务适应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基本适应>完全适应>完全不适应;④用人单位对中药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职业能力强的需求最高,其次为有学生干部经历及在校入党者;⑤受访单位所需的人才规格顺序为:专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通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3 存在的问题

3.1 办学层次有待进一步明确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药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旺盛的大背景下,中药专业的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为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但是,中医药本科院校举办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学科性特点;由于多数专科层次的中医药高等职业院校都是在原来的中专层次基础上升格而成的,专科层次教育时间较短,中专教育模式或多或少影响到各项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中药高职教育的良好运行;非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办中药专业,由于受条件限制,存在着如何体现中医药特色、如何确保办学质量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中医药高等职业院校内部,以搞活办学、增加收入和筹集建设资金为由,大量举办一年制、两年制、三年制不等的中职教育和函授教育以及短期培训等,虽然弥补了社会需求,但却在自身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等带来了一定影响。

3.2 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

1999年招生规模扩大至今,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多数学校开设专科层次中药专业的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图书藏量、实验实训及实习教学条件等相对不足,校内教学设施的更新速度滞后于制药企业、药检机构等。由于实验设备需要较大投入,不少院校除应付基本建设、人头费和日常开支外,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上;有的即使投了资金购买了实训设备,由于缺少实践课教师也无法开课;有的学校配备实训设备主要为了应付参观、检查和评估,实训设备成了摆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过去50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推出全国高职高专中药专业教育标准——《高等学校专科中药专业设置基本条件》,但至今尚未实施认证,亦未建立能够完整体现教育教学水平、反映学生基本要求、规范办学条件的专业评价机制。

3.3 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

目前多数高职中药专业课程设置学科体系较强,强调单科独进而缺少综合训练,结构不够合理,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较少,一些必要的选修课没有开设;实验实训课学时偏少,学生操作能力较弱。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与重构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

3.4 实验教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中药高职教育存在着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等问题,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通常是先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要求与注意事项等,将实验设备与材料准备到位,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最后得出预计的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训练的地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挥。

3.5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我国中药类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大多较短,很多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不够充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的比例较低,与新时期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缺少企业有效参与;缺失有利于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保障与团队文化;缺少领军人物,创新能力不足;教师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难以完成相应的实训教学及指导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新加入的教师,尽管学历较高,但实践能力较弱。

3.6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由于高职中药专业发展的特殊历史原因,多数院校对教研科研激励不够,学术氛围不浓,社会服务能力不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不高,顶岗实习过程缺乏有效监控,不能做到多工种轮换实训,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为此,迫切需要构建与中药专业高职教育实际相符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

3.7 学生就业指导及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纳入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的高职院校将中药专业课作为选修课开出,学时不足,导致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专业认证,理顺办学层次

2003年3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医学教育全球标准》,2005年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认证指导方针》,并声明将建立全球医学院校注册制度,没有经过认证的学校不能注册,其毕业学生将不被社会承认。“十一五”期间,我国启动了医学教育认证工作,没有经过认证的学校和该校学生的资质和学历将不被认可。中医学本科专业完成认证试点,历时3年认证8所试点院校专业。高等中医药教育认证工作既是国内的又是国际的,探索中医药教育特点与规律,开展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认证研究,将会推动全球中医药教育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因此,建立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认证体系,进一步规范中药专业办学已势在必行。

4.2 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

基于岗位群及各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数个学习领域,根据培养模式建立最佳课程结构,并将企业生产要素引入课程,设计学习情境,以适应多元化的就业岗位。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应增加选修课比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建立由人文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选修课模块、教学见习与综合实训模块、顶岗实习模块等组成的课程体系。应特别加强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增设中药英语、中药现代化研究方法学概论和植物成分分类学,以便促进中药现代化尽早融入现代科学主流。举办科学技术讲座、人文讲座、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文化活动、竞赛等,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设置中药材生产、中药制药、中药经营、中药质量检测等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学业后期重点选择某专业方向重点学习,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和零距离上岗。

4.3 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中药专业建设应当注重实践环节,把实践课程体系放在与理论课程体系并重的地位,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首先,应将各实践技能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符合专业需要、能切实提高专业培养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应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生产一线相结合,并通过课堂实验、随堂训练、拓展训练、社会调查、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第三,应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中药专业必备能力的评价标准。第四,紧密依托中药行业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一方面,应通过扎实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组织开展“能工巧匠进院校”计划、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人才引进与聘用计划,采取“大师+团队”的人才聚集模式等措施,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吸纳行业企业有经验的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形成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稳定人才的工作机制,建成一支结构优化、团结协作、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4.5 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道路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拓宽合作领域,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学校与医药行业、企业、医疗机构对接;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订单培养”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快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真正实现学校与行业、专业与职业、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探索集团化中药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区域联动的中药职业教育格局。

4.6 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从课程研究入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编制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贴近学生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过程设计突出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打破学科思维方式,将岗位实践技能、行业管理规范与课程知识相融合,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职业道德养成,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表1 中药专业人才职业资格类型需求状况调查(人)

表2 医疗机构中药房所需人才的基本情况

表3 中药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调查

表4 所访单位对于今后中药专业学生总体需求趋势的看法[n(%)]

4.7 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服务质量

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一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二、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确保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3年不断线。通过开展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和就业指导互动交流平台,及时为学生解答就业方面的问题;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将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4.8 加强教研与科研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抓好教研与科研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以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为主要内容,为医药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实际问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应根据中药行业发展和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的设置保持发展态势。

G526.5

B

1671-1246(2012)04-0108-05

注:本文系全国第三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

猜你喜欢
中医药中药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