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动力机制的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撑平台的构建

2012-10-18 08:10席亚卿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校际共同体学习者

席亚卿,马 芳

(西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基于群体动力机制的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撑平台的构建

席亚卿,马 芳

(西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本研究以群体动力理论、学习生态理论为指导,初步构建了群体动力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撑平台的理论模型,旨在创设一个能使跨院校的研究生、教师、专家积极参与,并交流合作、共享学习资源、共同建构知识的网络辅助平台。

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群体动力机制;平台模型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指在基于网络的虚拟环境里,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在该共同体中,他们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和某种共同体文化。[1]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其突出特点是成员分布具有跨地域性,是指藉由网络技术所缔结的由不同院校的学习者和助学者构成的团体,他们在网络中按照共同体一定的规范、原则进行交流、协作和共享,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

关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现有研究多数仅停留在共同体的建构、作用以及技术实现等层面上,而对其内在运行机制及培育的研究却很少。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从群体动力角度入手,分析如何使创设的平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习者参与的动力,并选取有较强学术需求与交往合作、分享需要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一、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

1.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也称“场”理论,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用以研究群体因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用公式B=f(P,E)来表示。[2]B表示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表示个体的内部条件,E表示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该公式表明,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取决于个体的内部条件和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网络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学习群体,群体成员在各种交往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体文化氛围,能够使学习者获得尊重、归属、交往、发展、安全、成就等心理需求。群体环境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反过来成员个体又影响着共同体的氛围。

因此,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要积极鼓励成员间彼此交流与分享,并通过技术给予良好支持,进而营造一个能使成员感到安全、真实、有归属感的氛围,激发成员参与的动力,促进成员个体情感和认知的发展。

2.学习生态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习无国界计划”负责人Jan Visser(1999)在《Overcoming the underdevelopment of learning》一文中用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学习,提出学习生态(the ecology of learning)的观点。他认为各种生命体与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共同存在、协同进化,正如学习者和他所处的学习环境一样;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生命物质有从大分子到细胞、器官、机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的结构层次,正如在学习环境中学习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3]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依托网络的广联性、虚拟性而产生的,所以网络环境构建的好坏将对成员个体与共同体有重要影响。学习环境的构成是复杂的,国内学者武法提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4],学习环境的要素不仅包括支持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场所、学习资源),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李芒在此基础上,进而认为学习环境的非物质条件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环境,也称软环境或精神环境。而物质条件一般是指物理环境,或称硬环境或物质环境。[5]

综合以上观点,一个好的平台应包括以下环境:情感人文环境、制度规范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交互环境、协作竞争环境以及评价激励环境。

二、群体动力机制的构建

群体动力系统一般由凝聚力、驱动力、耗散力组成,凝聚力是保证群体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目标凝聚、归属凝聚、环境凝聚等方面;驱动力是促使群体发展和演化的因素,具体表现在航标驱动、典型驱动、制度驱动等方面;耗散力则是破坏群体稳定和演化、降低群体绩效的因素,一般来自冲突耗散、无核耗散和环境耗散等方面。[6]耗散力是破坏群体稳定的因素,在此我们以约束力来代替耗散力,再者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网络平台中有必要对成员的行为加以一定约束。

通过文献分析、访谈调查,本文将影响一个群体的群体动力机制归结如下,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层、组成层、技术层,如图1所示。

群体动力机制包括凝聚力机制、驱动力机制、约束力机制。其中交互讨论、资源共享、协作氛围,可以吸引成员团结在一起并保持某种关系,有效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建构,满足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群体目标可促使成员齐心协力为同一目标而奋斗,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将为新的目标而继续努力;激励制度可采取积分设置、权限设置等来鼓励成员积极参与;专家引领起到社区领袖的作用,可带动共同体的发展;以上三者分别实现了航标驱动、制度驱动与典型驱动,促进了群体驱动力的形成。群体规范、监控管理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群体约束力,通过明确的规定,增强成员的责任感;借助电子学档、跟踪统计等技术保留学习者的信息,跟踪学习进程,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并在必要时给予针对性干预和控制。而以上动力机制的实现需要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本文主要应用了Web 2.0技术。

三、平台模型构建

在群体动力理论和学习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群体动力机制,构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撑平台模型,如图2所示。现将各个模块与群体动力机制的对应关系阐述如下:

凝聚力机制包括交互讨论、资源共享、协作氛围。交互讨论对应:报告厅、ET研讨区、QQ群;资源共享对应:课程学习、资源库、精华推荐与Blog群;协作氛围对应:科研中心、Wiki小组和团队活动模块。这些模块的应用形成了交互环境、信息资源环境、协作竞争环境,并在无形中形成情感人文环境。

驱动力的机制有:群体目标、评价激励、专家引领。群体目标对应共同体言志模块;评价激励会在共同体规范中详细阐述,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体现,有积分设置与权限设置;专家引领对应专业引领模块。共同形成了评价激励环境。约束力机制包括群体规范、监控管理。群体规范对应奖惩规则模块;监控管理通过后台的技术来实现。二者构成制度规范环境。

其他模块如个人空间中的一些子模块、成员列表、新手必读、意见箱等,主要是为成员间相互了解与沟通提供方便;让学习者尽快熟悉平台的设置;为平台的完善提出宝贵建议,促进学习共同体持续平衡的发展。

四、结束语

构建校际间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以群体动力理论与学习生态理论为指导,并以构建群体动力机制为出发点,以增强共同体的群体动力为最终目的,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中是一次跨情境新的尝试,其效果的验证是本人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1]裘伟廷.网络教育中的虚拟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5):67-70.

[2]陈国强.虚拟学习社区的有效性反思[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4(4):11-15.

[3]韩晓玲.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3(1):148-152.

[4]武法提.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4):33-38.

[5]李芒,李仲秋,黄建荣.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心理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3(7):21-23.

[6]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2-54.

(编辑:金冉)

G434

B

1673-8454(2012)05-0037-02

猜你喜欢
校际共同体学习者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