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传播中,充当了文化载体角色,很多学者将太极拳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实体性符号内容,将太极拳看作“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此符号背后的意义较为深远。在对外交流方面,它能够很好地标识中国、讲述中国;在对内教育方面,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认同”[5];“从形式和功能上看具备符号的特征,是一种身体动态符号系统”[6];“利用身体来传递攻防的身体符号”[7]。对文化客体进行研究,首先应该了解其本质和结构,分析其内在特征。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符号的对象,两者是交互作用的系统,体现文化内外价值。文化符号是历史形成的,具有民族象征特性的内容。它本身积聚的是文化极强的内部凝聚力和内在的思想情感。这赋予了文化符号以无穷的魅力。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符号,是以人类社会历史的思想形态为分析对象的,它既有物质方面,又有非物质方面。基于此,本研究在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基础上,剖析太极拳文化符号的结构及内容,将对认识太极拳以及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文化是一种符号,通过建构符号为基点来认识文化现象阐释和理解文化的本质,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化,而且对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人类自身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洛特曼以符号学的理论为基础对文化进行整体性研究,认为符号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的思想,符号化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同时,又是具有交际性、群体性、记忆性功能的一个符号体系。在文化符号理论中,符号内在的涵义,只能通过传播空间赋予它文化底蕴才能被认识。为了达到对文化客观描述的效果,他借鉴前苏联地球化学家维尔纳茨基的生物圈概念:生物圈是一个充满了生命物质的空间,而生命的总和就是生物圈,生物圈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关系,称为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4]。因此,符号圈是文化片段组合的一个系统,是一个充满各种类型、处于不同组织水平的符号构成的完整机制。鉴于此,洛特曼把文化符号圈定义为“符号圈中的每一个符号系统都是独立的,整个符号圈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着信息的传递、保存、加工和创新”[9]。可以看出,文化圈与生物圈有着相似的结构,都具有产生信息的机制,而符号系统的存在使得各种信息有了存在的场(馆)所,洛特曼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化符号圈的空间结构以及其运行机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文化符号圈是一个有序合理的系统,系统整体将形成大于它各要素能量简单和的新质量,很多文化现象看似杂乱,但其文化符号系统却是有组织的、动态的、层次的特性。洛特曼以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文化论作为他的哲学观和认识论的基础,提出的文化符号圈理论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概念包括:“文化的界限”、“内在核心”、“不均衡性”与“差异性”等。归纳起来,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的基本特征为不匀质性、不对称性及界限性[19]。
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遵循“符号-文本-文化-符号圈”的逻辑思路,符号属于具体的物质内容,承载着文化内涵,在两者之间,文本起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此处的文本不单指文字文本,还包括艺术作品、日常行为、城市空间的结构,甚至是特定的历史事件,这些文化文本符号决不是杂乱无章堆积在一起,而是以有序的多层级性互动共存在符号场(馆)域[10]。洛特慢将文化的实质定义为信息,文本可以传递、保存及生成信息,是一个由信息发出者、接受者和信息通道所组成的通道系统,文本的发生器通常位于文化的符号场(馆)的中心,而接受器则位于边缘,当获得信息达到一定程度时,接受组织的内在机制就会发生变化,它就会从消极状态过渡到积极状态,属于中心与边缘相互交替的过程。中心与边缘的界面就是这种互动之所,其文化符号圈的基本特征如不匀质性、不对称性及界限性,都是基于这一机制呈现的。因此,符号场(馆)的所有组成部分都不是处于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相互关系中,在文化符号圈理论中,体现为“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性。“中心”是具有凝聚作用的符号法规和法则,并将深层文化寓意传播到整个符号圈系统之中,是文化得以传播的原动力,进而影响符号圈的边缘部分,边缘部分是离散和活跃的部分,保证了整个符号圈的多样性与动态性。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影响,脱离中心的边缘丧失原则,没有边缘的中心缺乏活力,符号圈动态发展的潜能永远和中心确定性和边缘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的,符号圈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永动性和循环性是符号圈运作的基本特征之一。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本研究把太极拳看作是一种文化符号,“符号圈”理论被借用来解释太极拳文化符号,即太极拳文化符号圈,它是文化学与符号学交叉的理论部分。其含义有两点:首先,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是通过身体表达中国传统思维的文化形态和方式;其次,文化与符号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一致性,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圈带有抽象的性质,而太极拳也是一种文化抽象,同时,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也具有“中心”、“界限”和“边缘”的特征。根据文化符号圈的特点,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的运行也体现为中心和边缘互动过程。太极拳的文化伦理取得了优势地位,成为符号圈中心,逐渐上升到自我描述的水平,完成了自我调整,获得了严格的组织性和规范性,也使太极拳具有了确定性和系统性,保证了其传播的方向性和稳定性;太极拳的边缘主要指它的运动风格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方面,维系了技术结构的多元性,表现为太极拳具有不同的派系,具有技击、健身、娱乐、商业等多种功效。但是,太极拳中心与界限的关系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互动过程,太极拳中心规定了其运动的固定形式,凡是不符合套路模式要求的内容,均被理解为是不正确的技术,这种严格的组织性和确定性限制了边缘的灵活发展,也因此失去了多样性和动态性,并且,越是远离中心,这种矛盾越大;可太极拳边缘又不能完全无所顾忌地脱离中心,被操化的太极拳虽然形式多样,但是没有了中心的规范,必将脱离原生态,致使太极拳成为被肢解的武术。因此,在太极拳文化符号的中心和边缘地带,还应该掌握住界限的法则,让太极拳文化符号在冲突中逐渐壮大、成熟,并形成自身的元文化,形成积极作用的符号圈发展的源泉,这个界限主要体现为身体运行图式。
从太极拳的身体感知再到中国文化思维结构的分析,虽然跨度很大,但却有内在的一致性。根据洛特曼符号圈理论中的拓扑学方法,可以把符号抽象空间、界限与位移等概念演绎到太极拳文化符号当中,将具体身体动作与抽象的寓意结合,进而可以研究太极拳文化符号的模式化,解释太极拳运动的恒量及恒量与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文化符号圈理论作为构建太极拳文化符号体系基础,将有利于建立一个模式化且结构明晰的太极拳文化符号系统。
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虽然借用西方符号学的现有研究成果,但与西方唯识论意义上的符号系统相比较,太极拳不是一种以“识”与“身”的分离为前提的符号系统,相反,身体本身就是太极拳文化符号的形式,身体行为的刺激-反应图式本身就是符号运行图式。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并非像文字符号,亦非语言符号,而是一种以身体感知为主的身体文化符号,因为以视听为主要特征的书籍、语言,传递给人的信息是抽象的,只是通过想象将抽象符号变为假定的现实,而不是现实的逼真形象,所以,人们常常对听、看的符号持有一定的怀疑。鲍德里亚等认为,身体是承载主体性、符号、意义的个体和社会存在。身体的整个当代史是身体的标识史,是包括各种标志和符号的一个网络,这个网络自形成以来就遮盖着身体,分化着身体,破坏着身体的差异和根本两性,身体是权力话语的控制对象,以便把身体组织成一个进行符号交换、与物体领域相同的结构物质[1]。太极拳运动主要是通过绵缓的外形动作呈现其文化表象,对于没有练习过太极拳的人来说,它是抽象的、模糊的,除了动作以外,太极拳更多蕴含的是身体的思想,并与身体本身合为一个整体,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理念,太极拳在这样的整体观念下,形成了自己的训练原则,以形喻势,用隐喻、形象的方法,把阴阳哲学纳入了太极拳方法论体系,使其超出了两两相搏的形式,成为技艺。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身体为载体的,只有经过身体的习练,达到“功夫上身”,才可以获得思想的感知,最终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
体育的重要传播特点之一,就是使用身体运动这一非语言符号作为媒介,来实现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3]。洛特曼把文本理解为信息表现的各种结构关系的总和,太极拳作为身体性文本,亦可以看作是太极拳文化内涵以及结构关系的总和,它作为一种非语言文化符号,在传者与受者之间形成共同的意义空间,并游离于文化不同层次界限之间,进一步通过身体符号、视觉符号、行为符号等多种具体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图1)。
图1 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图Figure 1.Structure of Taijiquan Cultural Symbols
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具有自身的特点、运动方式和思想内涵,涵盖了文化符号圈里的空间、中心、区域和界限等概念,将它们整合成一个有层次的动态多元而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
洛特曼认为,最发达的、结构上最有组织的、最强势的内容构成了符号圈的中心。符号圈的中心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功能。文化符号圈的中心形成以后,总是力图将所有的文化内容传播到整个符号圈中,这样,此文化圈中的中心轴就会贯穿文化整体,成了描述这种文化的元文化。随着符号圈中心自我描述过程的完成,文化具有了核心的结构,形成系统。在文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都会围绕元文化进行。那么,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的中心就是其所指,中心轴是一种“圆道”文化,来源于体现中国传统和谐精神的诸多思维观点,诸如太极发生论、五行平衡论、生命整体论、道家和气论等,不仅包括人自身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谐是一种理念,隶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并非物质的,但却支配人的外在行为,这使太极拳运动具有了“生命”内涵。太极拳文化符号圈将人、传统文化与自然纳在自己的体系之中,并且通过身体确立为太极拳的主宰,因为太极拳文化是围绕“和谐中心”的身体而确立的符号系统。
图2 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心维度坐标图Figure 2.Dimension Coordinates of"Center"of Taijiquan Cultural Symbols Circle
从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心维度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自身的关系之间都存在一个交点O,如果想要达到整体的平衡,以上三者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无论是内在的所指还是外在的能指都是围绕“和谐”中心进行的。
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的中心作为符号深处的文化所指与外部空间能指的中心轴线,它把太极拳的价值观扩散到整个符号圈中,构成了太极拳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内在精神实质,所有的太极拳运动行为必须体现其文化规范的要求才称之为太极拳。假如身体的运动脱离了文化内涵,那么,它们会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肢体的动作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然而在事实上,那些脱离中心的“不存在”行为是存在的,而且相当普遍,愈是初学者,愈明显,洛特曼把这种现象描述为“边缘”,它是符号圈中最为活跃的领域,而且符号圈边缘的符号活动与中心是矛盾和冲突的,越是远离中心,这种矛盾就越尖锐,冲突就越激烈。太极拳文化符号是一种确定的文化象征,而“边缘”的存在就使太极拳具有了多元化的可能,在现实社会当中,太极拳可以通过竞技、健身、娱乐等方式存在,若脱离了文化符号圈中心,就很有可能丧失太极拳的主题价值。同时,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中,还提到中心的固定性会使其失去多样性、灵活性和动态性,耗尽了不确定性的潜能,最终成为符号圈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需要另一种因素加以调节,让整个系统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这个因素就是边缘,边缘是符号圈中最为活跃的领域,若一味强调符号中心的价值,也有可能会使它呆板固执,对其发展不利。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允许边缘的存在。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实体,位于中心的属于主流文化,表现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理念和运动技能方式,可中心无法覆盖太极拳的全部内容,在太极拳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中心文化一直占据其传播与发展的上风地位。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仍守望那份固土,那些神秘的、不容易理解的中心内容,也越发使人们对其是否具有科学功效产生怀疑。此时,那些边缘区域的文化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心与边缘相互交替的动态过程中,边缘的地位越发突出,最终被人们重新认可。在世界武技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外来武术文本的增加,成为太极拳发展的有力刺激因素,形成不同派别的同时,还衍生出了健身、娱乐、经济等诸多功能,这有利于维持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的稳定性,系统处在无序和有序相统一的趋势之中。动态的平衡又要求边缘不能无所顾忌地远离中心,否则又会面临异化问题,因此,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心和边缘的平衡,既要充分了解边缘文化,又不能忽略本土文化。
练习太极的目的是逐渐向其中心靠拢,同时又可以发挥个人的风格,两者之间的区域需要界限来规范,界限是符号过程加速的领域,边缘的因素积极地在符号圈的界限内流动,以保持符号圈结构的优化。
洛特曼认为,文化只有具备稳定结构的内在机制,才能影响周围的世界,同时,文化又必须具有解构的能力才能保障文化的动态运转。“文化具有稳定和去稳定的机制,这是在动态或平衡发展中的自我组织机制”[2]。界限是维持这一机制的重要因素,也是符号圈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将文化的不同层次空间分开,在数学中,它被称为点的集合,并且这些点同时属于内、外两个空间,突出了不同空间的个性特征。
在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界限使太极拳拥有了内在的文化组织,同时,也创造出了相对于太极拳不同技术类型的非组织和非结构类型。洛特曼将界限称为是不同文化空间的“过滤器”,太极拳通过“过滤”作用,将内在抽象文化内涵表达为具体的动作内容,这些技术与内涵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阻止了太极拳技术与其他文化文本碰撞的可能,若要使太极文化内涵彻底地表达出来,必须要以身体动作为载体,将虚幻的伦理转化为实体动作文本,借助于界限,太极拳符号圈才可能实现与非符号及外符号空间的交流。太极拳符号圈界限的性质是双向性的,其功能可以归为渗透、过滤和将来自外部的信息改编、加工,变化性是其永恒的规律,使其整个符号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且不断调整自己内在结构。在各种不同的太极拳文化形式中,“穿越界限”的运动是最重要的一种,太极拳的传播需要穿过文化空间的界限,进入到另一个符号圈中,这一过程就是不断将自己的技术文本转化成他类文化文本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渗入到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的他类技术文本只是来自其他空间的译本,它在这个符号圈中仍然属于异类,也就是太极拳在交流过程中的被改造过的技术那部分内容,这些技术己经不是原符号圈中的那个了,它带有了双重身份。诸如,按照西方武技文化的程式传播太极拳,被异化的部分已经不属于原来意义上的太极拳了,而是作为文化“两位一体”的表象出现,即太极拳具有了两种文化面孔:一方面是带有太极拳的原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含有其他文化的有机成分。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经过编码和再加工的过程,可以跨越界限。洛特曼认为,穿越界限的相互渗透与侵入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由于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界限的身体感知特性,其文化意义的表达不可能脱离身体的语境,此时,界限属于彼此相连的符号域,将不同符号域分开,又将它们联结在一起,使太极拳文化符号外部因素向符号域内部有选择的渗透,太极拳内部文化会对渗透的文化进行适当的变形、加工。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外来冲击更为明显,呈现出东方“天人合一”理念与“体用分离”的二元哲学对立态势,文化符号体系不同的边界往往使符号域彼此之间缺乏沟通,造成跨文化交流的困难。
文化符号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同一民族文化的各种符号和文本存在和活动的空间[18]。洛特曼从数学空间概念(拓扑学)的角度来理解空间:客体的集合(点的集合)被称为空间,这些客体间存在着连续的关系,是具有类似性质的客体(如现象、情况、图形、变化的意义等)的抽象总和。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即为空间知觉,是凭借听觉、视觉、动觉、平衡觉、嗅觉和味觉的协同活动并辅以经验而实现[16]。文化符号的空间能指是获得文化感知的前提,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进一步说明了空间知觉的性质。他认为,知觉是借助认知主体中头脑某种先天的结构完成的,这种结构成为“图式”[13]。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揭示太极拳知觉过程,只是想通过知觉思路过程,来探讨太极拳文化符号的空间能指是如何表达文化内涵以及外部呈现模式的表象结构。
研究太极拳文化,就是解读太极拳文本的过程,它是以身体为载体,以时间为顺序的组织结构,具有空间模拟机制,这意味着太极拳文化符号圈带有了空间特征。一方面,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模拟图景,它本身是从无数个别、具体的文化片段抽象出来的技术和伦理体系,在具备文化个性的同时,也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太极拳从武技立场(馆)对传统文化进行模拟,从这个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太极拳文化符号具有包罗万象的空间结构性。这样,在传统文化和太极拳身体技术的抽象文本之间就出现了异种同态的关系。因此,可以用身体文化文本的“空间模拟机制”来构建描述该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的元语言。此时,太极拳的技术动作已经失去了实体的性质,它不是客体,而是衡量客体的尺度,这也是从文化符号视角论述太极拳的关键所在。
太极拳文化符号的空间特征,模拟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图景,体现了中国的圆道、和谐等典型文化特征,并按照中心与边缘的对立来构建,它是太极拳精神文化与技术空间维度的基本对立。在具体的操作中,太极拳可以通过具体的进退、升降、开合的三维空间结构反映出主题的思维特点,运用拳势表现出古人社会心理,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把握世界和反映世界的思维方式,依其直观的形,达文化之意,构造出从中心到边缘的空间统一过程;同时,在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的空间里,技术表象与文化伦理内涵之间又彰显了中心与边缘的空间对立,太极拳文化通常是由绵缓、连贯等肢体动作展现。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是接近中心,就越有文化的意义,这样,就有可能走向神秘和宗教的误区,与太极拳文化符号想表达的思想背道而驰。于是,在技术与文化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场 (馆),太极拳的空间结构与其阐释法则相互交错,并形成鲜明的对照。
洛特曼指出,人天生就对世界的理解具有空间性,这导致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也带有空间性,身体动作的空间关系是人类实现思维的主要手段之一。空间知觉是人整个知觉的一个部分,如太极拳运动空间围绕纵轴、横轴和垂直轴做整体运动,在上、下、左、右、前、后的6个方向上,通过旋转形成一个立体空间,这个过程中,除了外部视觉空间外,还有内部空间。根据皮亚杰知觉图式理论,个人与外界存在双向的作用,并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也就是说,人与外界之间是一种内与外的互动,个人身体本身不但存在内外关系,而且与外部环境之间也存在内外的关系。太极拳动作体验是在不同层面上的空间知觉,内部的空间知觉是隐形的,需要意念的参与才可以实现,而外部的空间既可以体验,又可以通过运动表象体现出来。
在文化符号圈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符号的构成元素不是均质的,洛特曼认为,文化符号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不是符号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是内部符号系统与外部现实世界的关系,即系统与外系统的关系,语言系统是实现两者联系的关键。洛特曼仅从语言的角度来阐述文化符号圈内外关系,而本研究中的太极拳文化符号属于身体文化,这种文化符号圈内、外系统不是语言完全可以表达的,必须通过身体的表达才可以做到以形表意,这并不是说洛特曼文化符号理论与本研究没有关系,相反,他对文化圈的“不均质”和“边界”的提法对分析太极拳文化符号具有极大的启发,根据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可以找到这样一条线索: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系统内、外存在着某些传递,可以把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在太极拳文化符号中,可以概 括为“动”、“静”、“虚”、“实”、“刚”、“柔”、“疾”、“缓”几个字,以这些内容为媒介,可以将太极拳文化深层的神韵通过肢体表现出来。
洛特曼把所有的文化传播中的客体都概括为抽象的文本现象,在太极拳文化符号体系中,拳势属于基本的技术文本内容,属于思想的物质载体,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理论自始至终是建立在拳势文本这一核心概念之上。拳势不仅仅是肢体动作,它经过次序被编成代码而形成的再获得文本形式。在其传播过程中,拳势被传达给受众,受众按照同一次序来解码并获得原始意义,通常具有象形取义的含义,成为外化和物化了的意识客体,它以 “意”为主导,以 “象”为基础,成为了一种艺术化的意识客体[15]。拳势不只是动作的简单传递,而且还具有潜在地产生意义的能力。拳势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它承载了不同层次的文化方面,构成一个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网络。由于传播者与受众组织结构十分复杂,拳势技术结构又表现出了个性化,并表达了个人意识的内容。拳势作为具体的符号因子,外在表现为边界的活跃特性,内在体现了中心的理念,并在动态的发展中,具有了个性化的创造能力。太极拳的拳势有赖于其直观的形,依靠视觉的空间传达文化之意。太极拳是以十三势为基本技术内容,分别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基本囊括了人体运动的轨迹。相对于其他要素来说,拳势更加贴近中心,因为,太极拳的任何变化都是以拳势为物质基础,因此,它虽然处在符号圈的边缘,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太极拳套路是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最边缘的部分,其构成元素不是均质的,属于最活跃的部分,可以远离中心,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由于套路的不稳定性,其空间结构极容易改变,将太极拳文化符号空间分成许多小元素,各个元素之间的可以相互转换,形成各种风格,具有最小的预见性,空间元素结合的不可预见性又使太极拳套路变化十分活跃和积极。在太极拳的流传播当中,太极拳不仅呈现出“新架”和“老架”区分,还具有简化和非简化的太极拳套路内容。由于这种特点,太极拳套路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远离符号圈中心,甚至超出界限,异化为其他项目。太极拳套路符号的易变性特点,使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的中心与边缘之间保持一种活性,以此打破既定空间的结构,颠覆原有的运动规则,增加太极拳表象与文化之间的张力,以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发展需要,而且,套路的变化很容易超过界限,套路“距离技击本质越来越远,进而脱离武术范畴,成为操化技术,有学者评价为是‘伪武术’”[14]。所以说,太极拳套路符号在太极拳的传播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太极拳如何在不脱离中心与界限的前提下,以各种各样的变化来表现自己的特性。
太极拳伦理在太极拳文化符号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决定着太极拳的文化本质。西方文化是以身心对立的二元哲学为基础的,洛特曼文化符号理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二元对立思维的极性倾向。他主张自由、多元、动态的符号圈理论,它不是静止和均匀的,而是一个无限意义的文化空间。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太极拳伦理以广阔的空间,并逐渐形成其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洛特曼认为,文化只有具备稳定结构的内在机制,才能影响周围的世界,同时,文化又必须具有解构的能力才能保障文化的动态运转。“文化具有稳定和去稳定的机制,这是在动态或平衡发展中的自我组织机制”[17]。太极拳就是这样一种稳定的结构化体认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人们在练习过程中才能够不断地将那些看似无序的或者结构性不十分明显的运动表象改造成有序的结构。太极拳符号系统是以和谐理念为统帅的身体文化符号圈,个人的神情意志是太极拳的源头活水,纵然不同性格的人对太极拳的理解有所差异,但是,习练后的体验是相近的,正所谓是“有技近乎道”的自我修为过程,这是一种生命的自我教育。由于太极拳伦理中心的存在,才维系了太极拳文化本质,并规定了各种动作文本不能脱离伦理思想的规范,使整个文化符号圈具有稳定的特性。
“体”将“身体”的本义引申为太极拳所表现出的表象风格,“势”是其所含蕴的动作之美,“体势”是由练习者身心所感悟到的太极拳的内在劲力,是一种劲的表现形态。太极拳的物象形体凭借着动静、虚实以及疾缓的节奏流动,所激荡出的文化内涵,它既是太极拳技击的构成要素,又是审美品评的重要标准。太极拳表象的外在形态有不同的风格,如杨式、陈式、武式、孙式、吴式等。体势的特征在外表现为“手”、“眼”、“身”、“法”、“步”的空间形象,在内容蕴含“精”、“气”、“神”内在生气,并以此传形会意,除了给人以视觉感官刺激以外,还可以给练习者以某种情感的体验。人体体势的相当一部分担负着信息传递的作用,在传播中,体势就是具体的身体文化符号,太极拳具有这样的特性,揭示了所表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含义。
“表意性”指人类基于生存、沟通及发展的需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显意性符号媒介传送自身思想、感情与意念的过程[8]。身体作为传递信息的自然语言之一,它跟声符语言与文字语言有所不同,因为从古到今从未停止使用过,并且是最完整的表意符号,将人的思想直观地呈现,更贴近人的真实情意。身体文化符号,可以不经语音的中介立即产生文化意义,它清楚表明不同文化思维的形象性,但是,符号的表象只能表达外界信息源,而无法表达个体自身的意念体验,它无形可象,必须转化为一定的思维方式或某种情感欲望,才可以完全理解此种文化符号,理解了文化符号后自然会知道文化内容。因此,太极拳的动作,并非单单肢体的表象,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价值就在于它有直接的表意特征,如果只学习太极拳的肢体动作而不与练习者主体的感觉意念及其表意的文化符号联系,那将不会得到太极拳的真髓。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显示,它表象主体是动作本身以及主观的意念,而客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源,是直观表象与抽象思维的统一体。
太极拳文化符号系统的喻体是各个具体的动作及名称,本体则为抽象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太极拳本体的规定下,作为喻体的太极拳动作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很多拳架和招式,都是借人和动物的行为或其他事物的图景来表达的,如“野马分鬃”,两手交替地上下开合,仿照马跑时姿势与神态宛如风吹马鬃,将技击内涵隐喻其中。太极拳的习得是一个逐步获得体验的过程,体会太极拳的内在涵义,将在拳中体会到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以获得新的感知与理解的创新,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形式隐喻太极拳运动规律的传播载体。
虽然本研究分别讨论深层内部所指、外部能指和神韵中介表达,但是这些内容绝非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甚至说是一体的,突出表现为太极拳文化符号是一个整体联系的系统。太极拳的先后与空间运动也是整体的,在运动过程中,劲力都是连续的,从头到尾没有断劲的出现,给人一种意蕴连绵之感;运动空间也是上下相随,一个动作运动,全身各个部分随之发生变化,正所谓“一动无有不动”。太极拳文化符号体系正是通过这些内容将中国传统的阴阳哲学和圆道思维等整体特征表达出来。
太极拳文化符号对于认识和理解太极拳起着重要作用,太极文化的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观在符号圈理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各个因素之间存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穿越界限的行为等等,使太极拳符号系统始终动态的变化之中。太极拳传播的思路也可以按照“符号-文本-文化-符号圈”的逻辑进行,太极拳属于非语言符号,肢体动作就成为符号系统中的重要文本,每个文本都是一个“探索的世界”,符号圈则是最高级别上的“思索的世界”,如果理解了太极拳的深刻含义,就可以对太极拳及其文化形态有了清楚的认识。
在太极拳文化符号圈中,身体成为文本的重要载体,也是理解整个太极拳符号系统的关键。太极拳文化符号属于身体文化符号范畴,其表象具有内敛性,太极拳传播中,传而不通的深层原因在于对文化的理解,而不在于项目本身,这就注定,外在感官不能成为太极拳传播中的核心。文化的不同会造成思维的差异,但是,对运动的体验却是一致的,身体就成为了不同文化的连接桥梁,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指出,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与人的身体结构、身体要素、身体功能紧密相关[12]。通过支配技术,一种新的客体对象正在形成,这种新的客体对象是自然的肉体,肉体可以接纳特定的、具有特殊的秩序、步骤、内在条件和结构因素的操作,在成为新的权力机制的目标时,肉体也被呈现给新的认知形式[11]。太极拳文化符号强调身体的认知能力和价值,并不否定大脑思维的重要作用,相反,它更注重内外的联系,即思与身的协同,是融思想与身体为一体的整体行为。因此,太极拳在美国的跨文化传播也应该走现象哲学“回到事物本身”之路,身体文化的传播必须提升到一个实践主体的讨论,使身体不再隐藏在思想背后,将身体纳入运动感知经验的主体,它本身是一个接受与传送各种信息的载体,那些信息是被粘在特定文化背景之上的,被感知的文化内容与个人的主观意识相融合,个体会产生形象和背景体验,并形成一定的追求倾向,所有这些,都与身体、意向的自身运动相关,而根本性的东西是作为身体自身的运动直接配置信息。太极拳的身体体验图式是其推广传播的关键,功夫上身才是获得受众认同的基础。从实效的拳击、伸展的瑜伽到外柔内刚的太极拳,都是沿着不断适应身体感官需求这样一条脉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一种文化交流形式形成并以身体感知接收方式为主的传播途径。所以,太极拳文化符号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为太极拳提供了“回归身体”的发展思路与理念。
根据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体系分析,太极拳文化符号存在着中心、边缘和界限等因素,并且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使太极拳处在一个无序和有序的动态之中,本研究倾向于从体势、表意、隐喻和整体的功能特征角度构筑开放的理论框架,即太极拳是基于生存、沟通及适时发展的需要,利用一切有效的符号系统传达文化思想、意念和情感,这些符号系统的总和就是太极拳本体。它是通过身体来表情达意的,身体运动传播文化的优势是克服了文化矛盾的弊病,同人类的自然感知习惯距离相近,将人的内外情感形象直观地表达,既能复制久存、跨地域广谱传播,又能轻而易举地表现复杂流程和抽象深奥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表象的包装、宣传和改造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些工作是为了核心工作服务的,是为了突出太极拳文化的主体价值,若一味“削足适履”,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结果,反而会毁掉太极拳本身文化形象。因此,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体系的构建十分有必要,只有这样才可以明确发展的重点,进而围绕其文化符号结构提出策略,以达到发展的目的。
[1]鲍德里亚.身体,或符号的巨大坟墓[A].汪民安等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5.
[2]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太原:山西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6,12.
[3]陈伟,郝勤.体育传播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现状——兼论体育的传播特征及其信息符号理论[J].体育科学,2006,26(6):6-11.
[4]陈雅,沈健,蔡建钢.论校园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与创新[J].高教探索,2007,(6):89-91.
[5]方国清.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武术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8):36-47.
[6]闰民,邱王相.承载传统思维方式的文化符号:象形武术[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出版,2007.320.
[7]张峰.象形武术.身体.思维符号[J].体育与科学,2010,31(1):48-51.
[8]耿占春.隐喻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9,239.
[9]康澄.文化符号学的空间阐释——尤里·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2006,(2):100-108.
[10]康澄.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关于洛特慢文化符号学中符号圈理论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40.
[11][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175.
[12][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吉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59.
[13][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知论[M].范祖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5.
[14]杨建营,谢恩杰,王常龙.武术的现代化演进对其本质和定义的影响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2):181-185.
[15]吴松,王岗,张君贤.武术意象: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对中国武术艺术理论的初探[J].体育科学,2012,32(5):87-91.
[1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808.
[17]张海燕,秦启文.文化动力的生产机制——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107-111.
[18]郑文东.符号域的空间结构——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研究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1):29-42.
[19]LAUANN E O.Bonds of pluralism: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social networks[M].New York:J Wiley,197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