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2-10-17 03:29刘迎军杨德维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3期
关键词: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刘迎军 杨德维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荆州 434000

强直性脊柱炎(AS)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炎性反应及免疫反应有关,骶髂关节病变是其早期阶段重要表现。该病以青年患者多见,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1]。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螺旋CT的广泛应用,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的地位不断升高。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比分析15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螺旋CT在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156例。其中,男93例,女63例;年龄 13~47 岁,平均(23.8±10.2)岁;病程 5月~10年,平均2.2年。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3 d内完成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

1.2 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拍摄双侧骶髂关节X线正位片,检查设备选择佳能平板DR,拍摄双侧骶髂关节正位片及腰椎正侧位片。再行骶髂关节螺旋螺旋CT检查。选择GE 64排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球管电压120 kV,电流280 mAs,层厚1 mm,螺距0.625 mm,矩阵512×512,图像重建层厚5 mm,间距1 mm,自髂嵴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连续轴位扫描。

1.3 图像处理

于ADW 4.2后处理工作站处理CT数据,分别从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并通过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技术全面观察骶髂关节病变部位、形态、边缘、密度、大小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X线片及CT图像均分别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分析。

1.4 诊断标准

参照纽约强直性脊柱炎X线诊断标准(1984年修订)[2]:0级,图像未见明显异常;Ⅰ级,图像显示骶髂关节的髂骨面或骶骨面缘毛糙,骨小梁增粗、紊乱,并可发现关节面下小囊变;Ⅱ级,一侧或双侧骶髂关节面多发虫蚀样骨质破坏,并可见较明显的增生硬化及小囊变区,关节间隙基本正常;Ⅲ级,在虫蚀样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及小囊变的基础上出现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并可出现部分关节强直;Ⅳ级,图像显示关节完全强直。

CT诊断标准:0级正常;Ⅰ级可疑(是否存在侵蚀,硬化);Ⅱ级轻度异常,有明确的侵蚀和硬化,但关节间隙变化不明显;Ⅲ级中度异常,关节面的侵蚀、硬化明显,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表现为大部分或完全强直、融合。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显示情况的比较

在156例患者中,螺旋CT未见明显异常15例,占9.6%,螺旋CT共显示Ⅰ级病变22例,占14.1%,Ⅱ级病变58例,占37.2%,Ⅲ级病变48例,占30.8%,Ⅳ级病变13例,占8.3%,与X线片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显示情况的比较(例)

2.2 X线片与CT对各种征象显示情况的比较

CT显示关节面侵蚀130例,关节面下骨质囊变102例,骨质增生硬化105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34例,其比例均明显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强直的显示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见表2,图1、2。

表2 X线片与CT对各种征象显示情况的比较(例)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多见于青年人,炎症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及滑膜组织增生是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3]。随病情的进展,病变可累及双侧关节面,出现骨髓水肿、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硬化等,关节间隙由早期的增宽逐渐变窄,最终发生关节强直。

随着影像学检查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其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X线片、螺旋CT及MRI是骶髂关节病变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5]。经特殊角度的骶髂关节摄影,X线片能显示骶髂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的异常,但由于组织重叠及较低的密度分辨率,它不能显示细微的病变及病变的细节。螺旋CT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通过容积扫描可以进行多种后处理,是骨质病变最佳的检查方法[6]。螺旋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关节面边缘毛糙、骨小梁的改变、小囊变区、关节面下虫蚀样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硬化等骨质结构改变及关节间隙的异常[7]。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X线片及螺旋CT对各种征象的显示情况,笔者发现CT显示关节面侵蚀130例,关节面下骨质囊变102例,骨质增生硬化105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34例,其比例均明显高于X线片,说明螺旋CT相对于X线片的优势,与以往研究相似。有学者指出,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其扫描速度明显加快,分辨率大幅增高,不但能从整体上观察骶髂关节病变,而且可以通过薄层观察及多方位重建显示病变细节,有利于对病变的综合评价。MRI对软组织和骨髓的改变更加敏感,其优势在于对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显示[8]。在临床症状明显而X线片及CT表现轻微或正常者,MRI可以作为补充的检查手段。

综上所述,螺旋CT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并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杨泽宏,陈建宇,蒋新华,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RI表现与炎症活动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158-161.

[2]余武康,张邦苏,林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75-76.

[3]于伟峰,于文广,王琴琴,等.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1,9(6):55-56.

[4]郑振山,张静.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诊断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427-2478.

[5]陈爱丽.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诊断[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6):939-940.

[6]王毅,段荣先.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74-75.

[7]何晓娟,杨晓丹,高乔,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下壁骨折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118.

[8]孙静,蔡跃增.强直性脊柱炎MRI诊断的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34(2):157-161.

猜你喜欢
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腰痛也可能是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经S1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时非安全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X线引导三维空间定位系统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初步研究